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特點在于:上殼體11上部中間穿過上殼體11裝有液體分流組件31,液體分流組件31一端穿過法蘭固定板32,焊接連接板33,其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接管38;在可固定式密封墊7上連接單導向限位組件12,雙浮球連動組件5在導向套46內運動。長杠桿50一端與閥芯支架51連接,其另一端與雙浮球41連接,短杠桿54一端與閥芯支架51連接,其另一端與增浮件20連接。閥芯支架51內裝有閥芯55,閥座58采用螺紋連接在閥座固定板57上,連接軸60依次穿過固定塊I59-1、連接塊I56-1、連接塊II56-2、固定塊II59-2,將閥芯支架51與閥座固定板57連接在一起,在閥座固定板57下面連接閥座組件連接板24,閥座組件連接24中間孔的下端焊有出水接管25,出水接管25穿過分割腔體壁。本發明專利技術體積小,成本低,實現了無泄漏的技術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天然氣疏水閥,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已有天然氣疏水閥公稱壓力為10.0MPa,最高工作壓力8.0MPa,還沒有公稱壓力為15.0MPa,最高工作壓力10.0MPa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10.0Mpa的高壓工作壓力下,能排出比重僅有0.6 0.65的介質(凝析油);解決雙浮子落座的準確性,以滿足零泄漏的參數要求;最大限度的減小外形體積和安裝空間;在惡劣的砂塵工況下,延長閥座的使用壽命,以滿足國內高壓天然氣使用設備的凝結水及凝析油的排出。本專利技術包括單向分割式下殼體、上殼體、液體分流組件、可固定式密封墊、單導向限位組件、雙浮球連動組件、閥芯組件、閥座組件、增浮件及閥座組件連接板,其特點在于:a、單向分割式下殼體和上殼體之間裝有可固定式密封墊,均由專用雙頭螺柱I連接,加厚六角螺母固定。單向分割式下殼體的右側設有單向小腔體的分割腔體,分割腔體與盲板之間裝有密封墊I,由專用雙頭螺柱II連接,六角螺母I固定。在可固定式密封墊上連接單導向限位組件,均有六角頭螺栓I連接,六角螺母II固定。b、上殼體頂部左側焊有壓力表管接頭,其右側焊有均壓接管,均壓接管的另一端焊有均壓法蘭,上殼體頂部的前、后對稱焊有吊耳。上殼體上部中間穿過上殼體裝有液體分流組件,液體分流組件一端穿過法蘭固定板,焊接連接板,固定板與連接板之間裝有密封墊II,由雙頭螺栓連接,六角螺母III。液體分流組件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接管,進水口接管的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法蘭;單向分割式下殼體下端焊接三個可固定式支腿。C、閥芯支架左側焊有長杠桿,其右側焊有短杠桿,支架臺階孔中裝有自由導正閥芯,閥芯支架上端面裝有防污板,由六角頭螺栓II固定連接。閥座采用螺紋連接在閥座固定板上,閥座固定板底部與閥座組件連接板由六角頭螺栓III螺紋連接,連接軸依次穿過固定塊1、連接塊1、連接塊I1、固定塊II,連接軸與固定塊1、固定塊II上的同心孔II1、同心孔IV為過盈配合,沒有相對運動。連接軸與連接塊1、連接塊II上的同心孔1、同心孔II為間隙配合。閥芯支架右側的短杠桿與增浮件連接,由六角螺母IV固定。閥芯支架左側的長杠桿與雙浮球連動組件連接,開口銷固定。閥座組件連接板中間孔的下端焊有出水接管,出水接管穿過單向分割式下殼體右側單向小腔體的分割腔體壁,出水接管的另一端焊有出水法蘭,在單向分割式下殼體底部中間穿通殼體焊有排污接管,排污接管的另一端焊有排污法蘭。本專利技術可以向用戶提供一種適用于高壓天然氣輸送管線及高壓天然氣使用設備,公稱壓力15.0MPa,最高工作壓力10.0MPa的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其優點是:單向分割腔體設計,以減小殼體體積,降低成本。進水口與出水口高進低出設計,在殼體內形成液位壓頭,有利于介質排出。單導向組件設計,避免了關閉系統產生的偏心力,使得關閉力無損失,以保證零泄漏的參數要求。懸臂增浮件的設計,解決了雙浮球關閉系統過大過重而造成連接件處易磨損且殼體過大、成本過高的問題。內置液體分流組件,防止介質直接沖擊浮球,提高關閉系統的密封性;內置防污板的設計,防止閥座密封面被污物損傷,造成泄漏。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圖1的仰視圖。圖5為圖1中雙浮球聯動組件5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1中單導向限位組件12的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6的俯視圖。圖8為圖1中液體分流組件31的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1中閥芯組件2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10為圖9的俯視圖。圖11為圖9的仰視圖。圖12為圖9中閥芯支架51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13為圖12的仰視圖。圖14為圖1中閥座組件23的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15為圖14的俯視圖。圖16為圖14的右視圖。圖17為圖1中閥芯組件2與閥座組件23組裝后的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18為圖1中增浮件20的結構剖視放大示意圖。圖19為圖18的右視圖。圖20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腔體內天然氣、低溫水、低溫水和凝析油混合物的示意圖。圖21為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初始示意圖。圖22為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中雙浮球聯動組件5浮起排水狀態示意圖。