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緊式活動扳手。它當使用時,扳手插口無須抽出,無蝸桿和齒條即能自行鎖緊且不易打滑,從而使用方便。其特征在于它由扳把、定卡塊、動卡塊和撥動桿等零件組成。扳把和定卡塊是靠鉸軸連接的,并各有扇形齒輪塊固裝其上后相嚙合。另有一撥動桿伸入定卡塊后,中間與定卡塊鉸接。上端與動卡塊相連,下端與扳把側面連接,這樣當扳把扳轉螺母時,就靠撥動桿和扇形齒輪副的作用,能使卡口大小適應各種規格螺母的需要,同時達到自行鎖緊和扳手插口無須抽出的目的。(*該技術在200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系涉及一種自緊式活動扳手。目前使用的活動扳手在使用時,首先應擰扳手上的蝸桿將動卡塊上的齒條鎖住才能扳轉。這樣存在著以下不足,一是當扳手扳轉一定角度后,扳手插口需抽出另換一角度后再插進去才能重扳,從而使用不便。二是蝸桿不能將齒條完全鎖緊,從而容易造成打滑。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扳手插口無須抽出,無蝸桿和齒條即能自行鎖緊且不易打滑的自緊式活動扳手。本技術的任務是通過下述方法完成的,它由扳把、定卡塊、動卡塊和撥動桿等零件所組成。扳把與現有活動扳手把類同,但其上端與定卡塊不是制作成整體,而是將其上端插入定卡塊后,通過一圓柱銷與定卡塊兩側的銷孔和扳把上端設置的銷孔予以鉸接的。扳把上部的上下兩面,各有一個等同的扇形齒輪塊,并且通過兩個緊定螺釘使其齒形向上地固裝于扳把上端的兩邊,扳把上部的左側面設有一螺孔。定卡塊的卡爪與動卡塊在定卡塊滑道內進行滑動的部位是與現用活動扳手的結構相同,但定卡塊的中央無裝設蝸桿的空間,只從其左端面開始沿該左端面的中心線至其上端部的滑道上止以及其下端需將扳把插入的部位,則制成中空槽,以便用于扳把插入后扳轉和下述裝在其內的撥動桿的安裝和活動的空間。定卡塊的下部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以使扳把上端插入其中空槽后,用圓柱銷與扳把上端的銷孔予以鉸接。定卡塊在其穿過中空槽的銷孔下部的兩側面上,各鑄有或鑲有一個扇形齒輪塊,該扇形齒輪塊是分別與扳把上端上下兩側面固裝的扇形齒輪塊對應地相嚙合。定卡塊上部也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以用于下述撥動桿插入其中空槽后,通過銷軸與定卡塊絞接。動卡塊于現用活動扳手的動卡塊基本相同,只是其下端面無齒條,并且在其下端呈類似圓柱形的滑桿在其插入定卡塊的滑道后的外端頭上銑有一開口槽,以便為下述撥動桿伸入其內后作為活動空間之用。另外動卡塊中部靠其外側邊有一銷孔,該銷孔的上下兩頭各銑有與動卡塊外側邊開通的沉孔,這樣以便于用一鋼絲環扣穿過下述撥動桿上端的銷孔后,再緊扣于該兩端的沉孔內并伸入于沉孔內的銷孔中,由于這種兩者的連接法,就可使鋼絲環扣不會露出動卡塊的上下側平面。鋼絲環扣為圓環體,其作用不但為了使動卡塊與撥動桿的連接,而且還將撥動桿撥轉時產生的上下竄移得于吸收消除。撥動桿是一根截面呈矩形,且中部截面大而兩頭截面小的細長桿,其中間有一銷孔,以便使撥動桿插入定卡塊的中空槽后,與定卡塊上部的穿過中空槽兩邊的銷孔通過銷軸予以絞接。其上端也有一個銷孔以便使撥動桿上端伸入動卡塊下端外側的開口槽后,通過鋼絲環扣與動卡塊中部兩面的沉孔內的銷孔連接之。撥動桿下部有一長槽孔,以便使撥動桿下端通過螺釘穿過其長槽孔后與扳把上部的左側面上的螺孔連接之。至于該長槽孔的作用為的是當扳把扳轉螺母時,帶動撥動桿轉動后,就可使撥動桿在扳把上得到滑移。根據上述結構,當定卡塊和動卡塊上的卡爪所組成的卡口套進螺母并進行擰緊時,由于扳把與定卡塊上絞接的銷軸采用松配合,加之扳把與定卡塊上兩面所固裝的扇形齒輪塊相嚙合的作用下,扳把只能以它的絞軸為支點進行擺動,而定卡塊則不動。扳把的擺轉帶動了撥動桿的擺轉,撥動桿的擺轉勢必將動卡塊的外側托起,由于定卡塊不動,動卡塊被撥動桿撥動而改變了卡口的開口大小,從而適應了鎖住各種規格螺母的需要。因為扳把和撥動桿的擺轉雖然是同步進行的,但由于既不同心又不是等半徑,故而撥動桿在扳把的帶動下,會沿著其與扳把連接處上的長槽孔中滑移,因此撥動桿在扳把左側面上滑移時有充分的自由度。同理撥動桿的擺轉運動在使其上端連接的動卡塊作直線運動過程中,撥動桿的上端亦會在動卡塊下端滑移,由于撥動桿上端與動卡塊外側的連接采用鋼絲環扣扣緊,這就使撥動桿上端在動卡塊下端滑移時給予充分的自由度。這樣當本扳手將所需扳轉的螺母初步卡住以后,再繼續扳轉扳把,其結果是有一種反作用力作用在動卡塊上,該作用力可以在扳轉扳把時通過撥動桿的擺轉得到克服。