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和裝置,一股室內空氣A1在與過濾芯體配套的過濾風機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一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的空調風機,在空調風機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換熱器,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送風百葉輸送到整個房間;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過濾凈化效果好,有效保護室內空氣末端不受污染,成本低,系統簡單可靠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和裝置,一股室內空氣A1在與過濾芯體配套的過濾風機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一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的空調風機,在空調風機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換熱器,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送風百葉輸送到整個房間;本專利技術具有過濾凈化效果好,有效保護室內空氣末端不受污染,成本低,系統簡單可靠等特點。【專利說明】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和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空氣凈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室內空氣末端及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常規的室內空氣處理末端,如VRV室內機,分體式空調室內機及風機盤管等,都不具備高效過濾凈化功能,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越來越關注,各種室內凈化器應運而生,但市場上各種室內凈化器過濾效率低,一般對PM2.5的過濾效率低于70%,同時,各種室內凈化器與空調室內機相比,由于風量較小,空氣不易擴散導致形成局部循環。將室內凈化器的過濾功能和空調室內機長距離送內功能相結合,同時采用高效過濾芯體,將會大大改善室內空氣凈化效率;此外,高效過濾芯體將有效防止室內空氣末端的換熱器形成積灰避免產生霉菌等有害物質,還可獲得好的換熱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和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一股室內空氣Al在與過濾芯體配套的過濾風機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 —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的空調風機,在空調風機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換熱器,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送風百葉輸送到整個房間。進一步地,所述的室內空氣Al和室內空氣A2經過換熱器時,在房間不需要進行空調時,其焓值不變。進一步地,所述的室內空氣Al的流量為室內空氣A2流量的10-30%。一種實現上述方法的裝置,所述裝置由室內空調末端、過濾芯體、過濾風機和外殼組成;其中,所述室內空調末端包括空調風機、換熱器、送風百葉和空調外殼;所述過濾芯體和過濾風機固定在外殼內,外殼上開有空氣進口和開口,空調外殼上開有進風口 ;過濾風機的出風口與室內空調末端的進風口連通,空調風機和換熱器固定在空調外殼內,送風百葉安裝在空調外殼上。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位于室內空調末端的正下方。進一步地,所述的外殼與空調外殼一體形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將室內空氣末端及高效過濾芯體結合空氣處理方法和裝置,具有過濾凈化效果好,有效保護室內空氣末端不受污染,成本低,系統簡單可靠等特點。【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原理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的原理如下:一股室內空氣Al在與過濾芯體2配套的過濾風機I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2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 —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3的空調風機31,在空調風機31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3的室內空氣處理末端,如VRV室內機,分體式空調室內機及風機盤管等,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3的送風百葉33以一定風速送出長距離輸送到整個房間。室內空調末端3的送風百葉33 —般具有擺動功能,利用其擺動,可以使得送風均勻分布到房間,長距離送風和擺動送風,將大大改善室內空氣凈化效率。室內空氣處理末端,可以是VRV室內機,分體式空調室內機及風機盤管等,與室外主機(圖1中未不出)相連。圖1中的換熱器32的一側為室內空氣,另一側為制冷工質,如氟利昂,或者是水、鹽水等。當室內需要進行空氣調節時,如制冷、制熱或除濕時,室內空氣Al和室內空氣A2經過換熱器32時,其焓值改變,圖1中所示的空氣處理過程包括空調和空氣凈化,當室內無需要進行空氣調節時,室內空氣Al和室內空氣A2經過換熱器32時,其焓值不變,圖1中所示的空氣處理過程僅為空氣凈化。圖1中,室內空氣Al的流量一般為室內空氣A2流量的10-30%。圖1中,過濾芯體2采用高效過濾材料,如聚四氟乙烯,適宜于用水直接清洗,對PM2.5的凈化效率大于90%。圖1中,過濾芯體2所用的過濾材料適宜于用水直接清洗。如圖2所示,一種實現上`述方法的裝置,由室內空調末端3、過濾芯體2、過濾風機I和外殼4等組成。室內空調末端3包括空調風機31、換熱器32、送風百葉33、空調外殼34、進風口 35等,過濾風機I的出風口與室內空調末端3的進風口 35連通。外殼4上開有空氣進口 5和開口 6。所述的外殼4位于室內空調末端3的正下方,可以與空調外殼34合為一體,這樣可以節約成本,還有利于該裝置過濾部分和室內空調末端3合為一體。所述過濾芯體2和過濾風機3固定在外殼4內。為了便于清洗,過濾芯體2可以直接從外殼4的開口 6撥出,而無需利用專用工具,如螺絲刀等。過濾芯體2采用高效過濾材料,對PM2.5的凈化效率大于90%。該裝置過濾部分和室內空調末端3的控制也可以由同一個控制器控制,如圖2中過濾風機I可以由室內空調末端3的控制器控制。【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股室內空氣Al在與過濾芯體配套的過濾風機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一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的空調風機,在空調風機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換熱器,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送風百葉輸送到整個房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室內空氣Al和室內空氣A2經過換熱器時,在房間不需要進行空調時,其焓值不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室內空氣Al的流量為室內空氣A2流量的10-30%ο4.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由室內空調末端、過濾芯體、過濾風機和外殼等組成;其中,所述室內空調末端包括空調風機、換熱器、送風百葉和空調外殼等;所述過濾芯體和過濾風機固定在外殼內,外殼上開有空氣進口和開口,空調外殼上開有進風口 ;過濾風機的出風口與室內空調末端的進風口連通,空調風機和換熱器固定在空調外殼內,送風百葉安裝在空調外殼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位于室內空調末端的正下方。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與空調外殼34—體形成。【文檔編號】F24F13/28GK103438506SQ201310372459【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5日 【專利技術者】葉立英 申請人:葉立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室內空調末端和過濾芯體處理空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股室內空氣A1在與過濾芯體配套的過濾風機驅動下經過過濾芯體得到凈化,然后與另一股室內空氣A2一起進入室內空調末端的空調風機,在空調風機的驅動下,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換熱器,最后經過室內空調末端的送風百葉輸送到整個房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立英,
申請(專利權)人:葉立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