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屬于鉆具螺紋加工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滾輪組件、滑道、水平絲杠、上支撐板、豎直絲杠、蝸桿、底座、支架、蝸輪;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上表面的鍵槽內,水平絲杠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底座上表面連接蝸桿、蝸輪,蝸桿與蝸輪相嚙合;上支撐板通過支架與底座平行固定;滑道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直絲杠與蝸輪相嚙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支撐過程平穩可靠,提高了螺紋加工質量,且支撐滾輪的位置可調,對待加工鉆具的兼容性高,可廣泛應用于不同尺寸的鉆具螺紋加工領域。(*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屬于鉆具螺紋加工領域。
技術介紹
鉆具產品在鉆井使用過程中受力情況比較復雜,它要承受拉伸、彎曲、扭轉、振動等多種載荷,而鉆具產品的螺紋屬于鉆具的薄弱部分,鉆具失效90%以上集中在螺紋部分,螺紋加工質量是造成螺紋粘扣重要因素。鉆具螺紋加工一般采用的數控管螺紋機床加工,加工能力雖然能滿足現有產品的技術要求,但鉆具類產品一般為9m以上的長軸類待加工鉆具,待加工鉆具旋轉時床身后伸出部分在固定支架上與一對硬度較高的滾輪配合旋轉,在加工過程中,如果兩個滾輪的平面與待加工鉆具外圓不完全接觸,容易造成振動,將外圓刀紋振紋傳遞到所加工的螺紋上,造成螺紋牙型不平整,直線度不均勻,螺紋質量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加工鉆具螺紋時由于支撐部件與待加工鉆具外圓不完全接觸,易造成工件振動,導致螺紋加工質量不穩定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技術的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包括:滾輪組件、滑道、水平絲杠、上支撐板、豎直絲杠、蝸桿、底座、支架、蝸輪;每組滾輪組件包括絲母、鋼板、滾輪,絲母上端通過兩塊豎直放置的鋼板軸連接滾輪,絲母固定鋼板位置兩側加工有緊固螺紋孔,絲母下端加工有連接鍵,連接鍵上加工有與滾輪旋轉面平行的螺孔 ;滑道上表面開有與絲母下端連接鍵外形相匹配的鍵槽,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上表面的鍵槽內,且使安裝后的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方向相反,水平絲杠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滑道下表面垂直固定兩根螺紋相同的豎直絲杠;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兩個相對設置的軸承座,蝸桿的兩端通過軸承與底座的兩個軸承座連接,底座上表面軸連接有水平旋轉的蝸輪,蝸桿與蝸輪相嚙合,底座上表面的蝸輪圓周位置處開有兩個豎直開孔的盲孔;上支撐板通過支架與底座平行固定,上支撐板上開有兩個與底座上兩個盲孔位置相匹配的絲桿通過孔;滑道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直絲杠與蝸輪相嚙合。工作過程通過旋轉水平絲杠,調整兩個滾輪之間的水平間距,保證滾輪能與待加工鉆具完全接觸,然后將絲母固定鋼板位置兩側的緊固螺紋孔內安裝緊固螺絲,使兩個滾輪之間水平間距固定;將待加工鉆具放置在兩個滾輪上,通過旋轉蝸桿帶動與其相嚙合的蝸輪旋轉,蝸輪再帶動與其相嚙合的兩根豎直絲杠沿豎直方向移動,進而帶動絲桿上端連接的滾輪組件沿豎直方向移動,保證兩個滾輪上固定的待加工鉆具中軸與機床卡盤的中心相交,然后對待加工鉆具進行螺紋加工。有益效果:本技術的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支撐過程平穩可靠,提高了螺紋加工質量,且支撐滾輪的位置可調,對待加工鉆具的兼容性高,可廣泛應用于不同尺寸的鉆具螺紋加工領域。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其中1-滾輪;2-鋼板;3-滑道;4_水平絲杠;5_上支撐板;6_豎直絲杠;7-蝸桿;8-底座;9-支架;10_絲母;11_蝸輪。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內容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本技術的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包括滾輪組件、滑道3、水平絲杠4、上支撐板5、豎直絲杠6、蝸桿7、底座8、支架9、蝸輪11。