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全自動電煮面鍋,包括控制電路、外殼、外殼內的保溫罩、置于保溫罩內的鍋膽和鍋蓋,在鍋膽底面下設置有加熱裝置及溫度傳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鍋膽內設有帶漏孔的烹飪籃,所述烹飪籃上沿設有向外伸出的掛鉤,在所述保溫罩的外側設有自動升降機構,所述烹飪籃上的掛鉤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由控制電路控制的自動升降機構帶動烹飪籃的上下運動,能自動完成整個煮面過程;且烹飪籃能方便裝卸,也便于取放食物和清洗。(*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烹飪器具
,更具體地是涉及一種全自動電煮面鍋。
技術介紹
烹飪面條、餃子、米粉等食物時,通常的程序是用鍋具現將水燒開,然后將待烹飪的上述食物放入開水中烹煮,煮熟后再用漏具將這些食物從水中撈出。目前這類食物的烹煮大多是人工操作各個程序來完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了在烹煮面條、餃子、米粉等食物時更加輕松方便,在家用電器中出現了一些煮面炊具。這些煮面的炊具大多是圍繞防溢、對撈取食物的漏具進行改進設計,不具備全自動完成整個煮面過程的功能,因此這類家用電煮面鍋的推廣使用受到了限制,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自動完成整個煮面過程的全自動電煮面鍋。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全自動電煮面鍋,包括控制電路、外殼、外殼內的保溫罩、置于保溫罩內的鍋膽和鍋蓋,在鍋膽底面下設置有加熱裝置及溫度傳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鍋膽內設有帶漏孔的烹飪籃,所述烹飪籃上沿設有向外伸出的掛鉤,在所述保溫罩的外側設有自動升降機構,所述烹飪籃上的掛鉤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上。上述自動升降機構包括支架 和齒條組件,所述支架固定在外殼上,齒條組件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在支架的上、下部位分別安裝有上止位開關和下止位開關,所述齒條組件中的齒條側邊設有可觸動上止位開關和下止位開關的凸起,在所述支架的中部設有齒條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轉軸上固定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烹飪籃上的掛鉤掛扣在齒條上端。為了能檢測所述烹飪籃是否掛扣在正確位置,在支架的上部還設有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在齒條對應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的位置上設有滑塊機構,烹飪籃掛扣在正確位置時,所述掛鉤會推動滑塊機構移動,進而觸動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上述加熱裝置為鋁制發(fā)熱盤或不銹鋼發(fā)熱管或電磁加熱組件。上述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上述烹飪籃為金屬絲編制的網狀籃或用金屬板拉伸成型再鉆漏孔制成的帶漏孔的金屬板籃。上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板、控制面板和控制芯片,電源板、控制面板分別與控制芯片連接,所述鍋膽底面下的溫度傳感器與控制芯片連接。本技術工作時,先在鍋膽內加入水,將烹飪籃上沿的掛鉤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的齒條上端,啟動驅動電機使烹飪籃從鍋膽內升起,升起到位后,上止位開關被齒條側邊上的凸起觸壓,停止驅動電機的工作,烹飪籃即被定位在鍋膽的上方,將需要烹煮的面條或餃子或米粉等食物放入烹飪籃內,根據食物的種類在控制面板上選擇設定本技術的工作程序,然后啟動烹煮。以煮面條為例:當鍋膽內的水沸騰后,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傳給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發(fā)出指令,驅動電機工作使齒條下降,帶動烹飪籃下降,當烹飪籃下降到位時,下止位開關被齒條側邊上的凸起觸壓,停止驅動電機的工作,烹飪籃即被定位在鍋膽內,烹飪籃內的面條被放入鍋膽內烹煮,烹煮時間完成后,驅動電機又被啟動,使烹飪籃從鍋膽內升起,升起到位后,上止位開關被齒條側邊上的凸起觸壓,停止驅動電機的工作,烹飪籃即被定位在鍋膽的上方,使面條被從鍋膽內撈出,整個烹煮過程自動完成,即可取下烹飪籃,將其中烹煮好的面條倒入餐具內即可。當然也可設置半自動烹煮,例如:烹飪籃無需先升起,讓其在鍋膽內,待水沸騰后,再直接將待烹煮的食物放入位于鍋膽內的烹飪籃內烹煮,后續(xù)工作過程則與上述全自動烹煮的后續(xù)工作過程相同,不再贅述。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由控制電路控制的自動升降機構帶動烹飪籃的上下運動,能自動完成整個煮面過程;且烹飪籃能方便裝卸,便于取放食物和清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烹飪籃被升起狀態(tài)的位置。