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902361 閱讀: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54
    一種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及其方法,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一體化反應器,其內部劃分為污泥上升區、污泥下降區和沉淀區,污泥上升區和污泥下降區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污泥下降區與沉淀區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延時好氧反應設計實現污泥減量,一體化單元出水可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的回用水要求。本發明專利技術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高、無需污泥回流設施、出水濁度低,處理污水時運行簡便、功能多樣。本發明專利技術抗水質水量變化能力強、反應器污泥濃度高和體積負荷高,可以模塊化生產,能夠使污水處理站實現無人值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污水處理
    ,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及利用該裝置進行污水處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既可用于城鎮、村鎮污水,也可用于分散別墅、旅游區及低濃度有機工業廢水的處理裝置及利用其進行污水處理的方法。
    技術介紹
    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按照人口聚集情況的不同,我國的居民分為城市(含縣城)居民和村鎮(含建制鎮)居民,城鎮和村鎮產生的污水通常定義為集中排放的城市污水和分散排放的村鎮污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污水產生量不斷增加,城市的水環境質量急劇下降,各級城市都面臨嚴峻的水環境壓力。為改善城市居民的水環境質量,政府近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了集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通過多年的建設,城市生活污水和大水量工業廢水得到有效的收集和處理,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和縣城大多都建設了相對完善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水處理站。受限于政府財力,國家對一些分散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投入較少,在分散污水的處理方面仍有很大欠缺,急需應用經濟、簡便的分散污水處理技術,處理相對分散的村鎮、別墅區、旅游區及鄉鎮企業污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水中有機物和氮磷污染物,在排放水體或回收利用前,需要對其進行去除。相對來說,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大部分城市企業廢水的建設水平較高,污水處理單元的自動化水平較高,為了應對有機物和氮磷污染物的去除,采取了較長的工藝流程,在工藝實施上應用了比較復雜的工藝,甚至使用了投資較大的膜分離技術。受限于薄弱的經濟基礎和落后的管理水平,以村鎮污水為代表的分散污水的處理,不能照搬城市污水的處理技術和工藝,需要應用與村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管理水平、污水水量水質特征、地形地勢等具體條件相適應的、高效低耗、經濟適用型處理工藝的技術。為節省投資,在設計分散污水處理方法時,需要考慮盡量減少污水或污泥的提升、減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減少專用的排泥設施。為減少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管理費用,在設計分散污水時,盡量考慮一體化的設計思路。為保障運行效果的穩定,盡量考慮分散污水的水質水量波動大的特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水質、水量波動大的村鎮及分散污水的處理裝置及其方法,通過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的設計,保障了處理出水能夠滿足生活污水回用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技術方案一: 一種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一體化反應器,一體化反應器的左側壁的上部連接有進水管,右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出水堰和出水管,出水堰與出水管相連,一體化反應器的內部自左向右劃分為污泥上升區、污泥下降區和沉淀區,污泥上升區和污泥下降區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污泥下降區與沉淀區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其中:所述污泥上升區的底部設置有曝氣頭或曝氣管,曝氣頭或曝氣管連接有鼓風機管;所述沉淀區內設置有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第一沉淀板與第二分隔板的底端相連并形成第一沉淀角,第二沉淀板位于第一沉淀板的上方并固定在一體化反應器的右側內壁上,第二沉淀板與位于其上方的一體化反應器的右側內壁之間形成第二沉淀角。