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5),樁基(5)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1),斜坡式擋浪板(1)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2),斜坡式擋浪板(1)的前部安裝有鎮腳(4),斜坡式擋浪板(1)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3),擋浪墻(3)與鎮腳(4)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1)上布置有用于消浪的人工塊體(6)。本發明專利技術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節約材料、施工方便,該結構形式能取得波浪反射弱、消浪效果好、結構受力小等突出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尤其適用于水深較大、波況條件惡劣、地基處理困難、土石材料緊缺、環境要求較高的海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集傳統斜坡式和直立式防波堤的優點為一體的新型透空式防波堤結構,該新型透空堤結構充分發揮了斜坡式和直立式防波堤的各自優點并形成互補以彌補各自缺點。
技術介紹
防波堤可以有效地阻斷波浪,以便港內船舶安全停泊和作業,同時又可降低港內水工建筑物的設計要求,從而降低工程造價,因而防波堤對于港口安全、經濟的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斜坡式防波堤的波浪反射較弱,但這種防波堤用料較多,成本較大,不適合在深水港使用;波能主要集中在水體表層的波能分布規律要求防波堤斷面面積上大下小,而斜坡式防波堤上部斷面面積遠遠小于下部斷面面積,斷面結構形式不甚合理,從而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費。 直立式防波堤的消浪效果較好,但直立式防波堤的波浪反射很強,在堤前形成較惡劣的波況,對結構本身的波浪力增加,從而提高對防波堤受力條件的要求;此外,直立式防波堤對地基基礎的要求也較高,需要進行特殊地基處理,增加了施工復雜性和工程造價。傳統防波堤大多采用實體結構,近年來基于水體中波能分布規律的透空堤,以其結構簡單、施工便利、親水性好、適合于深水地區等優點而在實際工程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現有的透空堤主要采用直立式擋浪板,這種結構的擋浪板波浪反射比較強,在堤前形成較惡劣的波況,對結構本身的波浪力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節約材料、施工方便的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該結構形式能取得以下顯著效果:波浪反射弱、消浪效果好、結構受力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樁基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斜坡式擋浪板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斜坡式擋浪板的前部安裝有鎮腳,斜坡式擋浪板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擋浪墻與鎮腳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上布置有用于消浪的人工塊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結構簡單,由斜坡式擋浪板、直立式擋浪板、樁基、鎮腳、擋浪墻和人工塊體等組成。設計合理,充分考慮水體中波能集中分布于水體表層的分布規律,在水體淺水層設計為斜坡式形式,從而減少波浪反射和結構水平向受力;在水體較深水層處設計為直立式形式,從而降低透浪量,提高消浪效果;在堤頂設計擋浪墻可減少越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消浪效果;在斜坡式擋浪板上安放人工塊體,可減小波浪爬高,從而提高消浪效果。節約材料,本設計采用的是透空堤結構,且設計符合波能分布規律,改變了傳統斜坡式防波堤斷面下大上小的不合理形式,從而節約了材料使用。施工方便,本設計將依托樁基建立上部結構,無需像傳統防波堤那樣要求特殊處理地基基礎。 綜合以上優點,本專利技術尤其適用于水深較大、波況條件惡劣、地基處理困難、土石材料緊缺、環境要求較高的海域。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5,樁基5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1,斜坡式擋浪板I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2,斜坡式擋浪板I的前部安裝有鎮腳4,斜坡式擋浪板I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3,擋浪墻3與鎮腳4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I上布置有用于消浪的人工塊體6。本專利技術透空堤的參數包括斜坡式擋浪板I水下水平段的板頂水深H1,水下和水上水平段的長度L1、L2,斜坡式擋浪板I的坡度ml,鎮腳4的前后坡度ml、m2,鎮腳4的頂底寬度L3、L4,直立式擋浪板2的高度H2,擋浪墻3的高度H3,擋浪墻3距離斜坡式坡頂的水平距離SI以及擋浪墻3、斜坡式擋浪板1、人工塊體6、直立式擋浪板2等的厚度T1、T2、T3、Τ4等參數。具體參數要根據實驗及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專利技術由斜坡式擋浪板、直立式擋浪板、樁基、鎮腳、擋浪墻和人工塊體等組成。充分考慮水體中波能集中分布于水體表層的分布規律,在水體淺水層設計為斜坡式形式,從而減少波浪反射和結構水平向受力;在水體較深水層處設計為直立式形式,從而降低透浪量,提高消浪效果;在堤頂設計擋浪墻可減少越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消浪效果;在斜坡式擋浪板上安放人工塊體,可減小波浪爬高,從而提高消浪效果;設計采用的是透空結構,且設計符合波能分布規律,改變了傳統斜坡式防波堤斷面下大上小的不合理形式,從而節約了材料使用;依托樁基建立上部結構,無需像傳統防波堤那樣特殊處理地基基礎。本專利技術中涉及的未說明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或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權利要求1.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5),樁基(5)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1),斜坡式擋浪板(I)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2),斜坡式擋浪板(I)的前部安裝有鎮腳(4),斜坡式擋浪板(I)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3),擋浪墻(3)與鎮腳(4)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I)上布置有用于消 浪的人工塊體(6)。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5),樁基(5)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1),斜坡式擋浪板(1)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2),斜坡式擋浪板(1)的前部安裝有鎮腳(4),斜坡式擋浪板(1)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3),擋浪墻(3)與鎮腳(4)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1)上布置有用于消浪的人工塊體(6)。本專利技術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節約材料、施工方便,該結構形式能取得波浪反射弱、消浪效果好、結構受力小等突出效果。本專利技術尤其適用于水深較大、波況條件惡劣、地基處理困難、土石材料緊缺、環境要求較高的海域。文檔編號E02B3/06GK103215918SQ20131013357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7日專利技術者錢學生, 武文靜, 趙清清, 方家裕, 邱思妍, 朱月萱 申請人:河海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斜坡式樁基擋浪板透空堤結構,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在海床的樁基(5),樁基(5)的上端安裝有斜坡式擋浪板(1),斜坡式擋浪板(1)位于水體淺水層附近且其前端設有位于較深水層處的直立式擋浪板(2),斜坡式擋浪板(1)的前部安裝有鎮腳(4),斜坡式擋浪板(1)上端的透空堤堤頂還安裝有擋浪墻(3),擋浪墻(3)與鎮腳(4)之間的斜坡式擋浪板(1)上布置有用于消浪的人工塊體(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學生,武文靜,趙清清,方家裕,邱思妍,朱月萱,
申請(專利權)人:河海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