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來講是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該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1)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1)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套囊(2),管體(1)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充氣管(3)的一端有充氣閥(4),所述套囊(2)的數量至少2個,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充氣管(3)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對應一個開關(6)。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既能插管能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又能大大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的概率。(*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來講是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氣管插管及其使用狀態如圖1所示,包括管體(I ),管體(I)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I)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套囊(2),管體(I)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充氣管(3)的一端有充氣閥(4)。臨床應用時,套囊需緊緊抵在氣管內,且長時間抵在氣管的同一位置,為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套囊(2)一般2 4小時放氣I次,每次5 10分鐘。換氣時,套囊(2)收縮,氣管與套囊間的分泌物流至流到下呼吸道,增加了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概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治療中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發病率16%飛0%,病死率高達309Γ50%,而氣管插管患者氣囊上帶菌的滯留物不斷流到下呼吸道是呼吸機相關肺炎難以控制的常見因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該插管能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本技術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包括管體,管體的一端為工作端,管體的另一端為連接端,工作端處設置套囊,管體上設置有與套囊連通的充氣管,充氣管的一端有充氣閥,所述套囊的數量至少2個,其中一個套囊最靠近工作端,相鄰套囊之間形成間隙,每個套囊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充氣管均接在充氣閥上,每個充氣管對應一個開關。本技術套囊的數量至少2個,可實現交替充放氣,一個套囊充氣工作時,其他套囊可以處于放氣狀態,依次充放氣的套囊呈現螺動狀態,能改變套囊與氣管壁相抵的位置,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另一方面,相鄰套囊之間的間隙能滯留住分泌物,減少其滑入下呼吸道的概率。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套囊的數量為3個,最靠近工作端的套囊的體積小于其他兩個。最靠近工作端的套囊的體積小于其他兩個,可以讓該套囊一直處于充氣狀態,由于它體積相對較小,不會對氣管造成壓迫,但能起到滯留住分泌物的作用。在其他套囊變化充放氣狀態時,分泌物容易流動,該套囊能阻止分泌物往下流。作為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最靠近工作端的套囊設置有凹陷,凹陷與其他套囊相對。凹陷能起到收集分泌物和防止分泌物往下滑入下呼吸道的作用。作為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管體上固定有與外接吸引裝置接通的吸引管,吸引管的端部位于最靠近工作端的套囊與其相鄰的套囊形成的間隙內,作為優先,吸引管的端部還可以抵住凹陷處。通過吸引裝置的吸弓丨,間隙或凹陷內的分泌物能被吸引管吸出。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設計新穎、功能實用的優點,既能插管能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又能大大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的概率。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的氣管插管的使用狀態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管體;11、工作端;12、連接端;2、套囊;3、充氣管;4、充氣閥;5、間隙;6、開關;7、凹陷;8、吸引管。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I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I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2個套囊2,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管體I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每個充氣管3的一端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對應一個開關6。作為顯而易見的變形,可以把套囊2增加到4個、5個或更多,套囊2的數量越多越可以緩解套囊2對氣管壁的壓迫。實施例2如圖3所示,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I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I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3個套囊2,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的體積小于其他兩個,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設置有凹陷7,凹陷7與其他套 囊2相對。管體I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每個充氣管3的一端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對應一個開關6。管體I上固定有與外接吸引裝置接通的吸引管8,吸引管8的端部位于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與其相鄰的套囊2形成的間隙5內并抵住凹陷7處。權利要求1.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I)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I)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套囊(2),管體(I)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 ),充氣管(3 )的一端有充氣閥(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2 )的數量至少2個,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 ),充氣管(3 )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 )對應一個開關(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2)的數量為3個,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的體積小于其他兩個。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設置有凹陷(7),凹陷(7)與其他套囊(2)相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I)上固定有與外接吸引裝置接通的吸引管(8),吸引管(8)的端部位于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與其相鄰的套囊(2)形成的間隙(5)內。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I)上固定有與外接吸引裝置接通的吸引管(8),吸引管(8)的端部位于最靠近工作端(11)的套囊(2)與其相鄰的套囊(2)形成 的間隙(5)內并抵住凹陷(7)處。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來講是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該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1)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1)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套囊(2),管體(1)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充氣管(3)的一端有充氣閥(4),所述套囊(2)的數量至少2個,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充氣管(3)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對應一個開關(6)。本技術既能插管能減少對氣管黏膜的損傷,又能大大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的概率。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090159SQ20132003307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專利技術者孫麗麗, 鄧仁麗, 侯維維 申請人:湖州師范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蠕動套囊的氣管插管,包括管體(1),管體(1)的一端為工作端(11),管體(1)的另一端為連接端(12),工作端(11)處設置套囊(2),管體(1)上設置有與套囊(2)連通的充氣管(3),充氣管(3)的一端有充氣閥(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囊(2)的數量至少2個,其中一個套囊(2)最靠近工作端(11),相鄰套囊(2)之間形成間隙(5),每個套囊(2)有相互獨立的充氣管(3),充氣管(3)均接在充氣閥(4)上,每個充氣管(3)對應一個開關(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麗麗,鄧仁麗,侯維維,
申請(專利權)人:湖州師范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