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支架由支架橫梁、支架直梁、秧斗橫梁、支架豎梁構成;曲軸由曲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曲軸的一端裝有從動齒輪、曲軸傳動齒輪,曲軸上的從動齒輪與驅動軸上的主動齒輪齒合,曲軸上有軸承,軸承套環套住曲軸上的軸承,并通過螺釘固定,軸承套環的下部焊有推秧桿。秧斗焊在秧斗橫梁上;勾秧主動軸的一端裝有勾秧軸齒輪,勾秧主動齒輪裝在勾秧主動軸上;勾秧從動軸由勾秧從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勾秧從動齒輪裝在勾秧從動軸上,鏈條將勾秧主動齒輪與勾秧從動齒輪連接,鏈條上有勾秧桿。毛刷軸由毛刷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毛刷軸的一端裝有毛刷軸齒輪,毛刷軸上有毛刷。(*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公知水稻拋秧方法是農民用手從秧苗盤中,扯出秧苗拋入田中,這種拋秧方法,秧苗在田中的分布極不均勻,需要人工補插、調整拋入田中的秧苗,導致農民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拋秧方法因秧苗在田中的分布極不均勻,從而導致農民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使用該裝置拋秧,能使拋入田中的秧苗分布均勻,且工作效率高。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如下設計的:支架由支架橫梁、支架直梁、秧斗橫梁、支架豎梁構成,支架直梁上裝有毛刷軸軸承座、曲軸軸承座、驅動軸軸承座、從動軸軸承座、勾秧主動軸軸承座、勾秧從動軸軸承座;驅動軸由驅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驅動軸上有傳動齒輪、驅動齒輪、主動齒輪,從動軸由從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運秧帶套在驅動軸和從動軸上。曲軸由曲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曲軸的一端裝有從動齒輪、曲軸傳動齒輪,曲軸上的從動齒輪與驅動軸上的主動齒輪齒合,曲軸上有軸承,軸承套環套住曲軸上的軸承,并通過螺釘固定,軸承套環的下部焊有推秧桿。秧斗焊在秧斗橫梁上;勾秧主動軸由勾秧主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勾秧主動軸的一端裝有勾秧軸齒輪,勾秧主動齒輪裝在勾秧主動軸上;勾秧從動軸由勾秧從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勾秧從動齒輪裝在勾秧從動軸上,鏈條將勾秧主動齒輪與勾秧從動齒輪連接,鏈條上有勾秧桿·。毛刷軸由毛刷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毛刷軸的一端裝有毛刷軸齒輪,毛刷軸上有毛刷。使用時,將該水稻拋秧裝置裝在農耕車上,用鏈條將曲軸上的曲軸傳動齒輪與毛刷軸上的毛刷軸齒輪連接、驅動軸上的傳動齒輪與勾秧主動軸上的勾秧軸齒輪連接,再將驅動軸上的驅動齒輪與農耕車上的動力連通。把秧苗放在運秧帶上,開動農耕車,驅動齒輪經驅動軸、從動軸、運秧帶將秧苗送入秧斗內;主動齒輪經從動齒輪、曲軸、軸承、軸承套環、帶動推秧桿運動,由推秧桿將秧斗內的秧苗推到秧斗的底部;傳動齒輪經鏈條、勾秧軸齒輪、勾秧主動軸、勾秧主動齒輪、鏈條、勾秧從動齒輪、勾秧從動軸帶動勾秧桿運動,由勾秧桿勾住秧苗送至毛刷處;曲軸傳動齒輪經毛刷軸齒輪、毛刷軸帶動毛刷運動,由毛刷將勾秧桿上的秧苗掃脫而落入水田中。本技術的效果是:能使拋入田中的秧苗分布均勻,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結構筒單,使用方便。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A——A視圖。圖3是圖1的B——B視圖。