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餐桌,屬于桌子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餐桌存在保溫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等技術問題。本餐桌,包括用于支撐在地面上的支架和位于支架上部且呈圓盤狀的桌體,所述的桌體內部為空腔,所述桌體上具有與空腔相通的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處具有能使蒸汽進入桌體內的單向閥一,所述出口處具有能使桌體內的蒸汽排出的單向閥二,所述桌體內還固連有導熱板,所述桌體上具有貫穿的用于安裝餐具的加熱孔,上述導熱板抵靠于加熱孔內端并將其封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溫度控制精確、保溫時間長、使用方便等優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餐桌,特別是一種能對放置于其上的餐具加熱的餐桌。
技術介紹
餐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宴請賓客時通常都是多人聚餐,菜肴較多,而且餐桌上禮儀較多,特別是在冬季,很容易造成菜肴冰涼。冰涼的菜肴不僅口感、味道欠佳,而且影響食欲。為了提供熱氣騰騰的菜肴,現有的做法通常是將冰涼的菜肴再次加熱,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再次加熱后的菜肴外觀欠佳。中國專利其公開號CN1868372A提供了 “一種餐桌上的加熱保溫裝置”,它由水箱、電熱管、臺板和蓋子;接通電源使電熱管工作對水加溫產生大量的蒸汽,蒸汽通過臺板面上的孔進入,這時所有的蒸汽對擺放在臺板面上的菜進行加熱和保溫,還必需用蓋子蓋在臺板面上不讓蒸汽向外泄漏,多余蒸汽從小孔中排出;通電10-20分鐘,就足夠把菜加熱并保溫1-2小時,取掉蓋子后供人食用;使用后將剩余的熱水倒出洗碗筷。它雖然加熱快,但是只能將菜保溫固定時間 ,如果超過上述時間后同樣會導致菜肴冰涼。現有的其它餐桌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的餐桌。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餐桌,包括用于支撐在地面上的支架和位于支架上部且呈圓盤狀的桌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體內部為空腔,所述桌體上具有與空腔相通的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處具有能使蒸汽進入桌體內的單向閥一,所述出口處具有能使桌體內的蒸汽排出的單向閥二,所述桌體內還固連有導熱板,所述桌體上具有貫穿的用于安裝餐具的加熱孔,上述導熱板抵靠于加熱孔內端并將其封團。蒸汽由進口進入桌體的空腔內后,在單向閥一的作用下蒸汽不能由進口處泄漏。當桌體空腔內端蒸汽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后,單向閥二開啟,桌體空腔內的蒸汽由出口排出。當然,這個過程中在單向閥二的作用下外界的空氣無法由出口進入桌體空腔內。當然,單向閥二的開啟需要的壓力大于單向閥一開啟所需的壓力。通過這樣的結構,桌體內具有足夠的蒸汽從而使導熱板始終處于較高的溫度,通常導熱板的溫度在60-80攝氏度。另外,由于導熱板位于加熱孔的底部,放置在加熱孔處的餐具在導熱板的作用下能夠得到加熱,從而使放置于餐桌上的餐盤或碗始終保持在設定溫度范圍內。導熱板通常為導熱性能較好的金屬板材,例如,銅板。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桌體的空腔內側具有一層保溫層,上述的加熱孔、進口和出口均貫穿保溫層。 通過保溫層保持桌體空腔內的溫度,避免熱量散失。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保溫層為聚氨酯泡沫或酚醛泡沫材料。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保溫層為玻璃棉或膨脹珍珠巖材料。上述材料的保溫層都具有較好的保溫效果。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進口處還具有電動調節閥,所述桌體內的空腔處具有熱量傳感器,熱量傳感器與控制器相聯,上述電動調節閥的電動執行器與控制器相聯。熱量傳感器檢測到的溫度能發送至控制器處,控制器將接收到的溫度與控制器的設定溫度值相比較,如果控制器接收的溫度比設定溫度值小,則電動執行器動作使電動調節閥打開或者是開度增大。如果控制器接收的溫度比控制器的設定溫度值大,則電動執行器不動作,調節閥保持關閉。控制器的設定溫度值為加熱餐盤的加熱溫度。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支架包括鍋體和能扣合在鍋體上的鍋蓋,所述鍋蓋上具有排氣口和泄壓口,上述排氣口通過連接管與上述進口相聯通。支架的結構類似于高壓鍋,鍋蓋扣合在鍋體上后,對鍋體加熱,位于鍋體內的水變成蒸汽后依次由排氣口、連接管、進口輸送至桌體內。