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3D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3D眼鏡鏡片及其制造方法、3D眼鏡,該3D眼鏡鏡片包括對盒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兩個透明導電層,并在靠近液晶層的透明導電層上形成多個透明電極組。其中,每個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條形透明電極,且相鄰兩個透明電極組中的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從而在兩個透明導電層之間形成具有多個方向的水平電場,能夠提供多疇液晶工作模式,擴大3D眼鏡的視角,由于采用本方案省略了視角補償膜,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3D
,特別是涉及一種3D眼鏡鏡片及其制造方法、3D眼鏡。
技術介紹
目前3D電影/電視已悄然火熱起來,3D技術可以使畫面變得立體逼真。其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通過佩戴3D眼鏡使人的左右眼分別接收不同畫面,然后大腦經過對圖像信息進行疊加重生,構成一個具有前-后、上-下、左-右、遠-近等立體方向效果的影像。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快門式3D眼鏡,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柱狀隔墊物,使得液晶分子可以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形成液晶層。在第一基板朝向液晶層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第一明導電層薄膜、第一絕緣層和第一取向層,在第一基板背向液晶層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偏光片;在第二基板朝向液晶層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第二明導電層薄膜、第二絕緣層和第二取向層,在第二基板背向液晶層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偏光片。其中,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垂直。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紅外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 不會造成畫面亮度降低。但對于3D眼鏡,視角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傳統的快門式3D眼鏡一般采用TN型模式,所以視角本身就小,主要的解決方法是:在眼鏡上貼附一層視角補償膜以增大視角,但是這種做法不僅降低了眼鏡的透過率還增加了成本,而且視角補償膜所能增大的視角是有限的。除了視角小之外響應速度也是其最重要的性能,快門式3D眼鏡的響應時間主要包括:液晶分子的旋轉時間(I;)和液晶的恢復時間(Tf)。液晶旋轉時,由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之間存在電場,故T1^很小;液晶恢復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之間不存在電場,液晶的恢復只能依靠自身的分子間作用力,因此Tf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現有的方法是改善基板材料和液晶性能等,但是這種改善仍然無法快速提升液晶的恢復速度,進而也不能提高3D眼鏡的響應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3D眼鏡鏡片及其制造方法、3D眼鏡,用以提高3D眼鏡的視角,并降低成本。(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3D眼鏡鏡片,包括對盒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第二透明導電層,在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上形成絕緣層,在所述絕緣上形成有第一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上形成有多個第一透明電極組,每個第一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第一條形透明電極,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之間為第一條形鏤空部;且相鄰兩個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優選的是,每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與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之間的夾角為20° 70°。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優選的是,每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的結構和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設置。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優選的是,相鄰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之間的夾角為90° ;每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與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之間的夾角均為45°。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優選的是,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上形成有多個第二透明電極組圖案;每個第二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第二條形透明電極;相鄰兩個第二條形透明電極之間為第二條形鏤空部;其中,所述第一條形鏤空與所述第二條形透明電極平行設置且位置對應。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3D眼鏡,包括3D眼鏡鏡片、與所述3D眼鏡鏡片的外圍電路連接的電源模塊,以及與所述電源模塊和3D眼鏡鏡片的外圍電路連接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眼鏡鏡片采用權利要求1 5任一項所述的3D眼鏡鏡片;所述控制裝置包括與所述電源模塊連接的電源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電源模塊切換施加到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或第二透明導電層上的電壓的極性。相應地,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絕緣層和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在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其中,每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第一條形透明電極,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之間為第一條形鏤空部;且相鄰兩個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的制造方法,優選的是,在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包括多個第一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在第一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絕緣層薄膜和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光刻膠,通過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去除剩余的光刻膠,在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多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組。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的制造方法,優選的是,在形成所述絕緣層之前還包括:在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包括多個第二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其中,每個所述第二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第二條形透明電極,相鄰兩個第二條形透明電極之間為第二條形鏤空部,且相鄰第二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二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如上所述的3D眼鏡鏡片的制造方法,優選的是,在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包括多個第二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光刻膠,通過構圖工藝形成包括多個所述第二透明電極組的圖案;去除剩余的光刻膠,在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薄膜上形成多個所述第二透明電極組。(三)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3D眼鏡鏡片及其制造方法、3D眼鏡,該3D眼鏡鏡片包括對盒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兩個透明導電層,并在靠近液晶層的透明導電層上形成多個透明電極組。其中,每個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條形透明電極,且相鄰兩個透明電極組中的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從而在兩個透明導電層之間形成具有多個方向的水平電場,能夠提供多疇液晶工作模式,擴大3D眼鏡的視角,由于采用本方案省略了視角補償膜,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時,通過設置條形透明電極與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呈一定角度,在液晶分子恢復時,切換加載到一個或兩個透明導電層上的電壓的極性,以改變兩個透明導電層之間的電場方向,進而可以借助水平電場的作用,加速液晶分子的恢復,提高3D眼鏡的響應速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圖1中第一透明導電層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4為圖3中第二透明導電層的俯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的結構示意圖三;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加載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上的電壓的時序圖一;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加載到第一透明導電層和第二透明導電層上的電壓的時序圖二;圖8-圖1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鏡片第一基板的制造過程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3D眼鏡的組成框圖;其中,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第一透明導電層;4:第二透明導電層;5:絕緣層;6:液晶層;7:隔墊物;8:第一條形透明電極;9:第二條形透明電極;10:第一透明電極組;11:第二透明電極組;12:第一條形鏤空;13: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3D眼鏡鏡片,包括對盒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第二透明導電層,在所述第二透明導電層上形成絕緣層,在所述絕緣上形成有第一透明導電層;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導電層上形成有多個第一透明電極組,每個第一透明電極組包括多個第一條形透明電極,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之間為第一條形鏤空部;且相鄰兩個第一透明電極組中的第一條形透明電極不平行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明超,王俊偉,
申請(專利權)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