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利用螺紋副連接的緊固件及傳動件領域。
技術介紹
基于螺紋副形式的緊固件與傳動件在當今各行業中的裝備、系統、裝置及機構中應用十分廣泛。對于螺紋副連接副來講,主要存在兩種工作狀態,分別為螺紋自鎖狀態和非自鎖狀態,其中后者也可稱為解鎖狀態。對于螺紋副的自鎖工作狀態,所采用的螺紋副一般應滿足螺紋自鎖條件,即螺紋升角小于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主要應用場合為零部件的緊固、滑動傳動導軌以及進行力傳遞的千斤頂等方面;對于螺紋副的解鎖工作狀態,即滿足螺紋升角大于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主要是利用螺母與螺桿間的旋合傳遞系統的運動和動力輸出,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現旋轉運動與直線運動間的轉換,二是用于調整系統中各零部件間的相互位置,三是以較小的輸入轉矩獲得較大的輸出推力等。目前,對于螺紋副間自鎖與解鎖兩種工作狀態的轉換與控制,往往需要同時采用具有自鎖功能的自鎖螺母與相應解鎖機構聯合工作才能實現,這類通過附加解鎖結構方式實現螺紋副的自鎖與解鎖狀態轉換功能的機構存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制作成本高等問題,限制了螺紋副緊固件與傳動件的應用場合。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方便、快速、靈活地實現螺紋副間自鎖與解鎖兩種工作狀態的轉換與控制,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夾心式懸臂梁縱向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所述夾心式懸臂梁縱向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是由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壓電伸縮圓環組成; 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為懸臂梁約束方式,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為T型設計結構,其T型大直徑端采用懸臂梁約束方式并加工有若干個用于安裝固定用的定位孔;其T型小直徑的外圓面上開有一周環槽,懸臂梁狀態 ...
【技術保護點】
夾心式懸臂梁縱向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壓電伸縮圓環(2)組成;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為懸臂梁約束方式,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為T型設計結構,其T型大直徑端采用懸臂梁約束方式并加工有若干個用于安裝固定用的定位孔(1?2);其T型小直徑的外圓面上開有一周環槽(1?4),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的內圓面上設置有內螺紋(1?3),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的內螺紋(1?3)中旋轉連接有螺桿(1?1),內螺紋(1?3)的螺紋升角小于內螺紋(1?3)與螺桿(1?1)連接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壓電伸縮圓環(2)由多片壓電伸縮片(2?1)組成;所有壓電伸縮片(2?1)為圓環墊片形,壓電伸縮片(2?1)的伸縮方向與壓電伸縮片(2)的厚度方向相同,多片壓電伸縮片(2?1)依次疊加連接;壓電伸縮圓環(2)鑲嵌在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的環槽(1?4)中,壓電伸縮圓環(2)的兩側端面分別與環槽(1?4)內的兩側端面連接;所有壓電伸縮片(2?1)可單獨或成組驅動,在成組驅動時其驅動相位相同。
【技術特征摘要】
1.夾心式懸臂梁縱向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I)、壓電伸縮圓環(2)組成; 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I)為懸臂梁約束方式,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I)為T型設計結構,其T型大直徑端采用懸臂梁約束方式并加工有若干個用于安裝固定用的定位孔(1-2);其T型小直徑的外圓面上開有一周環槽(1-4),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I)的內圓面上設置有內螺紋(1-3),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I)的內螺紋(1-3)中旋轉連接有螺桿(1-1),內螺紋(1-3)的螺紋升角小于內螺紋(1-3)與螺桿(1-1)連接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壓電伸縮圓環(2)由多片壓電伸縮片(2-1)組成;所有壓電伸縮片(2-1)為圓環墊片形,壓電伸縮片(2-1)的伸縮方向與壓電伸縮片(2)的厚度方向相同,多片壓電伸縮片(2-1)依次疊加連接;壓電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廷海,包鋼,孟麗霞,劉士明,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