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含有與床身相連的二側立柱,立柱上裝有橫梁,橫梁上裝有拖板,拖板上裝有磨頭及砂輪修整器。在所述橫梁的前端裝有二只立式磨頭,橫梁的后端裝有一只臥式磨頭。砂輪修整器安裝在立式磨頭的一側及臥式磨頭的上方,或安裝在工作臺的前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直線滾動導軌在一次安裝中同時磨削三個滾道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直線滾動導軌的幾何精度和尺寸精度。安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同樣可以用于磨削導軌滑塊。(*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磨削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采用多向切入磨削直線滾動導軌。
技術介紹
滾動直線導軌副一般用于機械運動機構上,精密的滾動直線導軌副用于機床導軌副。滾動直線導軌副由直線滾動導軌、導軌滑塊和滾動件組成。直線滾動導軌和導軌滑塊的最終加工需要磨削?,F有技術對直線滾動導軌的滾道及相鄰面的磨削加工是單側一面的成形磨削,需要經過三次安裝才能完成磨削三個滾道面。現有技術的磨削方法加工效率低,滾道面溝槽間的幾何精度低、型面輪廓與尺寸一致性差、表面質量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解決現有直線滾動導軌磨削加工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技術問題,從而設計開發一種有利于提高磨削精度和表面質量,提高加工效率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含有與床身相連的二側立柱,立柱上裝有橫梁,橫梁上裝有拖板,拖板上裝有磨頭及砂輪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橫梁的前端和后端均裝有拖板;在所述橫梁的前端的拖板上裝有二個立式磨頭,在所述橫梁的后端的拖板上裝有一個臥式磨頭。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作為優選,所述的二只立式磨頭安裝在垂直拖板上,所述的垂直拖板與橫向拖板相連;所述的一只臥式磨頭安裝在垂直拖板上,所述的垂直拖板與橫向拖板相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二只立式磨頭安裝在橫向拖板上;所述的臥式磨頭安裝在垂直拖板上,所述的垂直拖板與橫向拖板相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砂輪修整器安裝在立式磨頭的一側及臥式磨頭的上方。作為優選,所述的砂輪修整器安裝在工作臺的前端。作為優選,所述的橫梁上的導軌是滾動導軌。作為優選,所述的橫梁上的導軌是滾動導軌與滑動導軌的組合。因此,本技術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術的多磨頭切入磨削方法,使直線滾動導軌在一次安裝中同時磨削直線導軌的三個滾道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直線滾動導軌的幾何精度和尺寸精度,從而提高滾動直線導軌的產品質量和精度;磨頭砂輪修整器可以定時修整或在線連續修整砂輪,保證直線滾動導軌滾道和導軌滑塊的輪廓度。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磨削直線滾動導軌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磨削導軌滑塊示意圖。附圖3是本技術的一種正面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圖3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圖4所示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橫梁8固定在立柱11上,立柱11與床身10相連接,床身10上安裝工作臺12,由此,組成龍門式框架的直線滾動導軌磨削加工設備。橫梁的前端裝有橫向拖板7,橫向拖板上裝有垂直拖板6,垂直拖板6上裝有立式磨頭1及砂輪修整器5。橫梁的后端裝有導軌13,橫向拖板9安裝在導軌13上,垂直拖板14安裝在橫向拖板9上,垂直拖板上裝有臥式磨頭2,臥式磨頭的上面裝有砂輪修整器5。在工作臺12上也可裝砂輪修整器5。如圖1所示,橫梁的前端布置有二只立式磨頭1,后端布置一只臥式磨頭2,用二前一后磨削直線滾動導軌3的滾道面。工作原理是立式磨頭1安裝在垂直拖板6上,垂直拖板6與橫向拖板7相連接,可作垂直進給;也可以是立式磨頭1直接安裝在橫向拖板7上,只作橫向進給運動。