同樣也有一種需將扳轉螺母的反作用力,即勢圖使卡口張大的力沿順時針方向作用在定卡塊上,同時扳把的扭力亦是順時鐘方向的,所以此兩股的合力是較大的,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所產生的逆時針方向的力得到平衡一是撥動桿下端的將扳把往下壓的力和所需扳轉螺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動卡塊上往下的力都同時作用在撥動桿上,從而通過撥動桿與定卡塊絞接的銷軸傳至定卡塊,這就產生阻止定卡塊按上述繞與扳把相絞接銷軸的順時針擺轉力;二是當扳把順時針扳轉時,通過扳把上端與定卡塊上連接的扇形齒輪副的作用,產生了使定卡塊逆轉的反作用力,從而亦可阻止定卡塊順時針的擺轉。再則,當扳手把螺母卡緊后,扳把即相對靜止,如定卡塊企圖繞絞軸按順時針擺轉,必然會被扇形齒輪副的阻止,因此當用力扳轉扳把時,越扳,螺母就會卡得越緊,于是扳手不致打滑。另外當螺母擰轉一定角度后,扳手不必抽出,只要將扳把按逆時針方向抬起,通過撥動桿的作用,扳手的卡口自然張大,從而便可自如地滑過一定角度,然后將扳把往順時針方向壓下,卡口又自然縮小將螺母卡緊直至扳動,如是反復動作就能達到將螺母擰緊,反之若將螺母擰松,只須將本扳手翻過來用即可。本技術的優點是使用方便,不會打滑。附圖為本技術的裝配結構圖。其中1、——扳把2、——螺釘3、——扳把上的扇形齒輪塊4、——定卡塊上的扇形齒輪塊5、——銷軸6、——銷軸7、——撥動桿8、——動卡塊9、——鋼絲環口10、——定卡塊參照附圖扳把〔1〕的上端插入到定卡塊〔10〕的下端中空槽內后,通過銷軸〔5〕進行絞接,同時,使鑲嵌或鑄在定卡塊〔10〕的兩面上的扇形齒輪塊〔4〕和鑲嵌在扳把〔1〕上端兩面的扇形齒輪塊〔3〕正確嚙合。撥動桿〔7〕將其上部插入定卡塊〔10〕的中空槽后,再伸出于動卡塊〔8〕下端外側的開口槽,其中間的銷孔通過銷軸〔6〕與定卡塊〔10〕進行絞接,其上端的銷孔通過鋼絲環扣〔9〕與動卡塊〔8〕的卡爪上的銷孔扣緊,其下端的長槽孔通過螺釘〔2〕與扳把〔1〕上部左側面的螺孔相連接。動卡塊〔8〕下端類似圓柱狀的滑桿則插入在定卡塊〔10〕上部的滑道內。權利要求1.一種自緊式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把上端有一銷孔,上部的上下兩面各固裝有使其齒形向上的一個等同的扇形齒輪塊,其左側面鉆有一個螺孔;定卡塊從其左端面始沿該左端面的中心線至其上端部的滑道止以及其下端需將扳把上端插入的部位制作成中空槽,下部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該銷孔下部的兩側面上各鑄有或鋃有一個齒形向下的扇形齒輪塊,定卡塊的上部也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動卡塊下端呈類似圓柱形的滑桿,該滑桿的外端頭上銑有一開口槽,動卡塊中部靠其外側邊有一銷孔,銷孔的兩端各銑有與動卡塊的外側邊開通的沉孔;撥動桿是一根截面呈矩形且中部截面大、兩端截面小的長桿,其上端和中間各有一銷孔,下部有一個長槽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自緊式活動扳手。它當使用時,扳手插口無須抽出,無蝸桿和齒條即能自行鎖緊且不易打滑,從而使用方便。其特征在于它由扳把、定卡塊、動卡塊和撥動桿等零件組成。扳把和定卡塊是靠鉸軸連接的,并各有扇形齒輪塊固裝其上后相嚙合。另有一撥動桿伸入定卡塊后,中間與定卡塊鉸接。上端與動卡塊相連,下端與扳把側面連接,這樣當扳把扳轉螺母時,就靠撥動桿和扇形齒輪副的作用,能使卡口大小適應各種規格螺母的需要,同時達到自行鎖緊和扳手插口無須抽出的目的。文檔編號B25B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緊式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扳把[1]上端有一銷孔,上部的上下兩面各固裝有使其齒形向上的一個等同的扇形齒輪塊[3],其左側面鉆有一個螺孔;定卡塊[10]從其左端面始沿該左端面的中心線至其上端部的滑道止以及其下端需將扳把[1]上端插入的部位制作成中空槽,下部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該銷孔下部的兩側面上各鑄有或鋃有一個齒形向下的扇形齒輪塊[4],定卡塊[10]的上部也鉆有穿過其中空槽的銷孔;動卡塊[8]下端呈類似圓柱形的滑桿,該滑桿的外端頭上銑有一開口槽,動卡塊[8]中部靠其外側邊有一銷孔,銷孔的兩端各銑有與動卡塊[8]的外側邊開通的沉孔;撥動桿[7]是一根截面呈矩形且中部截面大、兩端截面小的長桿,其上端和中間各有一銷孔,下部有一個長槽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影,
申請(專利權)人:巴陵石油化工公司長嶺煉油化工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3[中國|湖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