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0.6wt%的Si,0.7wt%的Fe,0.05wt%~0.2wt%的Cu,1.0wt%~1.5wt%的Mn,0.1wt%的Zn,和余量的Al;所述鋁合金箔包括若干正六邊形通孔形成的蜂窩網狀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不僅本身具有防火防爆性能,而且可切割成各種形狀從而提高防火防爆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生產和生活對油料和液體化工原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這些原料大多為易燃易爆物,如爆炸品、依然液體、壓縮氣體、壓縮液體、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等,其在生產、儲運和使用等環節中極易引發災難性事故,易燃易爆物一旦發生燃燒或爆炸,不僅會造成物料泄露,加劇對環境的污染;嚴重時還會造成人身傷亡。因此,對易燃易爆液體物料的安全儲存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對于易燃易爆物料的儲存通常是將其密封于耐腐蝕的金屬或玻璃容器中,并置于溫度適宜、干燥、易于通風且避光的環境中。但是,易燃易爆物料化學性質活潑,按照上述方式儲存后讓存在發生燃燒后爆炸的危險。由此,本專利技術人考慮,將鋁合金箔加工成一定形狀后置于貯有易燃易爆液體的容器內,由此起到阻火防爆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不僅本身具有防火防爆性能,而且可切割成各種形狀從而提高防火防爆性能。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0.6wt% 的 Si,0.7wt% 的 Fe,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0.lwt%的Zn,和余量的Al ;所述鋁合金箔包括若干正六邊形通孔形成的蜂窩網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鋁合金箔的制備方法為:a)將原料熔煉后形成鑄軋得到預制件,所述原料包括:0.6wt%的Si,0.7wt%的Fe,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 ;b)將所述預制件進行軋制,得到鋁合金帶材;c)將所述鋁合金帶材依次進行箔軋和分切,得到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所述分切具體為,將所述鋁合金箔切成具有若干正六邊形通孔的網狀結構的鋁合金箔。優選的,步驟b)具體為:bll)、將所述預制件在20CTC 38CTC進行第一次冷軋,冷軋至厚度為6mm 7mm的帶材;bl2)、將第一次冷軋后的物料進行中間退火,所述中間退火的溫度為400_450°C ;bl3)、將中間退火后的物料進行第二次冷軋,冷軋至厚度為3.2mm 5_的帶材;優選的,所述第一次冷軋和第二次冷軋過程中支承棍凸度為0.0lmm 0.03mm。優選的,所述第一次冷軋和第二次過程中軋棍的凸度為0.055mm 0.085mm。優選的,步驟b)具體為:b21)將所述預制件進行預先退火;b22)將所述預先退火后的預制件進行冷軋,得到3.2-5.0mm的帶材;優選的,所述預先退火的溫度為450-500°C。優選的,所述冷軋過程中支承棍凸度為0.0lmm 0.03mm。優選的,所述冷軋過程中軋輥的凸度為0.055mm 0.085mm。優選的,所述軋支承輥和軋輥的糙度磨削均勻性小于5um,道次加工率小于50%。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油料和液體化工原料等易燃易爆物容器用鋁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該專利技術產品制成一種具有許多正六邊形的蜂窩狀網狀物,并按一定的密度充填在貯有易燃易爆液體的容器中,這種正六邊形的鋁箔網具有阻火防爆的最佳功效,當易燃易爆液體的揮發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范圍時,遇到明火、靜電、雷擊及意外猛烈撞擊后,其能量即使達到可燃物的引燃引爆能量,容器也不會發生爆炸。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和優點,而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0.6被%的Si,0.7wt% 的 Fe, 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 ;所述鋁合金箔包括若干正六邊形通孔形成的蜂窩網狀結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油料和液體化工原料等易燃易爆物容器用鋁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該專利技術產 品制成一種具有許多正六邊形的蜂窩狀網狀物,并按一定的密度充填在貯有易燃易爆液體的容器中,這種正六邊形的鋁箔網具有阻火防爆的最佳功效,當易燃易爆液體的揮發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范圍時,遇到明火、靜電、雷擊及意外猛烈撞擊后,其能量即使達到可燃物的引燃引爆能量,容器也不會發生爆炸。