1、運秧帶2、支架橫梁3、支架直梁4、傳動齒輪5、驅動齒輪6、秧斗7、螺釘8、軸承套環9、鏈條10、勾秧軸齒輪 11、勾秧主動軸 12、毛刷13、毛刷軸齒輪 14、毛刷軸15、毛刷軸軸承座16、勾秧桿17、曲軸18、秧斗橫梁 19、曲軸軸承座 20、從動齒輪21、曲軸傳動齒輪22、驅動軸23、主動齒輪 24、從動軸25、勾秧主動齒輪26、推秧桿27、軸承28、驅動軸軸承座29、從動軸軸承座 30、勾秧從動齒輪 31、勾秧從動軸 32、勾秧從動軸軸承座33、支架豎梁 34、勾秧主動軸軸承座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圖2、圖3所示的實施方案中,支架由支架橫梁2、支架直梁3、秧斗橫梁18、支架豎梁33構成,支架直梁3上裝有毛刷軸軸承座15、曲軸軸承座19、驅動軸軸承座28、從動軸軸承座29、勾秧主動軸軸承座34、勾秧從動軸軸承座32 ;驅動軸22由驅動軸軸承座28內的軸承支撐,驅動軸22上有傳動齒輪4、驅動齒輪5、主動齒輪23,從動軸24由從動軸軸承座29內的軸承支撐,運秧帶I套在驅動軸22和從動軸24上。曲軸17由曲軸軸承座19內的軸承支撐,曲軸17的一端裝有從動齒輪20、曲軸傳動齒輪21,曲軸17上的從動齒輪20與驅動軸22上的主動齒輪23齒合,曲軸17上有軸承27,軸承套環8套住曲軸17上的軸承27,并通過螺釘7固定,軸承套環8的下部焊有推秧桿26。秧斗6焊在秧斗橫梁18上;勾秧主動軸11由勾秧主動軸軸承座34內的軸承支撐,勾秧主動軸11的一端裝有勾秧軸齒輪10,勾秧主動齒輪25裝在勾秧主動軸11上;勾秧從動軸31由勾秧從動軸軸承座32內的軸承支撐,勾秧從動齒輪30裝在勾秧從動軸31上,鏈條9將勾秧主動齒輪25與勾秧從動齒輪30連接,鏈條9上有勾秧桿16。毛刷軸14由毛刷軸軸承座15內的軸承支撐,毛刷軸14的一端裝有毛刷軸齒輪13,毛刷軸14上有毛刷12。使用時,將該水稻拋秧裝置裝在農耕車上,用鏈條將曲軸傳動齒輪21與毛刷軸齒輪13連接、傳動齒輪4與勾秧軸齒輪10連接,再將驅動齒輪5與農耕車上的動力連通。把秧苗放在運秧帶I上,開動農耕車,驅動齒輪5經驅動軸22、從動軸24、運秧帶I將秧苗送入秧斗6內;主動齒輪23經從動齒輪20、曲軸17、軸承27、軸承套環8帶動推秧桿26運動,由推秧桿26將秧斗6內的秧苗推到秧斗6的底部;傳動齒輪4經鏈條、勾秧軸齒輪10、勾秧主動軸11、勾秧主動齒輪25、鏈條9、勾秧從動齒輪30、勾秧從動軸31帶動勾秧桿16運動,由勾秧桿16勾住秧苗送至毛刷12處;曲軸傳動齒輪21經毛刷軸齒輪13、毛刷軸14帶動毛刷12運動,由毛刷12將勾秧桿16上的秧苗掃脫而落入水田中。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其特征是:軸承套環(8)的下部焊有推秧桿(26),鏈條(9)上有勾秧桿(16),毛刷軸(14)上有毛刷(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拋秧裝置,其特征是:鏈條(9)將勾秧主動齒輪(25)與勾秧從動齒輪(30)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拋秧裝置,其特征是:軸承套環(8)套住曲軸(17)上的軸承(27 ),并通過螺釘(7)固定。專利摘要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支架由支架橫梁、支架直梁、秧斗橫梁、支架豎梁構成;曲軸由曲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曲軸的一端裝有從動齒輪、曲軸傳動齒輪,曲軸上的從動齒輪與驅動軸上的主動齒輪齒合,曲軸上有軸承,軸承套環套住曲軸上的軸承,并通過螺釘固定,軸承套環的下部焊有推秧桿。秧斗焊在秧斗橫梁上;勾秧主動軸的一端裝有勾秧軸齒輪,勾秧主動齒輪裝在勾秧主動軸上;勾秧從動軸由勾秧從動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勾秧從動齒輪裝在勾秧從動軸上,鏈條將勾秧主動齒輪與勾秧從動齒輪連接,鏈條上有勾秧桿。毛刷軸由毛刷軸軸承座內的軸承支撐,毛刷軸的一端裝有毛刷軸齒輪,毛刷軸上有毛刷。文檔編號F16H37/00GK203136501SQ20132015770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專利技術者羅忠良 申請人:羅忠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稻自動拋秧裝置,其特征是:軸承套環(8)的下部焊有推秧桿(26),鏈條(9)上有勾秧桿(16),毛刷軸(14)上有毛刷(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忠良,
申請(專利權)人:羅忠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