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由土壤槽、設在土壤槽底部的四個升降裝置組成,所述升降裝置由套筒、設在套筒內的升降桿、以及轉盤組成,所述土壤槽的底部設有一個固定卡槽和兩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設在固定卡槽內,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的上端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準確,成本低廉等特點,可用于開展室內水土保持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水土保持室內模擬研究的三維變坡土壤槽。
技術介紹
土壤侵蝕是一個世界難題,在我國尤為突出,對土壤侵蝕產生的機理、危害及治理方法進行研究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然而野外試驗往往受地形、氣候、時間等人為不可控因素制約,試驗結果經常受到影響,而室內模擬研究可以很好的對野外試驗結果進行驗證和補充,因此廣為應用。土壤槽是室內水土保持模擬研究的常用工具,為了研究地形起伏變化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就要實現土壤槽坡度的連續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氣自動化、液壓傳動等新技術、新方法在三維變坡土壤槽中逐漸應用,但其高昂的成本和苛刻的操作環境制約了其在小型三維變坡土壤槽上的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三維變坡土壤槽,該三維變坡土壤槽可以實現三維坡度的任意變化,可用于開展室內水土保持研究。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包括土壤槽、設在土壤槽底部的升降裝置,還包括兩個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和一個設于所述土壤槽底部的固定卡槽,所述升降裝置共四組,每組升降裝置均由套筒、設有外螺紋的升降桿和設有內螺紋的轉盤組成,所述升降桿的下端位于套筒內,所述轉盤與升降桿螺紋連接且位于套筒的頂端,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的上端連接,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位于固定卡槽內。所述土壤槽由底板、設在底板四個角上的立柱和四塊側板組成,所述立柱上設有插槽,所述側板通過插槽與立柱連接。所述底板上設有漏水孔。所述套筒的底端設有底座。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還包括兩端與套筒連接的連桿。本專利技術通過旋轉四個轉盤分別調節四個升降裝置的高度,升降裝置與固定卡槽和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配合,從而實現對土壤槽三維坡度變化的控制。土壤槽的側板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更換不同的材料,滿足不同研究任務的需要,設底座和連桿是為了使升降裝置更加牢固。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準確,成本低廉,在室內水土保持模擬研究中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固定卡槽的結構示意圖;圖4本本專利技術中立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 土壤槽(11-底板、12-立柱、13-側板、14-插槽、15-漏水孔),2-升降裝置(21-套筒、22-升降桿、23-轉盤、24-底座),3-固定卡槽,4-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5-連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包括土壤槽1、設在土壤槽I底部的升降裝置2,還包括兩個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和一個設于所述土壤槽I底部的固定卡槽3,所述升降裝置2共四組,每組升降裝置2均由套筒21、設有外螺紋的升降桿22和設有內螺紋的轉盤23組成,所述升降桿22的下端位于套筒21內,所述轉盤23與升降桿22螺紋連接且位于套筒21的頂端,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22的上端連接,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位于固定卡槽3內,另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可在土壤槽I的底板11下面自由滑動。所述土壤槽I由底板11、設在底板11四個角上的立柱12和四塊側板13組成,立柱12上設有插槽14,側板13通過插槽14與立柱12連接。底板11上設有若干個漏水孔15,套筒21的底端設有底座24,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還包括兩端與套筒21連接的連桿5。使用時,通過旋轉轉盤23,控制升降桿22上升或下降,升降桿22連接著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帶動土壤槽I的上升或下降,進而控制土壤槽I的三維坡度變化,坡度的極限值由升降桿22的長度和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的伸縮長度決定。權利要求1.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包括土壤槽(I)、設在土壤槽(I)底部的升降裝置(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和一個設于所述土壤槽(I)底部的固定卡槽(3),所述升降裝置(2)共四組,每組升降裝置(2)均由套筒(21)、設有外螺紋的升降桿(22)和設有內螺紋的轉盤(23)組成,所述升降桿(22)的下端位于套筒(21)內,所述轉盤(23)與升降桿(22)螺紋連接且位于套筒(21)的頂端,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22)的上端連接,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位于固定卡槽(3)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槽(I)由底板(11)、設在底板(11)四個角上的立柱(12)和四塊側板(13)組成,所述立柱(12)上設有插槽(14),所述側板(13)通過插槽(14)與立柱(12)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設有漏水孔(15)。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的底端設有底座(24)。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端與套筒(21)連接的連桿(5)。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維變坡土壤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端與套筒(21)連接的連桿(5)。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由土壤槽、設在土壤槽底部的四個升降裝置組成,所述升降裝置由套筒、設在套筒內的升降桿、以及轉盤組成,所述土壤槽的底部設有一個固定卡槽和兩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設在固定卡槽內,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的上端連接。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準確,成本低廉等特點,可用于開展室內水土保持研究,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文檔編號G01N33/24GK103197044SQ20131009548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專利技術者王天巍, 劉窯軍, 李朝霞 申請人:華中農業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維變坡土壤槽,包括土壤槽(1)、設在土壤槽(1)底部的升降裝置(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和一個設于所述土壤槽(1)底部的固定卡槽(3),所述升降裝置(2)共四組,每組升降裝置(2)均由套筒(21)、設有外螺紋的升降桿(22)和設有內螺紋的轉盤(23)組成,所述升降桿(22)的下端位于套筒(21)內,所述轉盤(23)與升降桿(22)螺紋連接且位于套筒(21)的頂端,所述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升降桿(22)的上端連接,其中一根伸縮式萬向節聯軸器(4)位于固定卡槽(3)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天巍,劉窯軍,李朝霞,
申請(專利權)人:華中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