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組合式起重電磁鐵,其線圈殼體與空心的鐵芯套固連,形成封閉的線圈腔體,線圈裝在線圈腔體內,構成電磁單元;按安匝數的不同電磁單元分為不同規格,相同規格的電磁單元不僅安匝數相同,而且其他電氣參數和幾何尺寸也相同,具有互換性,電磁單元是完全獨立的元件;相同規格電磁單元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不同組合,構成不同結構的起重電磁鐵。不同規格電磁單元與其他部件相同組合,構成結構相同,吊運能力不同的起重電磁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制造、維護方便,重量輕,能耗較低,系列化的特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磁鐵,尤其是涉及一種起重電磁鐵。
技術介紹
在我國鋼鐵生產工藝中,廣泛使用起重電磁鐵吊運鋼鐵原材料和產品,其中絕大多數起重電磁鐵為E形和圓形結構。這類起重電磁鐵結構的一顯著特點是磁軛板與外磁極是勵磁線圈殼體的一部分,一般是一個大鐵芯外繞勵磁線圈,大鐵芯是內磁極。在制造時,先將內、外磁極焊接在磁軛板上,成為起重電磁鐵的殼體,再將繞制好的勵磁線圈放入內、外磁極之間的空腔內,最后將護板與內、外磁極焊接,封閉勵磁線圈腔體。而返修時,必須將整個起重電磁鐵運至專門的檢修場所,首先破除護板,剃除絕緣固化材料,再取出勵磁線圈進行修理。由于這類起重電磁鐵重量大,線圈體積大,因而制造麻煩,返修難度很大,時間也較長,同時能耗也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和維護方便,重量輕,能耗較低,系列化的起重電磁鐵。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包括線圈,該線圈除中心空腔外其余均被線圈殼體封閉;組合式起重電磁鐵是“E”形結構,或者是“U”形結構,或者是圓形結構;線圈殼體與空心的鐵芯套固連,形成封閉的線圈腔體,線圈裝在線圈腔體內,構成電磁單元;電磁單元分為不同規格,相同規格的電磁單元不僅安匝數相同,而且其他電氣參數和幾何尺寸也相同,具有互換性,電磁單元是獨立的元件;相適配的鐵芯套入電磁單元的空心內并固定,構成電磁組件,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至少有一個電磁組件。相同規格的電磁 單元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組合不同,構成結構不同的起重電磁鐵,電磁組件與磁極固連,鐵芯為磁軛;或電磁組件與磁軛板固連,鐵芯是磁極或磁極之一 O不同規格的電磁單元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組合相同,構成結構相同的起重電磁鐵,其安匝數不同,即構成吊運能力不同的起重電磁鐵。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相同規格電磁單元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不同的組合構成不同結構的起重電磁鐵:①每個電磁組件的鐵芯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磁極的上表面固連,鐵芯為磁軛,所有電磁單元的磁極性相同,構成“U”形起重電磁鐵;或每兩個電磁組件一組,每個鐵芯的一端均與磁軛板固連,鐵芯的中心線與磁軛板垂直,這兩個電磁單元的磁極性相異,構成“U”形起重電磁鐵;②每兩個電磁組件一組,其中一根鐵芯的兩端分別與內磁極和一個外磁極的上表面固連,另一根鐵芯的兩端分別與內磁極和另一側的一個外磁極的上表面固連,鐵芯為磁軛,每個電磁單元靠內磁極端的磁極性相同,構成“E”形起重電磁鐵;或磁軛板的兩側固連兩個外磁極,電磁組件位于兩個外磁極之間與磁軛板固連,鐵芯的中心線與磁軛板垂直,每個電磁單元的磁極性相同,鐵芯為中磁極,構成“E ”形起重電磁鐵;③圓環形外磁極和圓形內磁極的上面與四個電磁組件固連,并且每個鐵芯的兩端分別與外磁極和內磁極相連,鐵芯是磁軛,在同一直徑上有兩根鐵芯;每個電磁單元靠內磁極側的磁極性相同,構成圓形起重電磁鐵;或在圓環形外磁極和圓形內磁極之間沿圓周向均布多個電磁組件,每個電磁組件的一端與圓形磁軛板固連,鐵芯的中心線與磁軛板垂直,每個電磁單元的磁極性相同,所有鐵芯的另一端均與圓環形極靴固連,鐵芯為中磁極,構成圓形起重電磁鐵;④多個電磁組件上的鐵芯的一端與磁軛板固連,鐵芯的中心線與磁軛垂直,鐵芯為磁極,相鄰兩個電磁組件上的電磁單元的磁極性相異,構成U形組合式起重電磁鐵。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的電磁單元包括線圈,線圈殼體;線圈殼體由第一端板、周向殼體和第二端板組成,線圈殼體不導磁;電磁單兀還有一個空心的鐵芯套,第一端板的內圓固連在鐵芯套上,周向殼體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端板的外圓上,裝入線圈后,第二端板的內圓和外圓分別與鐵芯套和周向殼體的另一端固連,封閉線圈。作為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的一種改進,其電磁單元包括線圈,線圈殼體;線圈殼體由第一端板、周向殼體和第二端板組成,線圈殼體不導磁;第一端板固連在鐵芯上,周向殼體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端板的外圓上,裝入線圈后第二端板與鐵芯和周向殼體固連,封閉線圈。