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包括圍繞陽臺的集熱器,所述集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與水箱相連。能夠減小集熱器的占地面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熱水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
技術介紹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熱水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有的熱水器按照能量來源可以分為燃氣、燃煤、燃油熱水器以及電熱水器等幾大類。上述燃氣、燃煤、燃油熱水器消耗的均是不可再生能源,還造成環境的污染。此外燃氣、燃煤、燃油熱水器的使用費用較高,給用于帶來了較大的經濟負擔,而電熱水器也同樣會帶來用電量的急劇升聞。出于節能和節約使用成本的考慮,太陽能熱水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通常太陽能熱水器包括集熱器和水箱,集熱器的作用時吸收太陽能輻射的能量,從而加熱從集熱器流過的液體,被加熱的液體流入水箱中。為了增加受熱面積,集熱器通常設計為板狀,而且由于集熱器的作用,因此只能放置在陽光照射較為充足的場所。例如在樓房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時,集熱器常被安裝在陽臺或者一棟樓房的樓頂,圖1示出了集熱器安裝在陽臺上的示意圖,為了使得陽光能夠垂直照射到集熱器的正面,集熱器通常會傾斜放置。圖2示出了集熱器安裝在樓頂的示意圖。由圖1和圖2可見,現有技術中為了安裝集熱器都要占據專門的空間,而且不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能夠減少太陽能集熱器占地面積。為實現上述 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包括圍繞陽臺的集熱器,所述集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與水箱相連。優選地,所述水箱設置在陽臺或者室內。優選地,所述集熱器包括一板體,所述板體內部設置液體通道,所述液體通道的一端形成進液口,另一端形成出液口,優選地,所述板體沿垂直于橫向的截面呈鋸齒狀。優選地,所述液體通道的個數至少為兩條。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能夠減小集熱器的占地面積。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現有技術中集熱器安裝在陽臺上的示意圖2是現有技術中集熱器安裝在樓頂的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的太陽能集熱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的一種具體結構的液體流通道的太陽能集熱器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圖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該集熱板形的欄桿包括包圍陽臺的集熱器2,集熱器2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與水箱(圖中未示)相連。水箱與集熱器構成了太陽能集熱系統。水箱可以設置在陽臺或者室內。在圖3中,相鄰的兩個集熱器形的欄桿2中間可以設置共用一個水箱。以下詳細說明集熱器的具體結構。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的太陽能集熱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具體地,圖4為該實施例中的太陽能集熱器中的垂直于橫向的截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將太陽能集熱器沿水平放置的面延伸的方向定為“橫向”。該太陽能集熱器包括 一板體21,板體21內部設置液體流通道(圖4中未示),在液體流通道的一端形成進液口,另一端形成出液口,這樣在該太陽能集熱器內將實現液體流通,使得液體流經集熱器之后溫度被加熱。另外,從圖4中可以看出,板體21沿垂直于橫向的截面成鋸齒狀,并且本實施例中特別地,各個鋸齒形狀和尺寸相同。圖4中同時也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太陽能集熱器的受光情況。在使用中,不需要為提高熱轉換效率而將該太陽能集熱器傾斜放置,由于該太陽能集熱器的板體21的沿垂直于橫向的截面呈鋸齒狀,所以即使將該集熱器豎直放置,其板體21表面也被劃分成向上傾斜的區域(即為受光面)211和向下傾斜區域(即為背光面)212。而由于受光面211本身是傾斜的,所以太陽光可以很容易地直射到該受光面211的區域中,從而提高了熱轉換效率,同時由于太陽能集熱器可以豎直放置,因此可以減小其所占的面積。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太陽能熱水器中的液體流通道的形狀可以有很多種,為了進一步增大熱轉換效率,應該盡量使得增大液體流在受光面中的與板體的接觸面積,所以優選地,在板體21朝向傾斜的區域(即受光面)中,液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與水平面平行。此外,液體流通道的個數優選至少為兩條。圖5示出了具有一種具體結構的液體流通道的太陽能集熱器。在太陽能集熱器的板體31上設置由沿板體的橫向(即水平方向)延伸的液體流通道32,液體流通道32呈S形分布,液體流通道32 —端形成進液口 34,另一端形成出液口 35。液體流通道32包括沿板體31橫向延伸的第一管道33-1和第二管道33-2。這種結構的太陽能集熱板中的液體流通道32呈S形分布,且該液體流通道包括兩條管道;水流從進液口進34入液體流通道32內,經液體流通道32內的管道流至出液口 35,液體流通道32內的第一管道33-1、第二管道33-2的入水口均直接與進液口 34連通,從進液口 34流入的水流將以較高的流速進入液體流通道內的第一管道33-1、第二管道33-2中,第一管道33-1、第二管道33_2 二者中的水流流量均勻,不會存在一個管道中水流較大,另一管道中的水流較小的問題,水流可以與板體31進行充分接觸,水流與太陽能集熱板的熱交換效率較高,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集熱板所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優選方案中,為了提高太陽能集熱板吸收太陽輻射能量的效率,板體31的外表面還可以涂抹光譜選擇性吸熱涂層,以進一步大幅提高光-熱轉換效率。優選方案中,板體31可選用質量較輕、熱導效果好的鋁板。上述實施例中,液體流通道32沿板體的橫向設置,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太陽能集熱板還包括液體流通道沿板體縱向設置的情況,這兩種結構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上述實施例中,液體流通道32包括第一管道33-1、第二管道33_2兩條管道,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太陽能集熱板并不對構成液體流通道的管道的數量進行限定,液體流通道可以由一條管道組成,也可以由二條管道組成,還可以由三條管道組成。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太陽能集熱器的板體的外表面還可以涂有吸熱涂層。由此可見,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充分利用了陽臺等位置的欄桿的空間,能夠節省太陽能集熱器的占地空間。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 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圍繞陽臺的集熱器,所述集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與水箱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其特征在于,包括圍繞陽臺的集熱器,所述集熱器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與水箱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設置在陽臺或者室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集熱器形的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器包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雪峰,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貝瑞軟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