技術方案二: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主要去除污染物是有機物和氨氮,利用上述污泥自循環裝置處理污水達到污水回用目的處理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一體化反應器內部充滿泥水混合液; (2)分散污水經進水管從一體化反應器上部進入污泥上升區與泥水混合液混合; (3)在污泥上升區內,在進水的同時,空氣從曝氣頭或曝氣管中逸出后,帶動泥水混合液上升,使污水及污泥圍繞第一分隔板在污泥上升區和污泥下降區中循環,污泥上升區和污泥下降區中的泥水混合液在好氧的環境下充分反應,完成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和氨氮的氧化; (4)在進水水流的推動下,泥水混合液從沉淀區底部的空隙向上流動,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泥分別通過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返回污泥下降區,重新進入污水生物反應過程,沉淀污泥后的污水在向上流動的過程逐漸澄清,出水經出水堰流至出水管,分散污水出水經消毒處理后即可滿足回用水要求。本專利技術采用污泥自循環延時好氧污泥減量法,用于出水回用,通過延時好氧反應設計實現污泥減量,一體化單元出`水可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的回用水要求。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在泥水分離環節利用了雙斜板交叉強化污泥沉降的思想,代替傳統重力沉淀的思相.(2)在污泥回流環節利用了污泥自循環的理念,代替傳統生活污水處理單元的污泥回流理念,節省了污泥回流設施; (3)在生物反應環節利用生物載體自循環的理念,提高了生物反應單元的生物濃度,在生物反應池中同步實現氨氮及有機物的去除; (4)在出水澄清設計環節利用了污泥吸附層的思想,在污水回用時節省了污水過濾設施。(5)生物反應池污泥濃度高、無需污泥回流設施、出水濁度低,處理污水時運行簡便、功能多樣并可實現無人值守; (6)抗水質水量變化能力強、反應器污泥濃度高和體積負荷高,可以模塊化生產,一體化的設計及污泥自循環的理念能夠使污水處理站實現無人值守。附圖說明圖1為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局限如此,凡是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中。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一體化反應器1,一體化反應器I的左側壁的上部連接有進水管2,右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出水堰15和出水管16,出水堰15與出水管16相連,一體化反應器I的內部自左向右劃分為污泥上升區4、污泥下降區5和沉淀區9,污泥上升區4和污泥下降區5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3,污泥下降區5與沉淀區9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10 ;其中:所述污泥上升區4的底部設置有曝氣頭或曝氣管7,曝氣頭或曝氣管7連接有鼓風機管6 ;所述沉淀區9內設置有第一沉淀板11和第二沉淀板12,第一沉淀板11與第二分隔板10的底端相連并形成第一沉淀角13,第二沉淀板12位于第一沉淀板11的上方并固定在一體化反應器I的右側內壁上,第二沉淀板12與位于其上方的一體化反應器I的右側內壁之間形成第二沉淀角14。一體化反應器I在運行時充滿泥水混合液。分散污水經進水管2從一體化反應器I的上部進入與反應器中的泥水混合液混合,第一分隔板3將生物反應器分為污泥上升區4和污泥下降區5。污泥上升和污泥下降通過單側通入空氣實現,鼓風機管6連接曝氣頭或曝氣管7,由于只是在第一分隔板3的左側反應區(污泥上升區4)設置曝氣,空氣從曝氣頭(管)7中逸出后帶動混合液上升,泥水混合液從第一分隔板3的左側壓縮整體上升形成污泥上升區4,第一分隔板3的右側則成為污泥下降區5。為提高污泥上升區4和污泥下降區5中微生物的濃度,可在污泥上升區投加載體8,在泥水混合液的循環帶動下,載體8可以同污水及污泥圍繞第一分隔板3循環。在污泥上升區4和污泥下降區5中的泥水混合液在好氧的環境下充分反應,完成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和氨氮的氧化,有機物通過好氧反應過程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氨氮被氧化為硝態氮。在進水水流的推動下,泥水混合液進入沉淀區9。泥水混合液從沉淀區9底部的空隙向上流動,在重力的作用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污水回用的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自循環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一體化反應器(1),一體化反應器(1)的左側壁的上部連接有進水管(2),右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出水堰(15)和出水管(16),出水堰(15)與出水管(16)相連,一體化反應器(1)的內部自左向右劃分為污泥上升區(4)、污泥下降區(5)和沉淀區(9),污泥上升區(4)和污泥下降區(5)之間設置有第一分隔板(3),污泥下降區(5)與沉淀區(9)之間設置有第二分隔板(10);其中:所述污泥上升區(4)的底部設置有曝氣頭或曝氣管(7),曝氣頭或曝氣管(7)連接有鼓風機管(6);所述沉淀區(9)內設置有第一沉淀板(11)和第二沉淀板(12),第一沉淀板(11)與第二分隔板(10)的底端相連并形成第一沉淀角(13),第二沉淀板(12)位于第一沉淀板(11)的上方并固定在一體化反應器(1)的右側內壁上,第二沉淀板(12)與位于其上方的一體化反應器(1)的右側內壁之間形成第二沉淀角(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強溫沁雪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无码区日韩特区永久免费系列|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