圖23為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中雙浮球聯動組件5下落關閉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2、3、4、6、7、8中:單向分割式下殼體I和上殼體11之間裝有可固定式密封墊7,均由專用雙頭螺柱IlO連接,加厚六角螺母9固定。上殼體11、單向分割式下殼體I是按PN150設計,全鍛鋼件,殼體材料、強度設計等符合《GB150-2011壓力容器》。單向分割式下殼體I的右側設有單向小腔體的分割腔體,其作用是:減小體積,降低成本。分割腔體與盲板18之間裝有密封墊119,由專用雙頭螺柱1116連接,六角螺母117固定。在可固定式密封墊7上連接單導向限位組件12,通過3個連接孔163分別由六角頭螺栓18連接,六角螺母116固定。單導向限位組件12,由導向套46和連接片45焊接而成,在連接片45上均設連接孔163。上殼體11頂部左側焊有壓力表管接頭13,其右側焊有均壓接管15,均壓接管15的另一端焊有均壓法蘭14。上殼體11頂部前、后對稱焊有吊耳37。上殼體11的上部中間穿過上殼體11裝有液體分流組件31。液體分流組件31由沖孔網47和編織網48點焊而成,液體分流組件31 —端穿過法蘭固定板32后焊接連接板33,固定板32與連接板33之間裝有密封墊1134,由雙頭螺栓35連接,六角螺母II136固定,液體分流組件31另一端內徑焊有加強圈49,加強圈49內徑穿有進水口接管38,進水口接管38的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法蘭39。液體分流組件31的作用是:防止高壓水流沖擊雙浮球連動組件5造成閥門啟閉不穩影響密封性能。單向分割式下殼體I下端焊接三個可固定式支腿26。在圖9、10、11、12、13中:閥芯組件2包括閥芯支架51、長杠桿50、短杠桿54,閥芯支架51為長方形,其兩側對稱設有工藝孔165-1、工藝孔1165-2,長杠桿50的一端與閥芯支架51上的工藝孔165-1連接后焊接。短杠桿54的一端與閥芯支架51上的工藝孔II65-2連接后焊接。長杠桿50為方形,其另一端為U形狀,U形狀兩側對稱設有連接孔66 ;短杠桿54為方形,其另一端與增浮件20的連接通孔68連接處為圓柱形,短杠桿54的末端為螺紋。閥芯支架51上端中部設有支架臺階孔61并均布3個螺紋孔69,其底部對稱設有連接塊156-1、連接塊1156-2,兩個連接塊分別對稱設有同心孔67。支架臺階孔61中裝有自由導正閥芯55,閥芯支架51上端面裝有防污板52,由六角頭螺栓1153連接。在圖14、15、16中:閥座組件23包括閥座固定板57、閥座58、固定塊159_1、固定塊1159-2,閥座固定板57為長方形,閥座固定板57四角均設4個連接螺孔62,中間設有臺階螺孔70,閥座固定板57的右側對稱設有固定塊159-1、固定塊1159-2。閥座58上端為六角形,其下端為螺紋,中間設有通孔,閥座58與閥座固定板57通過臺階螺孔70螺紋連接。在圖1、5、17、18、19中:閥座固定板57底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壓單導天然氣疏水閥,包括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上殼體(11)、液體分流組件(31)、可固定式密封墊(7)、單導向限位組件(12)、雙浮球連動組件(5)、閥芯組件(2)、閥座組件(23)、增浮件(20)及閥座組件連接板(24),其特征在于:a、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和上殼體(11)之間裝有可固定式密封墊(7),均由專用雙頭螺柱I(10)連接,加厚六角螺母(9)固定;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的右側設有單向小腔體的分割腔體,分割腔體與盲板(18)之間裝有密封墊I(19),由專用雙頭螺柱II(16)連接,六角螺母I(17)固定;在可固定式密封墊(7)上連接單導向限位組件(12),均有六角頭螺栓I(8)連接,六角螺母II(6)固定;b、上殼體(11)頂部左側焊有壓力表管接頭(13),其右側焊有均壓接管(15),均壓接管(15)的另一端焊有均壓法蘭(14),上殼體(11)頂部的前、后對稱焊有吊耳(37);上殼體(11)上部中間穿過上殼體(11)裝有液體分流組件(31),液體分流組件(31)一端穿過法蘭固定板(32),焊接連接板(33),固定板(32)與連接板(33)之間裝有密封墊II(34),由雙頭螺栓(35)連接,六角螺母III(36)固定;液體分流組件(31)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接管(38),進水口接管(38)的另一端焊有進水口法蘭(39);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下端焊接三個可固定式支腿(26);c、閥芯支架(51)左側焊有長杠桿(50),其右側焊有短杠桿(54),支架臺階孔(61)中裝有自由導正閥芯(55),閥芯支架(51)上端面裝有防污板(52),由六角頭螺栓II(53)固定連接;閥座(58)采用螺紋連接在閥座固定板(57) 上,閥座固定板(57)底部與閥座組件連接板(24)由六角頭螺栓III(27)螺紋連接,連接軸(60)依次穿過固定塊I(59?1)、連接塊I(56?1)、連接塊II(56?2)、固定塊II(59?2);連接軸(60)與固定塊I(59?1)、固定塊II(59?2)上的同心孔III(71?1)、同心孔IV(71?2)為過盈配合,連接軸(60)與連接塊I(56?1)、連接塊II(56?2)上的同心孔I(67?1)、同心孔II(67?2)為間隙配合;閥芯支架(51)右側的短杠桿(54)與增浮件(20)連接,由六角螺母IV(22)固定;閥芯支架(51)左側的長杠桿(50)與雙浮球連動組件(5)連接,開口銷(3)固定;閥座組件連接板(24)中間孔的下端焊有出水接管(25),出水接管(25)穿過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右側單向小腔體的分割腔體壁,出水接管(25)的另一端焊有出水法蘭(30),在單向分割式下殼體(1)底部中間穿通殼體焊有排污接管(29),排污接管(29)的另一端焊有排污法蘭(2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紅,徐東升,王保軍,王福來,王曉峰,郝桂芝,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紅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