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采用的電磁單元是完全獨立的元件,是單獨的成品,并且分為若干規格,形成系列。在設計制造起重電磁時,根據吊運物體的情況確定起重電磁的結構和所需安匝數,進行磁路分析,選擇電磁單元的規格和數量。將起重電磁鐵的其他部件連接好后, 再將選擇好的電磁單元成品與鐵芯組成電磁組件,直接將電磁組件裝在其他連接好的部件上,完成起重電磁鐵的制造。由于電磁單元有不同規格,所以不同結構、不同吊運力的起重電磁鐵總能找到某一規格的電磁單元成品,很方便地完成起重電磁鐵的制造。而在維修時,只需要拆下損壞的電磁單元,并立即換上同規格的電磁單元成品,損壞的起重電磁鐵立即能投入使用。而損壞的電磁單元的修理也由于其線圈較小,拆除與修理都很方便快捷。另外,由于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至少有一個電磁單元,而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是有兩個以上電磁單元,按等截面積原理,電磁單元的鐵芯的直徑一定小于傳統起重電磁鐵的大鐵芯的直徑。在同樣的吊運能力的情況下,一般而言電磁鐵的安匝數應相同。所以本技術的起重電磁鐵上所有電磁單元線圈所用電磁線必然比傳統起重電磁鐵的線圈所用電磁線要短,重量也要小。由于本技術的起重電磁鐵上所有電磁單元線圈所用電磁線比現有傳統起重電磁鐵的線圈所用電磁線要短,在電磁線截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現有傳統起重電磁鐵的電磁單元線圈的電阻比本技術的所有電磁單元線圈的總電阻大,要獲得同樣的安匝數,就要增加現有傳統起重電磁鐵的電壓,能耗較高;若在電壓相等的情況下,只有加大現有傳統起重電磁鐵的電磁線截面積,使其電阻與本技術的電阻相同,但將進一步加大自重,提高吊運設備的能耗,所以本技術的能耗較低。本技術的電磁單元成品的體積比較小,絕大多數起重電磁鐵有兩個以上電磁單元,因而增加了散熱面積,有利于線圈散熱,冷態電流與熱態電流之差有所減小,從而在設計時可減小冷態電流,降低能耗。本技術的電磁單元線圈的體積比傳統起重電磁鐵線圈要小,所以本技術的電磁單元線圈的繞制不需要專門的大型繞線機,對繞線機的要求較低,制作簡單且容易。因而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具有制造、維護方便,重量輕,能耗較低,系列化的特點。以下結合附圖和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的電磁單元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組合式起重電磁鐵的電磁單元結構示意圖。圖3為電磁單元套入鐵芯的電磁組件結構示意圖。圖4為電磁組件裝在兩磁極上表面構成“U”形起重電磁鐵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視示意圖。圖6為兩個電磁組件為一組并與磁軛板固連構成“U”形起重電磁鐵示意圖。圖7為圖6的左視示意圖。圖8為電磁組·件位于兩外磁極之間并與磁軛板固連構成“E”形起重電磁鐵示意圖。 圖9為圖8的左視示意圖。圖10為兩個電磁組件為一組并分別與一個外磁極和內磁極上表面相連構成“E”形起重電磁鐵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左視示意圖。圖12為電磁組件的兩端分別與圓形的內磁極和圓環形外磁極上表面相連構成圓形起重電磁鐵示意圖。圖13為多個電磁組件的一端與磁軛板固連構成U形組合式起重電磁鐵不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從圖1 一圖3所示可知,本技術的電磁單元7可以是圓柱體,也可以是六方體,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組合式起重電磁鐵,包括線圈(4),該線圈(4)除中心空腔外其余均被線圈殼體封閉;所述組合式起重電磁鐵是“E”形結構,或者是“U”形結構,或者是圓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殼體與空心的鐵芯套(1)固連,形成封閉的線圈腔體,線圈(4)裝在線圈腔體內,構成電磁單元(7);所述電磁單元(7)分為不同規格,相同規格的電磁單元(7)不僅安匝數相同,而且其他電氣參數和幾何尺寸也相同,具有互換性,所述電磁單元(7)是獨立的元件;相適配的鐵芯(6)套入電磁單元(7)的空心內并固定,構成電磁組件,所述組合式起重電磁鐵至少有一個電磁組件;相同規格的電磁單元(7)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組合不同,構成結構不同的起重電磁鐵;電磁組件與磁極(8)固連,鐵芯(6)為磁軛;或電磁組件與磁軛板(9)固連,鐵芯(6)是磁極或磁極之一;不同規格的電磁單元(7)構成的電磁組件與其他部件組合相同,構成結構相同的起重電磁鐵,其安匝數不同,即構成吊運能力不同的起重電磁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祖成,周洋,
申請(專利權)人:楊祖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