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手提紙袋。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拎手和袋體,所述拎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內部,所述拎手的兩端通過連接件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所述袋體設有袋口折邊,所述袋體的壁和所述袋口折邊夾持住所述拎手的兩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拎手的設置不會降低袋體的強度與使用壽命的、拎手不會對使用者的人身及衣服造成損傷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解決了通過設置繩扣進行連接而導致的拎手端部會劃傷袋內物品和影響物品存放的問題、以及袋體壁部容易從穿繩孔處開裂而導致拎手從袋體上脫離和拎手會劃傷使用者的身體和衣服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手提紙袋,尤其涉及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
技術介紹
手提紙袋的結構形式有兩種,一種為在袋體上直接開設手孔的結構形式、另一種為在袋體上設置拎手的結構形式。在中國專利號為2004200254298、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3月2日、名稱為“手提紙袋”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由袋繩(拎手)和袋體構成的手提紙袋。該專利文獻中的袋體同袋繩(拎手)的連接方式為:在袋體上開設穿繩孔,袋繩的兩端由外而內穿過穿繩孔,在袋繩的端部設有繩扣,通過繩扣卡在穿繩孔上防止袋繩從穿繩孔內脫出。現有的通過設置繩扣將拎手連在袋體上的手提紙袋存在以下不足:繩扣的存在會干涉和劃傷袋內物品;使用時的受力全部作用在穿繩孔處,容易從穿繩孔處開裂,導致拎手從袋體上脫離;拎手位于袋體部、容易同人體之間產生刮擦而對使用者的衣服和身體造成損傷,因此使用時的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拎手的設置不會降低袋體的強度與使用壽命的、拎手不會對使用者的人身及衣服造成損傷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解決了通過設置繩扣進行連接而導致的拎手端部會劃傷袋內物品和影響物品存放的問題、以及袋體壁部容易從穿繩孔處開裂而導致拎手從袋體上脫離和拎手會劃傷使用者的身體和衣服的問題。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拎手和袋體,所述拎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內部,所述拎手的兩端通過連接件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所述袋體設有袋口折邊,所述袋體的壁和所述袋口折邊夾持住所述拎手的兩端。拎手的兩端通過連接件固接在袋體上且拎手的兩端被袋口折邊配合袋體的壁夾持住,拎手同袋體的連接處的平整度好;當拎手端部位于袋體內部時,拎手端部不會影響物品的存放和對物品產生傷損;當拎手端部位于袋體的外部時,拎手端部不會同使用者的身體產生摩擦,不會對使用者的衣服和身體產生損傷;拎手同袋體之間的作用力不是通過穿繩孔來承擔,不易產生袋體的撕裂、連接效果好;拎手位于袋體的內部,拎手主體不會劃傷使用者的身體和衣服。作為優選,所述袋口折邊完全覆蓋住所述拎手的拎手端部,所述袋口折邊同所述袋體固接在一起。拎手端部被完全覆蓋住,外觀整潔性好,拎手端部更加不容易損壞袋內物品。袋口折邊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既能提高袋體的強度、同時能確保袋口折邊不會產生移動而失去對拎手端部的夾持作用,可靠性好。作為優選,所述連接件為鉚釘。固定效果好且便于將拎手從袋體上拆卸下進行更換。作為另一優選,所述連接件為雞眼。因雞眼是管狀結構的,當袋口被封閉住時,袋體內外部能夠通過雞眼進行連通,能提高袋體內部空氣的流通性,袋內物品不容易霉變腐爛。作為另一優選,所述連接件為縫合線。既能達到粘接時的平整度效果又能避免在將拎手固定到袋體的生產過程中產生袋體臟污現象。作為優選,所述袋口折邊和所述袋體通過所述連接件固接在一起。能夠提高拎手同袋體連接處的強度,使用過程中拎手更加不容易從袋體上脫開。作為優選,所述袋口折邊和所述袋體僅通過所述連接件固接在一起。生產時方便。作為優選,所述袋體的壁上設有壁部穿繩孔,所述袋口折邊為外折邊,拎手的兩端穿過所述壁部穿繩孔。拎手端部不會占用袋體的內部空間,能提高袋體的容量;袋體內部的平整度好,更加不容易劃傷袋內物品,對袋內物品的防護效果好。作為優選,所述袋口折邊為內折邊,所述袋口折邊上設有折邊部穿繩孔,拎手的兩端穿過所述折邊部穿繩孔。袋體外部的平整度好,不容易劃傷使用者的身體或衣服,對使用者的防護效果好。作為優選,所述拎手的兩端為扁平結構,所述拎手的兩端平置在所述袋體的壁上。將拎手和袋體固定在一起時方便。本技術具有下述優點,拎手的設置對袋體的強度影響小,能有效延長袋體的使用壽命;拎手的端部不會對袋內物品的取放產生干涉和損傷,故使用時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好;拎手設置在袋體的內部,袋體外表面平整度好,拎手主體不會劃傷使用者的身體或衣月艮,因此安全性好;通過連接件固定而不通過粘結的方式固定拎手,在將拎手固定到袋體的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袋體臟污現象。