每組滾輪組件·包括絲母10、鋼板2、滾輪1,絲母10上端通過兩塊豎直放置的鋼板軸連接滾輪1,絲母10固定鋼板位置兩側加工有緊固螺紋孔,絲母10下端加工有連接鍵,連接鍵上加工有與滾輪旋轉面平行的螺孔;滑道3上表面開有與絲母10下端連接鍵外形相匹配的鍵槽,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3上表面的鍵槽內,且使安裝后的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方向相反,水平絲杠4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滑道3下表面垂直固定兩根螺紋相同的豎直絲杠;底座8上表面固定有兩個相對設置的軸承座,蝸桿7的兩端通過軸承與兩個軸承座連接,底座8上表面軸連接有水平旋轉的蝸輪11,蝸桿7與蝸輪11相嚙合,底座8上表面的蝸輪11圓周位置開有兩個豎直開孔的盲孔;上支撐板5通過支架9與底座8平行固定,上支撐板5上開有兩個與底座8上兩個盲孔位置相匹配的絲桿通過孔;滑道3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5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8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直絲杠與蝸輪11相嚙合。工作過程通過旋轉水平絲杠4,調整兩個滾輪之間的水平間距,保證滾輪能與待加工鉆具完全接觸,然后將絲母固定鋼板位置兩側的緊固螺紋孔內安裝緊固螺絲,使兩個滾輪之間水平間距固定;將待加工鉆具放置在兩個滾輪上,通過旋轉蝸桿7帶動與其相嚙合的蝸輪11旋轉,蝸輪11再帶動與其相嚙合的兩根豎直絲杠沿豎直方向移動,進而帶動絲桿上端連接的滾輪組件沿豎直方向移動,保證兩個滾輪上固定的待加工鉆具中軸與機床卡盤的中心相交,然后對待加工鉆具進 行螺紋加工。權利要求1.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滾輪組件、滑道、水平絲杠、上支撐板、豎直絲杠、蝸桿、底座、支架、蝸輪; 每組滾輪組件包括絲母、鋼板、滾輪,絲母上端通過兩塊豎直放置的鋼板軸連接滾輪,絲母固定鋼板位置兩側加工有緊固螺紋孔,絲母下端加工有連接鍵,連接鍵上加工有與滾輪旋轉面平行的螺孔; 滑道上表面開有與絲母下端連接鍵外形相匹配的鍵槽,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上表面的鍵槽內,且使安裝后的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方向相反,水平絲杠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滑道下表面垂直固定兩根螺紋相同的豎直絲杠;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兩個相對設置的軸承座,蝸桿的兩端通過軸承與底座的兩個軸承座連接,底座上表面軸連接有水平旋轉的蝸輪,蝸桿與蝸輪相嚙合,底座上表面的蝸輪圓周位置處開有兩個豎直開孔的盲孔; 上支撐板通過支架與底座平行固定,上支撐板上開有兩個與底座上兩個盲孔位置相匹配的絲桿通過孔; 滑道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 直絲杠與蝸輪相嚙合。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屬于鉆具螺紋加工領域。本技術包括滾輪組件、滑道、水平絲杠、上支撐板、豎直絲杠、蝸桿、底座、支架、蝸輪;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上表面的鍵槽內,水平絲杠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底座上表面連接蝸桿、蝸輪,蝸桿與蝸輪相嚙合;上支撐板通過支架與底座平行固定;滑道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直絲杠與蝸輪相嚙合。本技術的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支撐過程平穩可靠,提高了螺紋加工質量,且支撐滾輪的位置可調,對待加工鉆具的兼容性高,可廣泛應用于不同尺寸的鉆具螺紋加工領域。文檔編號B23G1/44GK203092146SQ201320114310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4日專利技術者劉朝榮, 王曉莉, 王國杰, 鄭永祥 申請人:山西北方風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鋌螺紋車削用滾輪支架,其特征是:包括滾輪組件、滑道、水平絲杠、上支撐板、豎直絲杠、蝸桿、底座、支架、蝸輪;每組滾輪組件包括絲母、鋼板、滾輪,絲母上端通過兩塊豎直放置的鋼板軸連接滾輪,絲母固定鋼板位置兩側加工有緊固螺紋孔,絲母下端加工有連接鍵,連接鍵上加工有與滾輪旋轉面平行的螺孔;滑道上表面開有與絲母下端連接鍵外形相匹配的鍵槽,兩組滾輪裝置的絲母通過連接鍵插入滑道上表面的鍵槽內,且使安裝后的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方向相反,水平絲杠同時與兩個絲母下端的螺孔螺紋連接,滑道下表面垂直固定兩根螺紋相同的豎直絲杠;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兩個相對設置的軸承座,蝸桿的兩端通過軸承與底座的兩個軸承座連接,底座上表面軸連接有水平旋轉的蝸輪,蝸桿與蝸輪相嚙合,底座上表面的蝸輪圓周位置處開有兩個豎直開孔的盲孔;上支撐板通過支架與底座平行固定,上支撐板上開有兩個與底座上兩個盲孔位置相匹配的絲桿通過孔;滑道下表面固定的兩根豎直絲杠同時穿過上支撐板的兩個絲桿通過孔,并插入底座上的兩個盲孔,且兩根豎直絲杠與蝸輪相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朝榮,王曉莉,王國杰,鄭永祥,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北方風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