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及其運行控制方法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980115 閱讀: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12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及其運行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統包括三級節流制冷換熱系統、混合冷劑壓縮系統和混合冷劑補充/泄放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的聯合控制構成,其中,通過調節壓縮機的轉速或其他變量實現混合冷劑側流量、壓力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通過調節混合冷劑的補充閥或排放閥實現混合冷劑側組成的控制;通過調節各級節流閥、壓縮機、補充閥和泄放閥共同實現的混合冷劑側溫度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制冷系統中的參數,使得液化天然氣系統的產品產量和溫度與設定值相符,保證了工藝裝置的平穩運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化天然氣生產和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天然氣作為優質、高效的清潔燃料在能源和交通等領域正得到日益廣泛的發展和利用。近年來液化天然氣產業在中國也得到迅猛的發展。目前國內外天然氣液化主要采用混合冷劑制冷系統或者階式制冷系統。前者采用混合冷劑一級節流制冷的方法,工藝簡單,但能耗高;后者為多個不同溫階的純組分單循環一級節流制冷的方式,雖然降低了能耗,但流程復雜、投資高。另外,也有基于混合冷劑制冷工藝改進加入丙烷預冷,這樣也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卻同樣使得流程復雜化,投資增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 術的上述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該系統結合了傳統單循環制冷系統的優點,同時通過在混合冷劑進入主換熱前和在換熱過程中進行兩級分離和三級節流,從而增加了混合冷劑制冷過程的調節手段,又避免了系統流程的復雜化。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首先提供了一種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級節流制冷換熱系統、混合冷劑壓縮系統、混合冷劑補充/泄放系統。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三級節流制冷換熱系統包括主換熱器I和重烴分離罐2,其中,重烴分離罐2的入口與主換熱器I的第一流道A出口相連,其氣相出口與主換熱器I的第二流道B入口相連,主換熱器I的第二流道B出口與其第三流道C入口相連,而第三流道C出口與閥V3及相應管線連接。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混合冷劑壓縮系統為依次連接的壓縮機入口分離罐4、壓縮機5、第一至第三冷卻器6、7和8以及主換熱器入口分離罐9組成,其中,壓縮機入口分離罐4的入口與主換熱器底部殼側出口連接;第二冷卻器7和第三冷卻器8之間引出回流線經回流閥V7與壓縮機一段入口管線連接;主換熱器入口分離罐9的液相出口與主換熱器I的第四流道D流道入口相連,然后在第四流道D的出口處引出并加設第一級節流閥V4再與主換熱器殼側連接;主換熱器入口分離罐9的氣相出口與主換熱器I的第五流道E入口相連,而該流道出口與混合冷劑分離罐3的入口連接;混合冷劑分離罐3的液相出口與與主換熱器I的第六流道F入口相連連接,然后在該流道的出口處引出并加設二級節流閥V5再與主換執器中間殼側入口連接;混合冷劑分離罐3的氣相出口與與主換執器I的第七流道G入口相連接,然后在該流道的出口處引出再與主換熱器I的第八流道H入口連接,之后在第八流道H出口處引出并加設三級節流閥V6再與主換熱器頂部殼側入口連接。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混合冷劑補充/泄放系統包括與壓縮機入口分離罐4相連的混合冷劑補充管線和第一至第五補充閥V10、V11、V12、V13和V14,以及與主換熱器入口分離罐9的氣液相出口相連接的管線和第一、第二泄放閥V8和V9。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主換熱器I的A流道設置有旁路,旁路管線上設置旁路閥VI。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主換熱器I的頂部殼側出口與中間殼側入口連接,中間殼側出口與底部殼側入口連接。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主換熱器I為纏繞管式換熱器或板翅式換熱器;壓縮機5為離心式壓縮機或者軸流式壓縮機再或者螺桿式壓縮機。上述的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中,主換熱器I的天然氣側和混合冷劑側各級進出口處設置有溫度、或/和壓力、或/和流量的監測裝置,其中,主換熱器I的第一流道A、第二流道B、第三流道C的入口均設有溫度檢測裝置,第三流道C的出口設有溫度、壓力和流量檢測裝置;主換熱器I的頂部、中間、底部殼側出口和入口均設有溫度檢測裝置;二級節流閥V5和三級節流閥V6后均設有壓力檢測裝置;壓縮機入口分離罐的入口設有流量檢測裝置,其頂部出口設有壓力檢測裝置。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的運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其中,通過調節壓縮機的轉速、導葉角、靜葉片角、滑閥、回流閥實現混合冷劑側流量、壓力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通過調節混合冷劑的補充閥或排放閥實現混合冷劑側組成的控制;通過調節各級節流閥、壓縮機、補充閥和泄放閥共同實現的混合冷劑側溫度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上述的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的運 行控制方法中,當液化天然氣流量檢測裝置Fl顯示值F1與設定值正偏離而偏大時,此時混合冷劑側壓力也會偏大,首先調節回流閥V7 ;在回流閥開度達到設定值時,調節壓縮機5的導葉角、或靜葉片角、或滑閥L,其中導葉角適用于離心式壓縮機,靜葉片角度適用于軸流式壓縮機,滑閥適用于螺桿式壓縮機;在導葉角或靜葉片角度達到邊界設置值時,則通過控制裝置10發送轉速調整指令給壓縮機5的變速裝置M,直至混合冷劑流量F2與液化天然氣流量F1的比值F1ZiF2符合設定值,F2為流量檢測裝置F2的顯示值,此時混合冷劑側壓力也隨之與設定值一致;當液化天然氣流量檢測裝置Fl顯示值F1與設定值負偏離而偏小時,此時混合冷劑側壓力也會偏小,則調節順序首先為壓縮機5的導葉角、或靜葉片角、或滑閥L,之后為壓縮機5的變速裝置M,最后為回流閥V7 ;若壓縮機5不帶有導葉角、靜葉片角、滑閥裝置L,則直接調節變速裝置M,直至混合冷劑流量與液化天然氣流量的比值符合設定值,此時混合冷劑側壓力也隨之與設定值一致。