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CT檢查床,它包括鉸接座,床腿,導向筒,連桿A,床腿,下床板,凹槽型床板,鉸接軸A,鉸接軸B,滑輪,連桿B,鉸接軸C,控制面板,水平導管,連桿C,鉸接軸D,鉸接軸E,上齒條,小齒輪,下齒條,電磁伸縮器A,大齒輪,電機,電磁伸縮器B,上齒條支架,連桿D,滑軌,其特征是:電機在電磁伸縮器A和電磁伸縮器B的控制下上下移動,電機的上下移動,連著小齒輪上下移動,小齒輪在上下位置與上齒條和大齒輪嚙合,進而帶動CT檢查床前后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運動迅速,安全,在檢查時,減少患者在CT檢查床上的移動,節約了時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CT檢查床。
技術介紹
目前的大部分的CT檢查床不能方便的上下左右的運動,或者是運動的不平穩,需要患者配合醫生檢查,極不方便;或者是患者病情嚴重不能活動,需要醫生或家屬協助,既不方便,又浪費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液壓傳動,實現CT檢查床的平穩運動。具體方案是,一種CT檢查床,包括鉸接座(I),床腿導向筒(2),連桿A (3),床腿(4),下床板(5),凹槽型床板(6),鉸接軸A (7),鉸接軸B (8),滑輪(9),連桿B (10),鉸接軸C (11),控制面板(12),水平導管(13),連桿C (14),鉸接軸D (15),鉸接軸E (16),上齒條(17),小齒輪(18),下齒條(19),電磁伸縮器A(20),大齒輪(21),電機(22),電磁伸縮器B(23),上齒條支架(24),連桿D (25),滑軌(26)。其特征是:電機(22)在電磁伸縮器A (20)和電磁伸縮器B (23)的控制下上下移動,電機(22)的上下移動,連著小齒輪(18)上下移動,小齒輪(18)在上下位置與上齒條(17)和大齒輪(21)嚙合,進而帶動CT檢查床前后上下移動。凹槽型床板(6)下有鉸接板,鉸接板上有孔。連桿A(3) —端有鉸接連接孔,另一端有裝滑輪(9)的連接板,靠近另一端處有鉸接連接板;連桿B (10) —端有鉸接連接孔,另一端有鉸接連接板。上齒條(24)支架成“門”狀,伸出的部分是中空的,為上齒條(17)導向;支架中間有一個短軸,穿過大齒輪(21)孔。連桿C(14)兩端都是鉸接連接孔,連桿D (25)兩端都是鉸接連接孔。凹槽型床板保證患者能夠躺在CT檢查床的正中間,來保證CT機能夠正確的找到患者所要檢查的部位。當小齒輪(18)與大齒輪(21)嚙合時,只要按動控制面板(12)上的“上”按鈕,電機(22)的轉動就會帶動小齒輪(18),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21),大齒輪(21)帶動齒條移動,齒條帶動連桿D (25)運動,連桿D (25)帶動連桿A (3)運動,連桿A (3)上的滑輪(9)可以頂著下床板(5)向上運動;反之,連桿A(3)往下來,下床板(5)在重力作用下,在床腿(4)導管的導向下,向下運動。當小齒輪(18)和上齒條(17)嚙合時,只要按動控制面板(12)上的“右”按鈕,上齒條(17)就會向前運動,上齒條(17)帶動著連桿B (10)向前運動,連桿B(IO)帶動連桿C(14)在水平導管(13)的導向下向前運動;,進而帶著凹槽型床板(6)向前運動;反之,電機(22)反轉,凹槽型床板(6)向后運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運動平穩,迅速,安全,在檢查時,減少患者在CT檢查床上的移動,節約了時間。附圖說明圖1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行新型的上部放大圖。圖3是技術的下部放大圖。圖中,1:鉸接座,2:床腿導向筒,3:連桿A,4:床腿,5:下床板,6:凹槽型床板,7:鉸接軸A,8:鉸接軸B,9:滑輪,10:連桿B,11:鉸接軸C,12:控制面板,13:水平導管,14:連桿C,15:鉸接軸D,16:鉸接軸E,17:上齒條,18:小齒輪,19:下齒條,20:電磁伸縮器A,21:大齒輪,22:電機,23:電磁伸縮器B,24:上齒條支架,25:連桿D,26:滑軌。