橫向拖板7與橫梁8前側導軌13連接并沿導軌13可作橫向進給;臥式磨頭2安裝在垂直拖板14上,可作垂直進給;橫向拖板9與橫梁8后側導軌13連接并沿導軌13可作橫向進給。砂輪修整器5安裝在立式磨頭1一側并可作橫向移動修整砂輪,砂輪修整器5安裝在臥式磨頭2的上方作垂直移動修整砂輪;也可以將砂輪修整器安裝在工作臺12的前端,用一只砂輪修整器5同時修整二只立式磨頭砂輪。本實施例的立式磨頭1電機功率15Kw,臥式磨頭2電機功率7.5Kw,均采用交流變頻調速,也可以用交流主軸電機調速。三只砂輪WA46KVF235m/s,規格為φ500×45×φ203(mm)。砂輪修整器用金剛石滾輪,電機功率1.1Kw,轉速3000-5000rpm,金剛石滾輪尺寸φ100×45×φ50(mm),金剛石滾輪線速度與砂輪線速度之比為0.6-0.85;立式磨頭砂輪修整器安裝在工作臺前端,電機功率2.2Kw,一只金剛石滾輪。本實例的橫梁8用灰鑄鐵鑄造后加工,上面安裝的滾動直線導軌副是THK-VRS55A6QZSSLO+2460LP-I二支和NRS55A2QZSSCO+1140LP-I各一支。數控系統采用FANUC或西門子840D。砂輪切入式磨削時先快速逼近后再作慢速切入,其磨削工藝循環砂輪修整——粗磨——砂輪修整——半精磨——砂輪修整——精磨。本技術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在HZ-077CNC數控直線滾動導軌磨床上應用和實施。運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可以在橫梁前端用一只立式磨頭1,橫梁后端的臥式磨頭2拆卸后安裝立式磨頭1,用一前一后安置的立式磨頭1,用以磨削導軌滑塊4的內滾道面(見圖2所示),本技術方案已在HZ-051ACNC數控導軌滑塊磨床中實施。所以,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含有與床身(10)相連的二側立柱(11),立柱上裝有橫梁(8),橫梁(8)上裝有拖板,拖板上裝有磨頭(1)及砂輪修整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橫梁(8)的前端和后端均裝有拖板;在所述橫梁(8)的前端的拖板上裝有二個立式磨頭(1),在所述橫梁(8)的后端的拖板上裝有一個臥式磨頭(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只立式磨頭(1)安裝在垂直拖板(6)上,所述的垂直拖板與橫向拖板(7)相連;所述的一只臥式磨頭(2)安裝在垂直拖板(14)上,所述的垂直拖板(14)與橫向拖板(9)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只立式磨頭(1)安裝在橫向拖板(7)上;所述的臥式磨頭安裝在垂直拖板(14)上,所述的垂直拖板(14)與橫向拖板(9)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修整器(5)安裝在立式磨頭(1)的一側及臥式磨頭(2)的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輪修整器(5)安裝在工作臺(12)的前端。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梁(8)上的導軌是滾動導軌。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梁(8)上的導軌是滾動導軌與滑動導軌的組合。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含有與床身相連的二側立柱,立柱上裝有橫梁,橫梁上裝有拖板,拖板上裝有磨頭及砂輪修整器。在所述橫梁的前端裝有二只立式磨頭,橫梁的后端裝有一只臥式磨頭。砂輪修整器安裝在立式磨頭的一側及臥式磨頭的上方,或安裝在工作臺的前端。本技術使直線滾動導軌在一次安裝中同時磨削三個滾道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直線滾動導軌的幾何精度和尺寸精度。安照本技術的技術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線滾動導軌多磨頭組合磨削裝置,含有與床身(10)相連的二側立柱(11),立柱上裝有橫梁(8),橫梁(8)上裝有拖板,拖板上裝有磨頭(1)及砂輪修整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橫梁(8)的前端和后端均裝有拖板;在所述橫梁(8)的前端的拖板上裝有二個立式磨頭(1),在所述橫梁(8)的后端的拖板上裝有一個臥式磨頭(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慧芳,金鳳珠,阮志斌,蘇星,朱瑮,黃春韶,閆泯,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6[中國|杭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