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坐椅的改進,具體地說一種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適用于患者在肩背腰骶部定位,如用拔罐治療糖尿病患者。
技術介紹
利用拔罐治療糖尿病患者,一般坐在普通的椅子上,前胸俯伏于椅背,暴露后頸及背部,吸拔頸肩腰背脊柱兩側的穴位,上述俯伏位坐臥在椅子上的治療方式,雖因簡單易行,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前胸俯在椅背上,兩臂無處放,胸部壓力大,影響呼吸,患者感覺不舒服;二是椅子高度不能調整,適應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應性強,高度可調,能減輕胸部壓力,不影響呼吸,患者感到舒適的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為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椅腿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椅腿的橫撐上設連接板,在連接板上設外管,外管內設活塞,內管一端與活塞連接,另一端與胸板相接,充氣管一端連接在外管下端的一側,另一端設充氣球,為減輕胸部壓力,不影響呼吸,在胸板的左側設胸穴。本技術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椅面和胸板,為使病人在施治過程中,感到舒適,在其上面均設海綿墊。使用本技術時,患者坐在椅子上,取俯伏位,兩臂和胸部置于胸板,因椅面和胸板上設有海綿墊,患者感到舒服,胸板上的胸穴,減輕了患者胸部壓力,呼吸通暢;若高度不合適,通過操作充氣球,向外管內充氣或放氣,使胸板上升或下降,當高度合適后,停止操作充氣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與目前的坐椅相比,具有適應性強,高度可調,能減輕胸部壓力,不影響呼吸,患者感到舒適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主視局部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1制作本技術。該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1、椅腿2構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前胸俯伏位多功能坐椅,由椅面(1)、椅腿(2)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椅腿(2)的橫撐上設連接板(3),在連接板(3)上設外管(4),外管(4)內設活塞(5),內管(6)一端與活塞(5)連接,另一端與胸板(7)相接,充氣管(8)一端連接在外管(4)下端的一側,另一端設充氣球(9),在胸板(7)的左側設胸穴(10)。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