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的制備方法,具體為a)將原料熔煉后形成鑄軋得到預制件,所述原料包括:0.6wt%的Si,0.7wt%的Fe,0.05wt% 0.2wt%,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 ;b)將所述預制件進行軋制,得到鋁合金帶材;c)將所述鋁合金帶材依次進行箔軋和分切,得到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所述分切具體為,將所述鋁合金箔切成具有若干正六邊形通孔的網狀結構的鋁合金箔。本專利技術使用的鋁合金為3xxx鋁合金,更優選為使用3003鋁合金,3003合金屬鋁錳變形鋁合金,主要合金元素為Mn,具有較好的強韌性和良好的防腐蝕性能,廣泛應用于盛裝油料和液體化工原料等易燃易爆物容器內填充物,在其生產、儲運、使用等環節中起阻火、防爆作用,使用狀態為“H19”。成品箔抗拉強度> 260Mpa,延伸率> 1%。所以使用3003鋁合金能夠提高容器的防火防爆等級,又不降低容器的力學性能。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制備方法先進行混料,將如下組分按比例混合,0.6wt%的Si,0.7wt% 的 Fe, 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然后將混好的料進行熔融,熔融溫度為300 600°C,然后將熔融后的原料進行鑄軋得到預制件。按照本專利技術,所述鑄軋得到的預制件的厚度優選為6-7mm。然后將所述預制件進行預先退火+冷軋或冷軋+中間退火+冷軋兩種方式進行軋制,所述預先退火是指在第一次冷軋之前,對坯料進行充分退火,以提高其塑性,增大承受冷變形能力。所述中間退火是指在冷變形過程中,由于金屬發生了加工硬化而不能繼續進行冷軋時,就必須進行中間退火,恢復金屬的塑性。當使用冷軋+中間退火+冷軋的軋制方式時,將所述預制件在200°C 380°C進行第一次冷軋,冷軋至厚度為6mm 7mm的帶材;將第一次冷軋后的物料進行中間退火,所述中間退火的溫度為400-450°C ;將中間退火后的物料進行第二次冷軋,冷軋至厚度為3.2mm 5_的帶材;當使用預先退火+冷軋的軋制方式時,將所述預制件進行預先退火;將所述預先退火后的預制件進行冷軋,冷軋溫度為200 380°C得到3.2-5.0mm的帶材;按照本專利技術鑄軋卷直接進行預先退火或者冷軋至3.2-5.0mm進行中間退火,預先退火溫度優選為450-500°C,中間退火溫度優選為400-450°C,消除或降低晶內化學成分和組織的不均勻性,能獲得均勻細小的顯微組織,改善或恢復材料的塑性,改進軋制板形,避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碎裂。選擇合適輥型,控制軋輥磨削質量,特別是磨削均勻性;根據材料寬度調整軋輥參數,合理分配各道次加工率。薄規格軋制時,支承輥凸度+0.01-0.03mm,軋輥凸度+0.055mm-0.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0.6wt%的Si,0.7wt%的Fe,0.05wt%~0.2wt%的Cu,1.0wt%~1.5wt%的Mn,0.1wt%的Zn,和余量的Al;所述鋁合金箔包括若干正六邊形通孔形成的蜂窩網狀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0.6被%的Si,0.7wt% 的 Fe, 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 ; 所述鋁合金箔包括若干正六邊形通孔形成的蜂窩網狀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合金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合金箔的制備方法為: a)將原料熔煉后形成鑄軋得到預制件,所述原料包括:0.6wt%的Si,0.7wt%的Fe,0.05wt% 0.2wt% 的 Cu, 1.0wt% 1.5wt% 的 Mn, 0.lwt% 的 Zn,和余量的 Al ; b)將所述預制件進行軋制,得到鋁合金帶材; c)將所述鋁合金帶材依次進行箔軋和分切,得到防火防爆用鋁合金箔;所述分切具體為,將所述鋁合金箔切成具有若干正六邊形通孔的網狀結構的鋁合金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鋁合金箔,其特征在于,步驟b)具體為: bll)、將所述預制件在200°C 380°C進行第一次冷軋,冷軋至厚度為6mm 7_的帶材; bl2)、將第一次冷軋后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勇,李響,石華敏,茍鴻,蔡輝,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