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庫、河流等淡水水體中有害藻類的大量繁殖危害著人們的健康與安全。目前控制藻華的方法各有所長,但均具有相當的局限性,或者效果有限、或者耗費巨大、或者引入化學物質存在二次污染,尤其是都無法大范圍的解決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利用秸稈控制淡水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屬于水體富營養化治理技術領域。該方法簡單有效、廉價、易于大規模抑制淡水有害藻類過度繁殖。該方法采用大量存在的農業廢棄物——秸稈為材料,來源廣泛,實施方便,可在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中大規模實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利用秸桿抑制淡水水體中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屬于水體富營養化治理
具體地說,是將農業廢棄物一稻桿浸泡在水體中,利用秸桿浸泡、氧化以及微生物作用產生的抑藻物質來抑制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
技術介紹
湖泊、水庫、江河等淡水水體的富營養化導致的水華爆發不僅破壞了水體的自然生態平衡,而且因為銅綠微囊藻等藻類能產生微囊藻毒素(MiCTocystin,藻毒素)、節球藻毒素(Nodularia)、束絲藻毒素(Aphantoxin)等多種毒素并向水體釋放,對人、畜的飲用水安全構成了越來越嚴重威脅。在我國,除了被列入重點治理的“三湖”一云南滇池、江蘇太湖和安徽巢湖已發生嚴重的水華污染外,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湖泊和水庫中也都相繼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水華污染,就連流速較大的漢江也暴發了水華。如今,全國每年都有許多自來水廠因藍藻暴發造成的水源污染而被迫減產或停產,對民眾的飲用水安全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圍繞富營養化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但收效十分有限,至今未能真正解決問題。一些湖泊經過了多年規劃治理和清淤疏浚措施后,藻華暴發仍是不可阻擋。不難推測,在目前我國水環境的富營養狀況下,藻類泛濫隨時可能發生。國內外諸多學者歷經多年的辛勤摸索,研究開發了許多技術方法,大致可以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I)物理方法一方面直接從水體中打撈、收集水華藻,減少其生物量,以阻止水華的蔓延,并緩解水體的負荷; 另一方面,減少未處理污水的排放和挖除底泥。這樣既可以直接降低水體過重的N、P負荷,還可用收集的藻類作為農肥、飼料、制沼氣和提取有用物質的原料。這類方法效果顯著,但勞動量較大,費用也很高。2)化學方法在水體中投放殺藻劑以殺死藻細胞,如常用的硫酸銅,以及丙烯醛或次氯酸鈣等。這類物質主要通過抑制藻類的各種酶活性而產生作用;還有報道用加入鐵離子的辦法來沉淀水中的營養成分,以阻止藻類吸收。缺點是成本高,對其他水生生物也有毒害作用,還可能破壞水質,造成二次污染,影響整個水生態系統。3)生物控制通過人為增加某些能直接以藻類為食或間接抑制藻類生長的生物,針對性地阻止水華的發生。這種方法利用自然界生物的種間競爭、捕食關系來抑制藻的生長。這種方法造成的環境壓力相對較小,成本低,無二次污染,作用效果好、時間長。缺點是可能無法控制,造成新的生態災難。這些方法各有所長,但均具有相當的局限性,或者效果有限、或者耗費巨大、或者引入化學物質存在二次污染,尤其是都無法大范圍的解決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有效、廉價、易于大規模處理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該處理方法采用大量存在的農業廢棄物一稻桿為材料,來源廣泛,實施方便,可在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中大規模實施。具體的說,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抑藻方法是將秸桿填充在管狀網中,做成圓柱狀或球狀的秸桿包(如附圖1),在藻類尚未大量繁殖時投放到湖泊、水庫、河流等水體中。秸桿浸泡、氧化以及微生物作用產生的抑藻物質可抑制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本專利技術中的秸桿可為小麥桿,大麥桿,燕麥桿,秈稻桿,粳稻桿,爪洼稻桿,玉米桿中的一種或幾種。本專利技術中的秸桿包的長度和尺寸是由水體的規模和類型決定的。可以做到0.2-20m長,含有5-50kg的秸桿,投放密度為0.1-0.5kgeff/m2。在網中填充秸桿時加入一些漂浮材料以保證秸桿浸滿水時仍可漂浮在水面。本專利技術中的秸桿包需投放在水流相對劇烈的水面附近,可以使麥桿充分氧化,同時幫助抑藻物質的分配,發揮出最好的抑藻作用。這樣可以保證抑藻物質在大多數藻類生長的地方產生。本專利技術中的秸桿包需在藻類大量繁殖前1-2個月投放,根據南北差異,南方可在2、3月份投放,北方可在3、4月份投放。每隔4-6個月需要再次投加秸桿。附圖說明圖1為秸桿包示意圖。1.球形秸桿包2.圓柱形秸桿包 圖2為稻草秸桿包投放布置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給予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秸桿抑藻試驗將從農村收集的稻桿填充在直徑50cm的管狀網中,做成Im長的稻草包,在稻草包中加入直徑15cm的泡沫浮球5個。在2月底投放到太湖某灣。稻草包用繩拴著,繩子另一頭拴有重物,重物沉于湖底用來限定稻草包的位置,不隨波漂流。稻草包相互間距15m(如附圖2)。在6月再次投放。藍藻暴發期間,試驗區域的藻含量遠低于其它水域,來形成水華。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廢棄秸桿抑制淡水水體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秸桿在水中浸泡、氧化以及微生物作用產生的抑藻物質來抑制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淡水水體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秸桿填充在管狀網中,做成圓柱狀或球狀的秸桿包,在藻類尚未大量繁殖時投放到水體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桿可為小麥桿,大麥桿,燕麥桿,秈稻桿,粳稻桿,爪洼稻桿,玉米桿中的一種或幾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桿包為0.2-20m長,含有5_50kg的稻桿,稻桿包中加有漂浮材料,投放密度為0.l-ο.5kgeff/m2。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秸桿包需投放在水流相對劇烈的水面附近。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秸桿包需在藻類大量繁殖前1-2個月投放,每隔4-6個月再次投放 。全文摘要湖泊、水庫、河流等淡水水體中有害藻類的大量繁殖危害著人們的健康與安全。目前控制藻華的方法各有所長,但均具有相當的局限性,或者效果有限、或者耗費巨大、或者引入化學物質存在二次污染,尤其是都無法大范圍的解決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本專利技術提供,屬于水體富營養化治理
該方法簡單有效、廉價、易于大規模抑制淡水有害藻類過度繁殖。該方法采用大量存在的農業廢棄物——秸稈為材料,來源廣泛,實施方便,可在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中大規模實施。文檔編號C02F1/00GK103193282SQ20131015845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日專利技術者鄒華, 王靖國, 王震 申請人:江南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廢棄秸稈抑制淡水水體有害藻類過度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秸稈在水中浸泡、氧化以及微生物作用產生的抑藻物質來抑制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華,王靖國,王震,
申請(專利權)人:江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