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三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七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八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實施例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袋體1,袋口折邊11,袋體前側壁12,袋體后側壁13,折邊部穿繩孔14,壁部穿繩孔15,兩只拎手2,拎手端部21,連接件3。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I和兩只拎手2。袋體I設有袋口折邊11。袋口折邊11為外折邊。袋體前側壁12和袋體后側壁13上各設有兩個壁部穿繩孔15。拎手2包括拎手主體22和位于拎手主體兩端的兩個拎手端部21。拎手主體22和拎手端部21都為扁平結構。拎手主體22同拎手端部21都為一體結構。兩只拎手2的四個拎手端部21 —一對應地由內而外穿過四個壁部穿繩孔15、使得兩只拎手2位于袋體I的內部。拎手端部21被袋體I和袋口折邊11夾持住。袋口折邊11完全覆蓋住拎手端部21。每一個拎手端部21都通過連接件3固定在袋體I上。連接件3為鉚釘。連接件3也將袋口折邊11同袋體固定在一起。袋口折邊11僅通過連接件3同袋體I固定在一起。實施例二,參見圖2,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連接件3沒有將袋口折邊11固接在袋體I上,袋口折邊11是通過膠粘接在袋體I上的。通過連接件3僅將拎手端部21同袋體I的壁固接在一起。實施例三,參見圖3,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拎手的端部21伸出袋口折邊11。袋口折邊11不但通過膠同袋體I粘接在一起、而且還通過連接件3同袋體I鉚接在一起。實施例四,參見圖4,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連接件3為雞眼。拎手端部21為扁平結構。拎手主體22的橫截面為圓形。實施例五,參見圖5,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連接件3為縫合線,即拎手2通過縫合的方式同袋體I及袋口折邊11固接在一起。拎手2整體都為橫截面為圓形的圓形結構。實施例六,參見圖6 —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袋體I和兩只拎手2。袋體I設有袋口折邊11。袋口折邊11為內折邊。袋口折邊11的疊接在袋體前側壁12上的部位和袋口折邊11的疊接在袋體后側壁13上的部位各設有兩個折邊部穿繩孔14。拎手2包括拎手主體22和位于拎手主體兩端的兩個拎手端部21。拎手主體22和拎手端部21都為扁平結構。拎手主體22同拎手端部21都為一體結構。兩只拎手2的四個拎手端部21 —一對應地穿過四個折邊部穿繩孔14、使得拎手端部21被袋體I的壁和袋口折邊11夾持住。兩只拎手2位于袋體I的內部。袋口折邊11完全覆蓋住拎手端部21。每一個拎手端部21都通過連接件3固定在袋體I上。連接件3為鉚釘。連接件3也將袋口折邊11同袋體固定在一起。袋口折邊11僅通過連接件3同袋體I固定在一起。實施例七,參見圖7,同實施例六的不同之處為:通過連接件3僅將拎手端部21同袋口折邊11固接在一起、袋口折邊11粘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拎手和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內部,所述拎手的兩端通過連接件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所述袋體設有袋口折邊,所述袋體的壁和所述袋口折邊夾持住所述拎手的兩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包括拎手和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內部,所述拎手的兩端通過連接件同袋體固接在一起,所述袋體設有袋口折邊,所述袋體的壁和所述袋口折邊夾持住所述拎手的兩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折邊完全覆蓋住所述拎手的拎手端部,所述袋口折邊同所述袋體固接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鉚釘。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雞眼。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拎手內置隱藏式手提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縫合線。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璟,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彼特環保包裝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