具體實施方式使用時,首先讓患者躺在凹槽型床板上,然后醫生啟動電源,醫生首先按控制面板(12)上的“上”按鈕,電機(22)帶動小齒輪(18)逆時針轉動,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21)順時針轉動,大齒輪(21)帶動齒條向左運動,齒條帶動連桿D (25)向左移動,連桿D (25)頂著連桿A(3)向左上方運動,在床腿導向管(2)的導向下,連桿A(3)上的滑輪(9)就頂著下床板(5)向上運動;當到達合適的高度是,按動控制面板(12)上的“右”按鈕,電磁伸縮器A(20)和電磁伸縮器B(23)就會同時伸長,小齒輪(18)和大齒輪(21)分離,與上齒條嚙合,然后電機(22)順時針旋轉,帶動小齒輪(18)順時針旋轉,小齒輪(18)帶動上齒條(17)向右運動,上齒條(17)帶動連桿B (10)向右運動,在水平導管(13)的導向下,連桿B(IO)帶動連桿C(14)向右運動,連桿C(14)帶動凹槽型床板¢)向右運動;檢查完畢,按動控制面板(12)上的“左”按鈕,電機(22)逆時針旋轉,凹槽型床板(6)就向左運動;到達合適位置,按動控制面板(12)上的“下”按鈕,電磁伸縮器A(20)和電磁伸縮器B(23)同時收縮,小齒輪(18)和上齒條(17)分離,和大齒輪(21)嚙合,電機(22)順時針旋轉,電機(22)帶動小齒輪(18)順時針轉動,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21)逆時針轉動,大齒輪(21)帶動齒條向右運動,齒條帶動連桿D(25)向右移動,連桿D(25)拉著連桿A(3)向右下方運動,在床腿導向管(2)的導向和上床板及患者的重力下,連桿A(3)上的滑輪(9)就頂著下床板(5)慢慢向下運動,患者就可以下CT檢查床了,檢查結束。 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根據本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本新型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CT檢查床,包括鉸接座(1),床腿導向筒(2),連桿A(3),床腿(4),下床板(5),凹槽型床板(6),鉸接軸A(7),鉸接軸B(8),滑輪(9),連桿B(10),鉸接軸C(11),控制面板(12),水平導管(13),連桿C(14),鉸接軸D(15),鉸接軸E(16),上齒條(17),小齒輪(18),下齒條(19),電磁伸縮器A(20),大齒輪(21),電機(22),電磁伸縮器B(23),上齒條支架(24),連桿D(25),以及滑軌(26);其特征在于:電機(22)在電磁伸縮器A(20)和電磁伸縮器B(23)的控制下上下移動,電機(22)的上下移動,連著小齒輪(18)上下移動,小齒輪(18)在上下位置與上齒條(17)和大齒輪(21)嚙合,進而帶動CT檢查床前后上下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CT檢查床,包括鉸接座(I),床腿導向筒(2),連桿A (3),床腿(4),下床板(5),凹槽型床板(6),鉸接軸A (7),鉸接軸B (8),滑輪(9),連桿B (10),鉸接軸C (11),控制面板(12),水平導管(13),連桿C (14),鉸接軸D (15),鉸接軸E (16),上齒條(17),小齒輪(18),下齒條(19),電磁伸縮器A(20),大齒輪(21),電機(22),電磁伸縮器B(23),上齒條支架(24),連桿D (25),以及滑軌(26);其特征在于:電機(22)在電磁伸縮器A (20)和電磁伸縮器B(23)的控制下上下移動,電機(22)的上下移動,連著小齒輪(18)上下移動,小齒輪(1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魯桂青,
申請(專利權)人:魯桂青,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