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離心通風機,具體公開了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其包括離心機殼及其內的葉輪組,所述葉輪組通過主軸轉動定位于所述離心機殼內,所述離心機殼上連接有兩背向相對的進風口組,該兩進風口組與所述主軸同中心軸,且與該離心機殼內部相連通;所述葉輪組為固設于主軸上的葉輪盤及兩組分別固定于該葉輪盤兩側面上的葉輪組成,該兩組葉輪的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相對應,在葉輪組的兩前盤進口處設置有加強環,在所述離心機殼兩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擴壓導環,該擴壓導環位于離心機殼側壁靠近葉輪出風端端部附近,且擴壓導環與葉輪無碰撞。該發明專利技術性能曲線平坦、流量調節范圍大、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離心通風機,具體涉及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
技術介紹
在目前的水泥立窯通風領域中,一般采用的離心通風機的風量基本在30000m3/h、流量調節范圍小、效率低,平均效率僅在75%左右,主要輸送的介質為無腐蝕性、不自燃、不含粘性物質的氣體,介質溫度一般不超過80°C,含塵量不大于150mg/m3,亦可用于石化、建材、冶金、電力以及物料輸送等各類通風。然而隨著水泥行業生產線產量的加大,需要即是高壓、同時風量更大的風機來滿足立窯生產線的要求。目前的通風機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現狀,因此,有必要重新涉及一種更高壓、風量調節范圍更大、效率更高的通風機來適應現有的生產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性能曲線平坦、流量調節范圍大、效率高。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包括離心機殼及其內的葉輪組,所述葉輪組通過主軸轉動定位于所述離心機殼內,所述離心機殼上連接有兩背向相對的進風口組,該兩進風口組與所述主軸同中心軸,且與該離心機殼內部相連通;所述葉輪組為固設于主軸上的葉輪盤及兩組分別固定于該葉輪盤兩側面上的葉輪組成,該兩組葉輪的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相對應,在葉輪組的兩前盤進口處設置有加強環,在所述離心機殼兩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擴壓導環,該擴壓導環位于離心機殼側壁靠近葉輪出風端端部附近,且擴壓導環與葉輪無碰撞。進一步的,所述兩進風口組分別連接有進氣箱且與其相通,在兩進氣箱的進風口上均設置有風量調節門,該兩風量調節門均與同一電動執行器控制連接。所述兩進氣箱的進風口與水平斜上呈45°角;所述離心機殼的出風口與葉輪的出風端相對,且其與水平斜上呈135°。所述主軸貫穿離心機殼兩側的進氣箱,且主軸兩端采用支撐軸承座支撐定位,在主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連接電動機。所述離心機殼、進風箱、支撐軸承座均采用支撐架固定于一鋼底座上。所述進氣箱分別采用斜支架及直支架的支撐架固定在所述鋼底座上。所述加強環為鑄鋼加強環,其焊接于葉輪組的前盤進口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在離心機殼雙側進風且匹配對應的葉輪來實現本離心通風機的大流量風量;在離心機殼內側壁設置擴壓導環來取代傳統離心通風機上的無葉擴壓邊,一方面減小了葉輪盤的外徑,降低了其運轉周速,也相應減小了葉輪盤的切向應力,不但增加了設備運行的平穩性,也可以相應適當減小其材料厚度,節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葉輪盤的厚度及外徑減小,使得整個葉輪重量減輕,進而主軸的受力減小,也充分保證了轉子組的強度及整體運行的平穩性;在葉輪組的前盤進口處設加強環,進一步保證了整個轉子組的強度及運行的平穩性;而主軸兩端均采用支撐軸承座支撐,也是為了保證整個風機的平穩運作。經過試驗證明,本離心通風機風量范圍可達38000 81000m3/h、全壓30000 32000Pa (標態)、效率可達80% 85%、性能曲線平坦、流量調節范圍大、高效且高效區域寬廣。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P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2中A向的風量調節門的端面視圖;圖5是圖2中B向的出風口的端面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一種如圖1-3所示的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包括離心機殼3及其內的葉輪組4,所述葉輪組4通過主軸8轉動定位于所述離心機殼3內,所述離心機殼3上連接有兩背向相對的進風口組5,該兩進風口組5與所述主軸8同中心軸,且與該離心機殼3內部相連通;所述葉輪組4為固設于主軸8上的葉輪盤及兩組分別固定于該葉輪盤兩側面上的葉輪組成,該兩組葉輪的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5相對應,在葉輪組4的兩前盤進口處設置有加強環7,在所述離心機殼3兩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擴壓導環6,該擴壓導環6位于離心機殼3側壁靠近葉輪出風端端部附近,且擴壓導環6與葉輪無碰撞。