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炒青類綠茶的加工工藝。目的是提供的工藝所加工的成品茶應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質量較高的特點,并且機械化程度高、適合規模化生產。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炒青類綠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或在滾筒中滾至足干;加熱方式是對流傳熱方式,所采用的熱風溫度為30-200℃,熱風流量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時即可出鍋或出滾筒。炒茶鍋或滾筒炒茶機的主軸轉速為6-40r/mi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茶葉加工工藝,尤其是炒青類綠茶的加工工藝。
技術介紹
傳統的炒青類綠茶(眉茶、珠茶)初制工藝基本相同,都分為殺青、揉捻和干燥三個步驟。眉茶的干燥成形工藝是在鍋里炒干或在滾筒內滾干,其條索為長條形,習慣上稱為炒青或長炒青茶。珠茶的干燥成形工藝也都是在鍋里或滾筒內進行干燥成形作業;其外形呈圓緊顆粒狀,宛如珍珠,亦稱圓茶,也稱圓炒青茶。炒青類綠茶的傳統干燥成形工藝中,無論是采用炒茶鍋或是滾筒炒茶機,都是采用鍋體外部或滾筒體外部加熱(熱源是柴火、煤或電)的方法完成干燥成形工藝的。由于高溫熱量是從外部通過鍋體或滾筒體再傳導給揉捻葉,鍋體或滾筒體的溫度較高,且不易控制;因此在干燥成形工藝時,揉捻葉易粘貼到鍋底或筒體上,并容易出現焦化、悶黃現象;導致產品質量難以掌握,成品茶色澤不夠綠翠,香氣混雜,味覺和口感較差,產品造形不夠秀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炒青類綠茶初制加工工藝的改進,該工藝應能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所加工的成品茶應具有色香味形俱佳、質量較高的特點,并且機械化程度高、適合規模化生產。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炒青類綠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或在滾筒中滾至足干;加熱方式是對流傳熱方式,所采用的熱風溫度為30-200℃,熱風流量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時即可出鍋或出滾筒。-->炒茶鍋或滾筒炒茶機的主軸轉速為6-40r/min。本專利技術由于在整個干燥成形工藝中全程采用熱風為熱源,將原有的熱量傳遞方式由傳導傳熱改為對流傳熱,顯著改善了茶葉干燥成形時的外部和內部環境條件,完全消除了傳統工藝中的茶葉粘貼焦化、悶黃的常規缺陷;所生產的成品茶形態秀美、味道甘醇和香氣純和、色澤綠翠。達到了較高的質量檔次,具備了品牌茶的鮮明特色,大幅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另外,該工藝也簡單,可實現機械化生產,具有規模效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進行進一步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原料—鮮葉產地沒有限制,并可采自各個種類的茶樹;采摘的要求與現有方式相同。其后的加工工藝中,殺青、揉捻工序也是常規的工藝;接著進入下列常規的干燥成形工藝:一:眉茶初制加工的幾種干燥成形工藝:A:炒鍋炒濕茶坯或毛茶坯至足干;B:滾筒滾濕茶坯—炒鍋炒毛茶坯—炒鍋炒至足干;C:滾筒滾濕茶坯—炒鍋炒毛茶坯—滾筒滾至足干;D:滾筒滾濕茶坯—滾筒滾毛茶坯—炒鍋炒至足干;E:滾筒滾毛茶坯至足干。二:珠茶初制加工的幾種干燥成形工藝:A:炒鍋炒二青或滾筒滾炒二青;B:炒小鍋、對鍋再炒大鍋。在以上各種干燥工藝中,全程采用對流傳熱方式—以熱風作為加熱熱源,直接對鍋內或滾筒內的濕茶坯或毛茶坯加熱。熱風來源:可采用現有的熱風爐-->或其它裝置產生熱風,燃料可采用煤、油、液化氣、煤氣、電、柴或太陽能等;然后用風機吹入方式或離心機吸入方式(具體可在炒鍋邊或滾筒邊懸掛直徑50-100mm的通風管,接通風機或離心機后將熱風引入),將熱風直接吹到炒鍋內或滾筒內的茶坯上。熱風溫度為30-200℃,熱風流量為80-800m3/h,熱風風速可選0.5-10m/s;同時,炒茶鍋或滾筒炒茶機的主軸轉速可調節為6-40r/min。加工時應注意觀察,靈活掌握控制;在毛茶含水量低于6%時即可出鍋或出滾筒。此后進入成品茶加工;由于經過上述干燥成形工藝所完成的初制毛茶中殘留有茶梗、茶末及老葉碎葉等雜物,需進行揀梗、去末、去老葉碎葉及套紗分級工作;當產品符合要求后可裝袋進倉貯藏。實施例1:制眉茶: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炒茶鍋的主軸轉速為20r/min;所采用的熱源是熱風,熱風溫度為200℃,熱風流量為80m3/h,熱風風速0.5m/s,干燥時間1小時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經分級、去雜、揀梗后即完成。實施例2:制眉茶: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滾筒中滾至足干,滾筒炒茶機的主軸轉速為6r/min;所采用的熱源是熱風,熱風溫度為30℃,熱風流量為200m3/h,熱風風速2m/s,干燥時間1.5小時毛茶含水量低于6%,即出滾筒;此后經分級、去雜、揀梗后即完成。實施例3:制珠茶: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炒茶鍋的主軸轉速為30r/min;所采用的熱源是熱風,熱風溫度為150℃,熱風流量為400m3/h,熱風-->風速5.0m/s,干燥時間1小時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經分級、去雜、揀梗后即完成。實施例4:制珠茶: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炒茶鍋的主軸轉速為40r/min;所采用的熱源是熱風,熱風溫度為120℃,熱風流量為800m3/h,熱風風速10.0m/s,干燥時間8小時毛茶含水量低于6%,;此后經分級、去雜、揀梗后即完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炒青類綠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或在滾筒中滾至足干;其特征在于該工藝的加熱方式是對流傳熱方式,所采用的熱風溫度為30-200℃,熱風流量為80-800m↑[3]/h,待毛茶含水量低于6%時即可出鍋或出滾筒。
【技術特征摘要】
1、炒青類綠茶初制加工干燥成形工藝,包括以下工序:經過殺青、揉捻后的茶坯放在炒鍋內炒干或在滾筒中滾至足干;其特征在于該工藝的加熱方式是對流傳熱方式,所采用的熱風溫度為30-200℃,熱風流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妙火,
申請(專利權)人:唐妙火,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