當電動調節閥關閉時,泄壓口開啟將鍋體內的蒸汽直接排向外界。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電動調節閥位于連接管中部。電動調節閥設置在連接管中部,節省了空間。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出口位于桌體下部,所述支架上設有呈環形的清洗盤,上述清洗盤上部具有呈環形 凹入的水槽且水槽與出口相對應,所述清洗盤套在支架上且通過緊固件定位。經出口排出的蒸汽受外界溫度冷卻后,凝聚成水滴掉落至水槽中。用餐人員可以在水槽中清洗餐具或者洗手。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桌體底部具有若干凹入的凝水槽。經出口排出的蒸汽受外界溫度冷卻后,并不能馬上凝聚為水滴,蒸汽沿著桌體底部漂移后進入凝水槽處。從而大部分蒸汽在凝水槽處形成水滴掉落。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水槽中部具有呈環形凸出的分隔件,分隔件將上述水槽分隔為內外兩層水槽:內層槽和外層槽,上述凝水槽與內層槽正對。清洗餐具和洗手過程中會有部分雜質、污物掉落,通過分隔件有效的將雜物阻隔在外層槽處。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緊固件包括呈環形的固定環和至少三根插銷,固定環套在支架上,上述插銷均插接于支架上并抵靠在固定環下部。固定環用于對清洗盤底部進行支撐,插銷用于插接在支架上,從而將固定環定位,最終將清洗盤牢牢固定住。作為另外一種方案,在上述的餐桌中,所述的緊固件包括呈環形的固定環和至少三根插銷,固定環套在支架上,上述插銷穿過固定環插接于支架上。可以看出,插銷穿過固定環插接在支架上后,同樣能將固定環牢固的定位在支架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餐桌由于支架的鍋體持續加熱,通過溫度傳感器對電動調節閥進行精確控制調節,導熱板的溫度始終保持在設定的溫度范圍內。顯然,放置在本餐桌上的餐盤和碗始終能保持一定溫度,菜肴不會冰涼。同時,本餐桌只需要將餐盤和碗放置在加熱孔處即可,使用比較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餐桌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餐桌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桌體;la、進口 ;lb、出口 ;lc、加熱孔;ld、凝水槽;2、支架;2a、鍋體;2b、鍋蓋;2bl、排氣口 ;2b2、泄壓口 ;3、單向閥一;4、單向閥二;5、導熱板;6、保溫層;7、電動調節閥;8、熱量傳感器;9、連接管;10、清洗盤;10a、水槽;10b、分隔件;10c、內層槽;10d、夕卜層槽;11、固定環;12、插銷。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餐桌包括用于支撐在地面上的支架2和位于支架2上部且呈圓盤狀的桌體I。桌體I內部為空腔,桌體I上具有與空腔相通的進口 Ia和出口 lb,進口 Ia處具有能使蒸汽進入桌體I內的單向閥一 3,出口 Ib處具有能使桌體I內的蒸汽排出的單向閥二 4。桌體I內還固連有導熱板5,桌體I上具有貫穿的用于安裝餐具的加熱孔lc,導熱板5抵靠于加熱孔Ic內端并將其封閉。本實施例中,桌體I的空腔內側具有一層保溫層6,加熱孔lc、進口 Ia和出口 Ib均貫穿保溫層6。保溫層6為聚氨酯泡沫或酚醛泡沫材料,根據實際情況,保溫層6為玻璃棉或膨脹珍珠巖材料也是可行的。進口 Ia處還具有電動調節閥7,桌體I內的空腔處具有熱量傳感器8,熱量傳感器8與控制器相聯,電動調節 閥7的電動執行器與控制器相聯。支架2包括鍋體2a和能扣合在鍋體2a上的鍋蓋2b,鍋蓋2b上具有排氣口 2bl和泄壓口 2b2,排氣口 2bI通過連接管9與進口 Ia相聯通。電動調節閥7位于連接管9中部。如圖1和圖2所示,出口 Ib位于桌體I下部,支架2上設有呈環形的清洗盤10,清洗盤10上部具有呈環形凹入的水槽IOa且水槽IOa與出口 Ib相對應,清洗盤10套在支架2上且通過緊固件定位。緊固件包括呈環形的固定環11和至少三根插銷12,固定環11套在支架2上,上述插銷12均插接于支架2上并抵靠在固定環11下部。根據實際情況,緊固件采用另外一種方案也是可行的,它包括呈環形的固定環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餐桌,包括用于支撐在地面上的支架和位于支架上部且呈圓盤狀的桌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體內部為空腔,所述桌體上具有與空腔相通的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處具有能使蒸汽進入桌體內的單向閥一,所述出口處具有能使桌體內的蒸汽排出的單向閥二,所述桌體內還固連有導熱板,所述桌體上具有貫穿的用于安裝餐具的加熱孔,上述導熱板抵靠于加熱孔內端并將其封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玲燕,
申請(專利權)人:楊玲燕,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