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5~20份,石英20~25份,高嶺土15~20份,滑石10~15份,廢玻璃15~20份,廢金屬5~15份,分散劑0.1~1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制備該地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將各原料與水混合球磨,得到料漿;二、噴霧干燥,得到粒料;三、陳腐;四、壓制成型,得到坯料;五、燒結,得到高導熱復合地磚。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廢金屬和廢玻璃為原料制備高導熱復合地磚,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所制復合地磚的導熱系數高達4W/m·K~20W/m·K,對供熱管網水溫要求較低,能夠大大降低能源消耗,顯著提高水管和樓板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材料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地熱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采暖方式。現有地磚多以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等為主要原料燒制而成。由于采用的是陶瓷原料,地磚燒結溫度一般在1050°C以上,能源消耗較高。隨著工業用量增加,陶瓷原料資源下降,國家政策提倡綜合利用資源、廢棄物再利用。陶瓷原料導熱系數低,燒結地磚由于存在大量孔隙從而使導熱系數更低,陶瓷地磚的導熱系數一般小于2W/m K,為了達到供暖標準,要求供熱管網水溫較高,加大了能源消耗,同時降低了水管和樓板壽命。公開號為CN 102173736 A的專利技術專利“地磚陶瓷及其制備方法”介紹了一種利用廢棄物磷石膏、赤泥和陶瓷原料制備陶瓷地磚的方法。實現了綜合利用資源、廢棄物再利用。然而,廢棄物的組分為陶瓷,地磚需要在1050 1200°C燒制,能源消耗較高,燒制的地磚導熱系數低,供熱管網水溫要求較高,加大了能源消耗,同時降低了水管和樓板壽命。公開號為CN 202380684 U的技術專利“一種地輻熱金屬地板”介紹了一種地熱金屬地板。純金屬地板導熱系數高,供熱管網水溫要求較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了水管和樓板壽命。然而,純金屬地板原料為金屬,資源單一且消耗較多優質金屬資源,沒有實現綜合利用資源和廢棄物再利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導熱系數為4ff/m K 20W/m K的高導熱復合地磚。該高導熱復合地磚原料包含金屬原料和陶瓷原料,其中金屬原料為廢金屬,陶瓷原料包含廢玻璃,實現了綜合利用資源以及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5 20份,石英20 25份,高嶺土 15 20份,滑石10 15份,廢玻璃15 20份,廢金屬5 15份,分散劑0.1 I份;所述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導熱系數為4W/m K 20W/m K。上述的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7份,石英23份,高嶺土 18份,滑石14份,廢玻璃19份,廢金屬9份,分散劑0.5份。上述的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8份,石英22份,高嶺土 17份,滑石13份,廢玻璃18份,廢金屬12份,分散劑0.3份。上述的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廢金屬為廢銅合金、廢鋁合金、廢鎂合金、廢鐵或廢鋼。上述的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六偏磷酸鈉、硅酸鈉或三聚磷酸鈉。另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制備上述高導熱復合地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廢玻璃、廢金屬、分散劑與水混合均勻后置于球磨機中球磨,得到料漿;所述料漿的含水率為15% 25%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料漿置于噴霧干燥機中進行噴霧干燥處理,得到粒料;所述粒料的平均粒徑為0.05mm Imm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粒料在溫度為20°C 30°C的條件下陳腐28h 35h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陳腐后的粒料在壓力為80MPa 150MPa的條件下壓制2min 8min,得到厚度為4mm 20mm的還料;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坯料在溫度為750°C 850°C的條件下燒結Ih 2h,自然冷卻后得到高導熱復合地磚。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球磨的速率為100r/min 400r/min,所述球磨的時間為IOh 40h。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料漿的流動性采用恩格拉粘度計進行測量,每IOOmL料漿流出恩格拉粘度計所用的時間不大于40s。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粒料的含水率為5% 10%。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噴霧干燥機為離心式噴霧干燥機,噴霧干燥過程中離心式噴霧干燥機的進風口溫度為150°C 400 V,離心式噴霧干燥機的出風口溫度為50°C 150°C,離心式噴霧干燥機中霧化器的轉速為0.7 X 10Vmin 3.0X 104r/min。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高導熱復合地磚原料包含金屬原料和陶瓷原料,其中金屬原料為廢金屬,陶瓷原料包含廢玻璃,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2、本專利技術高導熱復合地磚采用廢金屬作為原料,大大降低了燒制溫度,顯著減少了能源消耗。3、本專利技術高導熱復合地磚原料包含廢金屬,所制地磚的導熱系數高達4W/m.K 20ff/m.K,對供熱管網水溫要求較低,能夠大大降低能源消耗,顯著提高水管和樓板壽命。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制備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磚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7份,石英23份,高嶺土 18份,滑石14份,廢玻璃19份,廢金屬9份,分散劑0.5份;所述廢金屬為廢黃銅合金H90 ;所述分散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結合圖1,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廢玻璃、廢金屬、分散劑和水混合均勻后置于球磨機中球磨,球磨速率為400r/min,球磨時間為20h,得到料漿;所述料漿的含水率為25% ;所述料漿的流動性采用恩格拉粘度計進行測量,每IOOmL料漿流出恩格拉粘度計所用的時間為30s ;實際生產過程中,粒度大于2cm的塊狀原料預先進行破碎或研磨處理后再置于球磨機中球磨;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料漿置于離心式噴霧干燥機中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粒料;所述粒料的平均粒徑為0.5_,所述粒料的含水率為8% ;噴霧干燥過程中離心式噴霧干燥機的進風口溫度為300°C,離心式噴霧干燥機的出風口溫度為100°C,離心式噴霧干燥機中霧化器的轉速為2.0X 104r/min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所述粒料在溫度為25°C的條件下陳腐30h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陳腐后的粒料在壓力為IOOMPa的條件下壓制5min,得到厚度為12mm的還料;步驟五、將步驟四中所述坯料在溫度為800°C的條件下燒結2h,自然冷卻后得到高導熱復合地磚。 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吸水率為5.3%,抗壓強度為690N,符合國家標準GB/T4100-2006 “陶瓷磚”的技術要求。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熱地磚的導熱系數為18W/m*K,是現有陶瓷地磚導熱系數的9倍以上。實施例2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磚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8份,石英22份,高嶺土 17份,滑石13份,廢玻璃18份,廢金屬12份,分散劑0.3份;所述廢金屬為廢鋁合金4032 ;所述分散劑為六偏磷酸鈉。結合圖1,本實施例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廢玻璃、廢金屬、分散劑和水混合均勻后置于球磨機中球磨,球磨速率為lOOr/min,球磨時間為40h,得到料漿;所述料漿的含水率為20% ;所述料漿的流動性采用恩格拉粘度計進行測量,每IOOmL料漿流出恩格拉粘度計所用的時間為35s ;實際生產過程中,粒度大于2cm的塊狀原料預先進行破碎或研磨處理后再置于球磨機中球磨;步驟二、將步驟一中所述料漿置于離心式噴霧干燥機中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粒料;所述粒料的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導熱復合地磚,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長石15~20份,石英20~25份,高嶺土15~20份,滑石10~15份,廢玻璃15~20份,廢金屬5~15份,分散劑0.1~1份;所述高導熱復合地磚的導熱系數為4W/m·K~20W/m·K。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華云峰,李爭顯,王彥峰,王寶云,羅小峰,杜繼紅,姬壽長,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