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它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6-15、薏仁15-30、烏稍蛇3-9、肉桂2-6、淡豆鼓9-15、牛膝6-13、蘇木9-13、紅花3-10、杜仲9-15、桑椹子10-15、川斷10-15、牡蠣10-30、穿地龍15-30。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去風寒除濕止痛、養血活血舒筋、溫補肝腎、通經活絡、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有事半功倍的療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以動植物為原料的醫藥制劑,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
技術介紹
風濕病是一組以藥物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它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且以四肢大關節腫痛為主。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癥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癥狀為對稱性、周圍多個關節慢性炎癥性病變,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腫脹、功能下降,病變成持續、反復發作過程。其病理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層的軟骨和骨,造成關節破壞。臨床表現:80%發病于35-50歲,女性為男性3倍。特點以緩慢而隱匿方式起病。關節表現有3個特征:①晨僵:夜間及早晨關節僵硬如膠粘。②關節腫痛:最常見為腕、掌骨關節,其次是趾、膝、踝、肘、肩關節。受風寒腫痛加重。③關節畸形:多見于晚期患者。手指、腕、足、趾等關節屈曲畸形。關節周圍肌肉萎縮、痙攣則使畸形更為嚴重。中醫認為風濕 、類風濕病均因人體正氣不足、營衛不和、氣血虧損、臟腑虛弱等多種因素或某一種因素的條件下,使風寒濕邪乘虛而入,侵入人體經絡、關節、肌肉、骨骼等處,引起上述臨床表現。本病還受氣候寒冷影響而反復發作,久病不愈者已引起氣血嚴重虧損,導致四肢關節僵硬畸形,活動受限,疼痛難忍,甚至喪失勞動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關于風濕和類風濕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明確,目前認為與自身免疫有關。大多數醫療單位采取控制疼痛為主,服用大量芬必得、扶他林、消炎痛等,有的急性期病人服用大量激素來控制,減輕癥狀,最終未能擺脫此病帶來的痛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服外貼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一種內服外貼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6-15、薏仁15-30、烏稍蛇3-9、肉桂2_6、淡豆鼓9_15、牛膝6_13、蘇木9_13、紅花3-10、杜仲9-15、桑椹子10-15、川斷10-15、牡蠣10-30、穿地龍15-30。本專利技術優先推薦的一種內服外貼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15、薏仁19、烏稍蛇9、肉桂6、淡豆鼓15、牛膝13、蘇木13、紅花6、杜仲13、桑椹子10、川斷13、牡蠣15、穿地龍19。本專利技術組分功效如下:木瓜一祛濕舒筋、醒脾和胃;薏仁一利尿消腫、祛濕除痹、排膿消痛,健脾止瀉;烏稍蛇一祛風通絡、定疫止痛;肉桂一溫中補陽、散寒止痛;淡豆鼓一疏散解表、宣郁除煩;牛膝一活血通經、舒筋利痹、引血下行、利尿通淋;蘇木一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紅花一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杜仲一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桑椹子一滋陰補血;川斷一補肝益腎、活絡止痛、續筋骨、療折傷,固經止崩;牡蠣一鎮靜安神、益陰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穿地龍一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本專利技術具有祛風寒除濕止痛、養血活血舒筋、溫補肝腎、強筋壯骨、通經活絡、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修復被破壞的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通過內服外貼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本專利技術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以及相關的骨關節疾病,包括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增生、頸椎病、風濕腰腿痛等均有很好的療效。