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輸液瓶。
技術介紹
現在臨床上使用的普通輸液瓶,絕大多數為一次性的塑料瓶,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加藥時,因輸液器插頭較粗,加藥針頭不易插入瓶口,若拔掉輸液器插頭加藥,輸液器插頭易被污染,影響治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操作方便、避免污染藥品的輸液瓶。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輸液瓶,包括瓶體和瓶蓋,其特征是:所述瓶體底部一側設有側蓋,側蓋上裝有把柄。本技術的輸液瓶,其特征是:所述瓶體上設有刻度。因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輸液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有效避免污染藥品,降低護理工作量。(四)附圖 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瓶體,2側蓋,3把柄,4刻度。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瓶體I和瓶蓋,其特征是:所述瓶體I底部一側設有側蓋2,側蓋2上裝有把柄3 ;所述瓶體I上設有刻度4。采用本技術的輸液瓶,瓶體I底部一側設有側蓋2,側蓋2與普通輸液瓶的瓶蓋相同且面積較小,只用于針管加藥,側蓋2上裝有把柄3用來打開塑料蓋外層,加藥后可用瓶口貼封側口,對急、危重病人,護理人員首先建立靜脈通道,根據病情遵醫囑從側蓋2處加入藥物,因瓶體I倒掛在輸液架上,側蓋2對應的瓶內部分或全部為氣體,加藥后針頭可露在液體上方,抽出同體積的氣體即可,以免瓶內壓力增大,液體從輸液器進氣管流出或改變輸液速度。此輸液瓶更適合兒科病房,嬰幼兒用藥量較少,輸完一種藥物后,從側蓋2注入另一種液體和藥物,避免了大量瓶裝液體的浪費,既節省了藥品,又降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液瓶,包括瓶體(1)和瓶蓋,其特征是:所述瓶體(1)底部一側設有側蓋(2),側蓋(2)上裝有把柄(3)。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