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熱泵冷熱機組,a水管與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串連接,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末端空調機組連接;b水管與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串連接,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連接;e控制閥門和d控制閥門之間與g控制閥門和b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f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之間與h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該地熱泵冷熱機組減少了多余電量的浪費,節約了資源,減少了費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地熱泵冷熱機組,a水管與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串連接,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末端空調機組連接;b水管與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串連接,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連接;e控制閥門和d控制閥門之間與g控制閥門和b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f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之間與h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該地熱泵冷熱機組減少了多余電量的浪費,節約了資源,減少了費用。【專利說明】地熱泵冷熱機組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冷熱機,尤其是能節能環保的地熱泵冷熱機組。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水源機采用的壓縮方式來調節能量,但是無法達到“量入而出,按需分配”的節能的效果,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還浪費了錢財。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冷熱機不能有效的節能環保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地熱泵冷熱機組,該地熱泵冷熱機組利用熱泵裝置從地表水、地下水和地下土壤中提取淺層地熱能對建筑物供暖或者將建筑物中的熱能釋放到這些介質中,從而實現對建筑物的制冷或采暖,通過利用自然界自身的特點實現對建筑物和環境之間的能量交換,該地熱泵冷熱機組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還維護方便、環境適應性強,運用范圍廣。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地熱泵冷熱機組包括:水管、a控制閥門、b控制閥門、c控制閥門、d控制閥門、e控制閥門、f控制閥門、g控制閥門、h控制閥門、冷凝器、蒸發器、水泵、末端空調機組、地下水井或埋管換熱系統;該地熱泵冷熱機組的連接a水管與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和f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串連接,d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末端空調機組連接;b水管與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和h控制閥門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串連接,b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連接;e控制閥門和d控制閥門之間與g控制閥門和b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f控制閥門和c控制閥門之間與h控制閥門和a控制閥門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工作時,冬季地熱泵冷熱機組通過消耗少量電能,把地下水或地表巖土體中低品位熱能轉移到室內,實現采暖需求,無需鍋爐和大量的電能;夏季地熱泵冷熱機組則通過制冷運行,將室內的熱量轉移到地下水或地表巖土體中,達到室內制冷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該地熱泵冷熱機組通過熱泵裝置,實現了能量的轉移,從而減少了多余電量的浪費,節約了資源。【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地下水井或埋管換熱系統,2.e控制閥門,3.f控制閥門,4.g控制閥門,5.h控制閥門,6.冷凝器,7.蒸發器,8.a控制閥門,9.b控制閥門,10.c控制閥門,11.d控制閥門,12.水泵,13.末端空調機組,14.a水管,15.b水管。【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中,該地熱泵冷熱機組包括:水管14、水管15、a控制閥門8、b控制閥門9、c控制閥門10、d控制閥門11、e控制閥門2、f控制閥門3、g控制閥門4、h控制閥門5、冷凝器6、蒸發器7、水泵12、末端空調機組13、地下水井或埋管換熱系統I ;該地熱泵冷熱機組的連接a水管14與e控制閥門2和f控制閥門3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2和f控制閥門3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串連接,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12及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b水管15與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串連接,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e控制閥門2和d控制閥門11之間與g控制閥門4和b控制閥門9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6 ; f控制閥門3和c控制閥門10之間與h控制閥門5和a控制閥門8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7 ;工作時,冬季地熱泵冷熱機組通過消耗少量電能,把地下水或地表巖土體中低品位熱能轉移到室內,實現采暖需求,無需鍋爐和大量的電能;夏季地熱泵冷熱機組則通過制冷運行,將室內的熱量轉移到地下水或地表巖土體中,達到室內制冷的目的。【權利要求】1.地熱泵冷熱機組,該地熱泵冷熱機組包括:a水管(14)、b水管(15)、a控制閥門(8)、b控制閥門(9 )、c控制閥門(10 )、d控制閥門(11)、e控制閥門(2 )、f控制閥門(3 )、g控制閥門(4)、h控制閥門(5)、冷凝器(6)、蒸發器(7)、水泵(12)、末端空調機組(13)、地下水井或埋管換熱系統(I);其特征是:地熱泵冷熱機組的水管(14)與e控制閥門(2)和f控制閥門(3 )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2 )和f控制閥門(3 )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串連接,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12)及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b水管(15)與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串連接,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e控制閥(2)門和d控制閥門(11)之間與g控制閥門(4)和b控制閥門(9)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6);f控制閥門(3 )和c控制閥門(10 )之間與h控制閥門(5 )和a控制閥門(8 )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7)。【文檔編號】F24F5/00GK103438521SQ201310326211【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專利技術者】孫厚永 申請人:孫厚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地熱泵冷熱機組,該地熱泵冷熱機組包括:a水管(14)、b水管(15)、a控制閥門(8)、b控制閥門(9)、c控制閥門(10)、d控制閥門(11)、e控制閥門(2)、f控制閥門(3)、g控制閥門(4)、h控制閥門(5)、冷凝器(6)、蒸發器(7)、水泵(12)、末端空調機組(13)、地下水井或埋管換熱系統(1);其特征是:地熱泵冷熱機組的水管(14)與e控制閥門(2)和f控制閥門(3)的一端并連接,e控制閥門(2)和f控制閥門(3)的另一端分別與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串連接,d控制閥門(11)和c控制閥門(10)的另一端順序與水泵(12)及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b水管(15)與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一端并連接,g控制閥門(4)和h控制閥門(5)的另一端分別與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串連接,b控制閥門(9)和a控制閥門(8)的另一端與末端空調機組(13)連接;e控制閥(2)門和d控制閥門(11)之間與g控制閥門(4)和b控制閥門(9)之間并連接有冷凝器(6);f控制閥門(3)和c控制閥門(10)之間與h控制閥門(5)和a控制閥門(8)之間并連接有蒸發器(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厚永,
申請(專利權)人:孫厚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