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行業(yè),具體涉及一種銑刀,尤其涉及一種加工球形內孔用的銑刀。
技術介紹
航空用高溫合金零件由于硬度高、強度大、導熱性差等因素,使其切削加工一直成為一個難題。部分高溫合金零件,如飛機發(fā)動機吊架組件等,形狀不規(guī)則,并且零件的孔還是球形內孔,這就更增加了加工的難度。為保證加工精度,一般都使用高剛度的加工中心加工球孔,采用小進給量分層去除余量的方式加工,每一個零件需耗時30-40小時,其中球孔加工一般就要占到總工時的三分之一,分析當前球孔加工工藝可以看出,之所以球孔加工耗時長,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因此精加工時刀具沿軸向的步進間距非常小,導致加工特別緩慢,而且精加工時主要靠增加走刀次數來保證精度,使得刀具的消耗量也很大,最重要的是,即便加工耗時長,也很難保證加工精度的穩(wěn)定。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球形內孔加工用銑刀,以達到提高球形內孔加工速度,保證精度,且節(jié)省刀具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球形內孔加工用銑刀,包括連為一體的刀體和刀柄,所述刀體呈球形,所述刀體尺寸與所述球形內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刀體球面上沿刀體軸線均勻開設有4或6組螺旋刀刃,每組刀刃上交錯設有斷屑槽。優(yōu)選的,一組刀刃上設有3個斷屑槽。優(yōu)選的,所述刀體和刀柄沿其中軸線方向設有一用于噴射冷卻液的連通孔。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所公開的一種球形內孔加工用銑刀,是將刀體部分設置成球形,且球形的尺寸與待加工球形內孔相匹配,刀體表面上均勻設有4或6組螺旋刀刃,加工時,不需要考慮刀體沿軸向方向步進時帶來的誤差,加工速度快,同時減少了走刀次數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球形內孔加工用銑刀,包括連為一體的刀體和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呈球形,所述刀體尺寸與所述球形內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刀體球面上沿刀體軸線均勻開設有4或6組螺旋刀刃,每組刀刃上交錯設有斷屑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胡增榮,趙利潤,徐華,
申請(專利權)人:新宇航空制造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