上述的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的運行控制方法中,當檢測到的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偏離設定值時,調節一級節流閥V4、二級節流閥V5、三級節流閥V6以及第一至第五補充閥V10、VI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閥V8、V9以調整、補充或排放對應的組分從而改變混合冷劑組成,直至當檢測到得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符合設定值為止,對第一至第五補充閥V10、VI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閥V8、V9的調節通過控制裝置10的指令信號實現或者通過手動調節實現。上述的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的運行控制方法中,檢測到的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共有四組,分別為T「T2、T3-T4, T5-T8, T7-Tltl,其中,T1為主換熱器I第三流道C出口的溫度,T2為主換熱器I頂部殼側入口的溫度,T3為主換熱器I第二流道B出口的溫度,T4為主換熱器I中間殼側入口溫度,T5為主換熱器I第一流道A出口的溫度,T7為主換熱器I第一流道A入口的溫度,T8為主換熱器I底部殼側入口溫度,T10為為主換熱器I底部殼側出口溫度;溫差T1-T2對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甲烷和氮氣,溫差T3-T4對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甲烷、乙烷或乙烯、丙烷,溫差T5-T8對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乙烷或乙烯、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溫差T7-Tltl對應的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上述的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的運行控制方法中,第一補充閥Vio控制補充氮氣,第二補充閥Vll控制補充甲烷,第三補充閥V12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的運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其中,通過調節壓縮機的轉速、導葉角、靜葉片角、滑閥、回流閥實現混合冷劑側流量、壓力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通過調節混合冷劑的補充閥或排放閥實現混合冷劑側組成的控制;通過調節各級節流閥、壓縮機、補充閥和泄放閥共同實現的混合冷劑側溫度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單循環混合冷劑三級節流制冷系統的運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其中,通過調節壓縮機的轉速、導葉角、靜葉片角、滑閥、回流閥實現混合冷劑側流量、壓力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通過調節混合冷劑的補充閥或排放閥實現混合冷劑側組成的控制;通過調節各級節流閥、壓縮機、補充閥和泄放閥共同實現的混合冷劑側溫度及主換熱器天然氣側出口溫度的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流量、壓力和溫度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當液化天然氣流量檢測裝置(Fl)顯示值F1與設定值正偏離而偏大時,首先調節回流閥(V7);在回流閥開度達到設定值時,調節壓縮機(5)的導葉角、或靜葉片角、或滑閥(L),其中導葉角適用于離心式壓縮機,靜葉片角度適用于軸流式壓縮機,滑閥適用于螺桿式壓縮機;在導葉角或靜葉片角度達到邊界設置值時,則通過控制裝置(10)發送轉速調整指令給壓縮機(5)的變速裝置(M),直至混合冷劑流量與液化天然氣流量的比值符合設定值;當液化天然氣流量檢測裝置(Fl)顯示值F1與設定值負偏離而偏小時,則調節順序首先為壓縮機(5)的導葉角、或靜葉片角、或滑閥(L),之后為壓縮機(5)的變速裝置(M),最后為回流閥(V7);若壓縮機(5)不帶有導葉角、靜葉片角、滑閥裝置(L),則直接調節變速裝置(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通過檢測天然氣側的溫度和出口流量對混合冷劑側的溫度和組成進行聯合控制構成,當檢測到的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偏離設定值時,調節一級節流閥(V4)、二級節流閥(V5)、三級節流閥(V6)、第一至第五補充閥(V10、V11、V1 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閥(V8、V9)以調整、補充或排放對應的組分從而改變混合冷劑組成,直至當檢測到得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符合設定值為止,對第一至第五補充閥(V10、V11、V12、V13、V14)或第一、第二泄放閥(V8、V9)的調節通過控制裝置(10)的指令信號實現或者通過手動調節實現。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到的天然氣側與混合冷劑側對應位置處的溫度兩兩之差共有四組,分別ST1-T2J3-T4J5-T8、T7-T1(I,其中,T1為主換熱器⑴第三流道(C)出口的溫度,T2為主換熱器(I)頂部殼側入口的溫度,T3為主換熱器(I)第二流道(B)出口的溫度,T4為主換熱器(I)中間殼側入口溫度,T5為主換熱器(I)第一流道(A)出口的溫度,T7為主換熱器(I)第一流道(A)入口的溫度,T8為主換熱器(I)底部殼側入口溫度,Tltl為為主換熱器(I)底部殼側出口溫度;溫差T1-Tj^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甲烷和氮氣,溫差T3-T4對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甲烷、乙烷或乙烯、丙烷,溫差T5-T8對應的混合冷劑組分為乙烷或乙烯、丙烷或丙烯、丁烷或戊烷,溫差T7-Tltl對應的丙烷或丙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會軍王道廣王英軍趙樹魁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安珂羅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一道久在线无码加勒比|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无码狠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五十路熟妇高熟无码视频 | 狠狠爱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