·具體實施例方式配方1:木瓜6、薏仁30、烏稍蛇3、肉桂6、淡豆鼓9、牛膝13、蘇木9、紅花10、杜仲9、桑椹子15、川斷10、牡蠣30、穿地龍15。配方2:木瓜15、薏仁15、烏稍蛇9、肉桂2、淡豆鼓15、牛膝6、蘇木13、紅花3、杜仲15、桑椹子10、川斷15、牡蠣10、穿地龍30。配方3:木瓜15、薏仁19、烏稍蛇9、肉桂6、淡豆鼓15、牛膝13、蘇木13、紅花6、杜仲13、桑椹子10、川斷13、牡蠣15、穿地龍19。上述組分制成內服制劑和外敷制劑,且外敷制劑采用黃酒拌和藥粉制成用法及用量:口服,3次/每日 5_9g/每次;外貼,藥粉用黃酒拌用(外貼患處)療程:每療程45天,輕癥患者需使用I療程,重癥患者需使用2-3療程。注意:1、嚴重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慎用或遵醫囑;2、哺乳期婦女及孕婦禁用。專利技術人2011年I月一 2013年I月治療的部分病例總結如下:一、資料來源:2011年I月一 2013年I月三年本專利技術采用方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以及相關的骨關節疾病的患者。二、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診斷標準,依據患者現病史,具有以上臨床癥狀及體征,并結合化驗抗“O”、類風濕分子,X線片或C T片等檢查確診。三、臨床效果判斷標準:治愈標準:患者病變部位腫痛、麻木等癥狀完全消失,肢體活動功能恢復正常。相關化驗、X線片、C T片基本正常。好轉標準:患者病變部位腫痛、麻木等癥狀明顯減輕,肢體功能活動較前靈活。相關化驗、X線片、C T片接近正常。四、治療方法:將收治的類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以及相關的骨關節疾病,包括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增生、頸椎病、風濕腰腿痛患者,按照癥狀輕重,分為重癥患者和輕癥患者兩大類。輕癥患者每次服用5-6克原藥;重癥患者每次服用8_9g原藥,每日3次。內服采用水煎劑,所有患者均每天三次用黃酒拌和藥粉后敷貼患處。療程:每療程45天,輕癥患者需服I療程,重癥患者需服2_3療程。五、結果統計:治療的部分病人療效如下:病名 例數治愈好轉無效治愈率有效率類風濕關節炎398267129 267.1% 99.5%風濕關節炎21617439 280.1% 92.6%頸椎病16513130 I 79.4%99.4%腰椎間盤突出1911066223 55.5%87.9%腰肌勞損2452162 18 88.1%96.7%肩周炎163131293 80.4%98.1%六、結論 本專利技術通過祛風通經、活血活絡的牛膝,加之強壯筋骨的杜仲,以及舒經通絡的穿地龍等藥物,對于類風濕關節炎、風濕關節炎以及相關的骨關節疾病,包括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增生、頸椎病均有療效。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6-15、薏仁15-30、烏稍蛇3-9、肉桂2_6、淡豆鼓9_15、牛膝6_13、蘇木9_13、紅花3_10、杜仲9-15、桑椹子10-15、川斷10-15、牡蠣10-30、穿地龍15-30。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15、薏仁19、烏稍蛇9、肉桂6、淡豆鼓15、牛膝13、蘇木13、紅花6、杜仲13、桑椹子10、川斷13、牡蠣15、穿地龍19。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內服制劑和外敷制劑,且外敷制劑采用黃酒拌和藥粉制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它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 6-15、薏仁15-30、烏稍蛇3-9、肉桂2-6、淡豆鼓9-15、牛膝6-13、蘇木9-13、紅花3-10、杜仲9-15、桑椹子10-15、川斷10-15、牡蠣10-30、穿地龍15-30。本專利技術具有去風寒除濕止痛、養血活血舒筋、溫補肝腎、通經活絡、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有事半功倍的療效。文檔編號A61K35/58GK103251851SQ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風濕和類風濕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制成:木瓜?6?15、薏仁15?30、烏稍蛇3?9、肉桂2?6、淡豆鼓9?15、牛膝6?13、蘇木9?13、紅花3?10、杜仲9?15、桑椹子10?15、川斷10?15、牡蠣10?30、穿地龍15?3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春娟,鄭愛惜,田軍政,
申請(專利權)人:徐春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