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離子液體回收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采用活性炭進行紡絲離子液體回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過濾除雜、吸附脫色、絮凝除雜、蒸發濃縮等步驟,其中過濾除雜,將紡絲后的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吸附脫色,向過濾除雜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色;絮凝除雜,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離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蒸發濃縮,將絮凝除雜后的離子液體在壓力≤-0.08Mpa,溫度100~160℃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濃度≥99wt%的離子液體。采用上述紡絲離子液體的回收方法,大大降低了離子液體超濾和反滲透時的能耗,同時降低離子液體的回收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離子液體回收
,具體的涉及。
技術介紹
離子液體作為新型的綠色溶劑,被廣泛的應用于紡織纖維素纖維工程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但由于離子液體的價格昂貴,因此對離子液體的回收再利用便成為工業應用中的關鍵環節。為解決上述問題,專利申請號為CN201010101935.0公開的一種離子液體回收方法,采用過濾除雜、濃縮處理、鹽析分離、蒸發分離等步驟回收離子液體;又如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52153.5公開的一種從紡絲廢水中回收離子液體的方法,采用沉淀、粗濾和精濾預處理,超濾工藝處理、納濾或反滲透濃縮處理、減壓蒸餾處理等步驟回收離子液體,通過以上專利采用的方法均能進行離子液體的濃縮或回收,但是在溶解纖維素后的離子液體中含有較多細小纖維,在超濾或反滲透過程中使超濾膜或反滲透膜的負載很大,需要經常性的反洗,導致回收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過濾除雜,將紡絲后的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步驟二:吸附脫色,向行過濾除雜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色;步驟三:絮凝除 雜,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尚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步驟四:蒸發濃縮,將絮凝除雜后的離子液體在壓力彡-0.08Mpa,溫度100 160°C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濃度> 99wt%的離子液體。進一步的,所述紡絲后的離子液體的濃度為4 30wt%。進一步的,過濾除雜采用孔徑為30 50微米濾紙。進一步的,吸附脫色采用以2 50nm中孔為主并含有部分2nm以下,粒徑為20 60目的活性炭。進一步的,離子液體吸附脫色采用活性炭固定床吸附。進一步的,絮凝除雜采用的凝劑為氯化鋁、聚合氯化鋁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進一步的,絮凝劑的濃度為I 15wt%。進一步的,離子液體減壓蒸餾時采用實驗室減壓蒸餾裝置。由上述對本專利技術的描述可知,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紡絲離子液體的回收方法,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將紡絲后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然后對過濾除雜后離子液體進行吸附脫色;之后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離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最后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在真空度彡-0.08Mpa,溫度100 160°C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離子液體濃度> 99wt%0采用上述紡絲離子液體的回收方法,大大降低了離子液體超濾和反滲透時的能耗,同時降低離子液體的回收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參照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紡絲離子液體的回收方法,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將紡絲后的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然后對過濾除雜后離子液體進行吸附脫色;之后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離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最后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在真空度< -0.08Mpa,溫度100 160°C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離子液體濃度> 99wt%。·具體實施例一:回收紡絲凝固浴中離子液體[BMM]C1濃度為27%,取該溶液500ml,將該溶液通過孔徑為30 50微米的濾紙,去除較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將除雜后離子液體通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以脫除紡絲離子液體的顏色及紡絲過程中引入的高價金屬離子(Fe3+、Cu2+等),向脫色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50ml、5wt%的氯化鋁溶液進行絮凝沉淀,以除去離子液體中的細小纖維,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置于減壓蒸餾裝置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125°C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BMM]C1濃度為99.0%的離子液體。具體實施例二:回收紡絲凝固浴中離子液體[BMM]C1濃度為25%,取該溶液500ml,將該溶液通過孔徑為30 50微米的濾紙,去除較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將除雜后離子液體通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以脫除紡絲離子液體的顏色及紡絲過程中引入的高價金屬離子(Fe3+、Cu2+等),向脫色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100ml、5wt%的氯化鋁溶液進行絮凝沉淀,以除去離子液體中的細小纖維,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置于減壓蒸餾裝置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130°C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BMM]C1濃度為99.2%的離子液體。具體實施例三:回收紡絲凝固浴中離子液體[BMM]C1濃度為30%,取該溶液500ml,將該溶液通過孔徑為30 50微米的濾紙,去除較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將除雜后離子液體通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以脫除紡絲離子液體的顏色及紡絲過程中引入的高價金屬離子(Fe3+、Cu2+等),向脫色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50ml、2wt%的聚合氯化鋁溶液進行絮凝沉淀,以除去離子液體中的細小纖維,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置于減壓蒸餾裝置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125°C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BMM]C1濃度為99.5%的離子液體。具體實施例四:回收紡絲凝固浴中離子液體[BMM]C1濃度為20%,取該溶液500ml,將該溶液通過孔徑為30 50微米的濾紙,去除較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將除雜后離子液體通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以脫除紡絲離子液體的顏色及紡絲過程中引入的高價金屬離子(Fe3+、Cu2+等),向脫色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50ml、5wt%的氯化招溶液和10ml、lwt%的聚丙烯酰胺進行絮凝沉淀,以除去離子液體中的細小纖維,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置于減壓蒸餾裝置中,在真空度為_0.08Mpa,溫度為130°C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BMM]C1濃度為99.1%的離子液體。具體實施例五:回收紡絲凝固浴中離子液體[BMM]C1濃度為26%,取該溶液500ml,將該溶液通過孔徑為30 50微米的濾紙,去除較大顆粒的固體雜質,將除雜后離子液體通過活性炭固定床吸附,以脫除紡絲離子液體的顏色及紡絲過程中引入的高價金屬離子(Fe3+、Cu2+等),向脫色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50ml、5wt%的聚合氯化招溶液和10ml、lwt%的聚丙烯酰胺進行絮凝沉淀,以除去離子液體中的細小纖維,將絮凝后的離子液體置于減壓蒸餾裝置中,在真空度為-0.08Mpa,溫度為140°C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BMM]C1濃度為99.3%的離子液體。上述僅為本專利技術代表的幾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行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采用活性炭進行紡絲離子液體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過濾除雜,將紡絲后的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步驟二:吸附脫色,向行過濾除雜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色;步驟三:絮凝除雜,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離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步驟四:蒸發濃縮,將絮凝除雜后的離子液體在壓力≤?0.08Mpa,溫度100~160℃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濃度≥99wt%的離子液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活性炭進行紡絲離子液體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過濾除雜,將紡絲后的離子液體進行過濾并去除雜質; 步驟二:吸附脫色,向行過濾除雜后的離子液體中加入活性炭進行吸附脫色; 步驟三:絮凝除雜,向吸附脫色后的離子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加入絮凝劑,然后靜置分層為離子液體相和固體雜質相; 步驟四:蒸發濃縮,將絮凝除雜后的離子液體在壓力< -0.08Mpa,溫度100 160°C條件下進行減壓蒸餾,得到濃度> 99wt%的離子液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活性炭進行紡絲離子液體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絲后的離子液體的濃度為4 30wt%。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性炭進行紡絲離子液體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除雜采用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朝陽,
申請(專利權)人:宏遠紡織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