圖2為本技術鍋體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自動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實施例1:為了更簡潔的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或說明中某些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但與本技術的主要內容不相關的零部件會有所省略。另外為便于表述,附圖中某些零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但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或全部結構。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控制電路、外殼1、外殼I內的保溫罩2、置于保溫罩2內的鍋膽3和鍋蓋4,在鍋膽3底面下設置有加熱裝置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6為鋁制發(fā)熱盤,鍋膽3底面下還設有溫度傳感器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溫度傳感器7為熱敏電阻,在所述鍋膽3內設有帶漏孔51的烹飪籃5,所述烹飪籃5用金屬板拉伸成型再鉆漏孔51制成,所述烹飪,5上沿設有向外伸出的掛鉤52,在所述保溫罩2的外側設有自動升降機構,所述烹飪籃5上的掛鉤52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上。如圖3所示,上述自動升降機構包括支架8和齒條組件,所述支架8固定在外殼I上,齒條組件安裝在所述支架8上,在支架8的上、下部位分別安裝有上止位開關81和下止位開關82,所述齒條組件中的齒條9側邊設有可觸動上止位開關81和下止位開關82的凸起91,在所述支架8的中部設有齒條驅動電機10,所述驅動電機10的轉軸上固定有齒輪11,所述齒輪11與齒條9嚙合。如圖2、圖3所示,所述烹飪籃5上的掛鉤52掛扣在齒條9上端。如圖3所示,為了能檢測所述烹飪籃5是否掛扣在齒條上的正確位置,在支架8的上部還設有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83,在齒條9對應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83的位置上設有滑塊機構92,烹飪籃5掛扣在正確位置時,所述掛鉤52會推動滑塊機構92移動,進而觸動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83 ;如果烹飪籃5沒有掛扣在正確位置時,所述掛鉤52就不會推動滑塊機構92移動,也不會觸動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83。這樣可以由烹飪籃位置檢測開關83是否被觸動而向控制電路發(fā)出信號,以此來判斷烹飪籃5是否掛扣在齒條上的正確位置上。上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板、控制面板12和控制芯片,電源板、控制面板12分別與控制芯片連接,所述鍋膽3底面下的溫度傳感器7與控制芯片連接。本實施例工作時,先在鍋膽3內加入適量的水,將烹飪籃5上沿的掛鉤52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的齒條9的上端,啟動驅動電機10使烹飪籃5從鍋膽3內升起,如圖1所示,升起到位后,上止位開關81被齒條9側邊上的凸起91觸壓,停止驅動電機10的工作,烹飪籃5即被定位在鍋膽3的上方,然后將需要烹煮的面條或餃子或米粉等食物放入升起的烹飪籃5內,根據食物的種類在控制面板12上選擇設定本次烹煮食物的工作程序,然后啟動烹煮。以煮面條為例:當鍋膽3內的水沸騰后,溫度傳感器7將感應到的溫度信號傳給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發(fā)出指令,驅動電機10工作使齒條9下降,帶動烹飪籃5下降,當烹飪籃5下降到位時,下止位開關82被齒條9側邊上的凸起91觸壓,停止驅動電機10的工作,烹飪籃5即被定位在鍋膽3內,這樣,烹飪籃5內的面條被放入鍋膽3內烹煮,烹煮時間完成后,驅動電機10又被啟動,使烹飪籃5從鍋膽3內升起,升起到位后,上止位開關81被齒條9側邊上的凸起91觸壓,停止驅動電機10的工作,烹飪籃5即被定位在鍋膽3的上方,烹飪籃5內的水即從漏孔51漏出,使面條被從鍋膽3內撈出,整個烹煮過程自動完成。這時,即可取下烹飪籃5,將其中烹煮好的面條倒入餐具內即可。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中還可連接蜂鳴器,烹煮完成后,蜂鳴器鳴響,提醒用戶烹煮已完成。當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電煮面鍋,包括控制電路、外殼、外殼內的保溫罩、置于保溫罩內的鍋膽和鍋蓋,在鍋膽底面下設置有加熱裝置及溫度傳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鍋膽內設有帶漏孔的烹飪籃,所述烹飪籃上沿設有向外伸出的掛鉤,在所述保溫罩的外側設有自動升降機構,所述烹飪籃上的掛鉤掛扣在自動升降機構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肖金榮,
申請(專利權)人:黃振雄,肖金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