本專利技術中的葉輪組4由葉輪盤及兩組葉輪組成,其中,所述葉輪盤通過鍵固定定位在所述主軸8上,使得葉輪盤隨主軸8的轉動而同步轉動,所述兩組葉輪分別固定在葉輪盤的兩側面上,每組葉輪具有若干葉片。該葉輪盤兩側面的葉輪的組合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5相對應,使得由兩進風口組5進入的風通過葉輪的高速旋轉,離心出離心機殼3的出風口。在葉輪組4的前盤進口處設置的加強環7可提高整個葉輪組4的結構強度及運行平穩性,如本實施例中,該加強環7為鑄鋼加強環,其焊接于葉輪組4的前盤進口處。在離心機殼3內側壁設置的擴壓導環6替代了傳統在葉輪上設置無葉擴壓邊的形式,該擴壓導環6設置于離心機殼3側壁靠近葉輪組的出風端端部延伸位置,且該擴壓導環6與葉輪之間具有微小間隙,使得擴壓導環6與葉輪之間無碰撞配合,也即是說,擴壓導環6的設置不影響葉輪的正常運作,且與葉輪之間配合實現傳統在葉輪上設置無葉擴壓邊的相似功能。這使得其減小了葉輪盤外徑,降低了其運轉周速,相應減小了葉輪盤的切向應力,不但增加了運行的平穩性,材料厚度相應也可以適當減??;另一方面,由于葉輪盤外徑及厚度減小,使整個葉輪重量減輕,進而主軸的受力也減小,這樣充分地保證了轉子組的強度及整體運行的平穩性。所述兩進風口組5分別連接有進氣箱2且與其相通,在兩進氣箱2的進風口上均設置有風量調節門1,該兩風量調節門I均與同一電動執行器(未圖示)控制連接。通過兩個風量調節門I采用同一電動執行器進行控制,使得本離心通風機兩側的風量實現同步運行,保證了整個設備運行的穩定性。所述兩進氣箱2的進風口與水平斜上呈45°角;所述離心機殼3的出風口 14與葉輪的出風端相對,且其與水平斜上呈135°,如圖2、4、5所示。所述主軸8貫穿離心機殼3兩側的進氣箱2,且主軸8兩端采用支撐軸承座11支撐定位,在主軸8的一端通過聯軸器9連接電動機10。在進氣箱2與主軸8之間的連接位采用動密封連接,使得進入進氣箱2中的風量完全經過兩進風口組5進入至離心機殼3內實現風速循環。在主軸8的兩端均設置支撐軸承座11進行定位支撐,較之傳統的采用單側的軸承座定位,本專利技術運作更平穩、更安全。最后,將所述離心機殼3、進風箱2、支撐軸承座11均采用支撐架固定于一鋼底座12上,具體例如,所述進氣箱2分別采用斜支架13及直支架的支撐架固定在所述鋼底座12上,便于現場安裝調試。經過試驗證明,本離心通風機風量范圍可達38000 81000m3/h、全壓30000 32000Pa (標態)、效率可達80% 85%、性能曲線平坦、流量調節范圍大、高效且高效區域寬廣。同時,相比于同型號的羅茨風機是本離心通風機的價格的1.5 2倍,因此,本專利技術更經濟實惠。以上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包括離心機殼(3)及其內的葉輪組(4),所述葉輪組(4)通過主軸(8)轉動定位于所述離心機殼(3)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機殼(3)上連接有兩背向相對的進風口組(5),該兩進風口組(5)與所述主軸(8)同中心軸,且與該離心機殼(3)內部相連通;所述葉輪組(4)為固設于主軸(8)上的葉輪盤及兩組分別固定于該葉輪盤兩側面上的葉輪組成,該兩組葉輪的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5)相對應,在葉輪組(4)的兩前盤進口處設置有加強環(7),在所述離心機殼(3)兩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擴壓導環(6),該擴壓導環(6)位于離心機殼(3)側壁靠近葉輪出風端端部附近,且擴壓導環(6)與葉輪無碰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包括離心機殼(3)及其內的葉輪組(4),所述葉輪組(4)通過主軸(8)轉動定位于所述離心機殼(3)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機殼(3)上連接有兩背向相對的進風口組(5),該兩進風口組(5)與所述主軸(8)同中心軸,且與該離心機殼(3)內部相連通;所述葉輪組(4)為固設于主軸(8)上的葉輪盤及兩組分別固定于該葉輪盤兩側面上的葉輪組成,該兩組葉輪的中心分別與所述兩進風口組(5)相對應,在葉輪組(4)的兩前盤進口處設置有加強環(7),在所述離心機殼(3)兩內側壁上分別設置擴壓導環(6),該擴壓導環(6)位于離心機殼(3)側壁靠近葉輪出風端端部附近,且擴壓導環(6)與葉輪無碰撞。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進風高壓大流量水泥立窯離心通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進風口組(5 )分別連接有進氣箱(2 )且與其相通,在兩進氣箱(2 )的進風口上均設置有風量調節門(I),該兩風量調節門(I)均與同一電動執行器控制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瓊,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大有風機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