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連接結構及支撐結構,其中:連接結構位于啟閉結構的下方,其包括主梁結構及建筑適配框架,主梁結構設于建筑適配框架上,由主梁結構為啟閉結構提供空間支撐,建筑適配框架的形狀與建筑基體的形狀相配合,建筑適配框架設于支撐結構上,支撐結構與建筑基體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造簡單,受力明確,形式靈活,經濟適用,適用面廣。(*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連接結構及支撐結構,其中:連接結構位于啟閉結構的下方,其包括主梁結構及建筑適配框架,主梁結構設于建筑適配框架上,由主梁結構為啟閉結構提供空間支撐,建筑適配框架的形狀與建筑基體的形狀相配合,建筑適配框架設于支撐結構上,支撐結構與建筑基體連接固定。本技術構造簡單,受力明確,形式靈活,經濟適用,適用面廣。【專利說明】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敞開式的建筑結構上的能夠開閉的穹頂鋼結構。
技術介紹
敞開式的建筑結構,如體育館、歌劇院等,以及施工建設期間敞開式的建筑結構,如某些建造周期較長的電站等,需要一種能夠開閉的穹頂鋼結構。這種穹頂結構在天氣晴朗時可以打開,用于提供使用期間的照明或建設期間的吊裝空間,雨雪天氣時可以閉合,用于保護建筑物內的設施。現有的可開啟式的穹頂鋼結構具有多種形式,目前大多數開合式穹頂鋼結構存在下述問題:第一、造價高昂,結構復雜;第二、開閉速度慢,對天氣變化響應不及時;第三、作為施工期間的臨時結構,難以為吊裝作業提供靈活開闊的作業面;第四、無法通用于不同的建筑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快速啟閉且適用于不同建筑結構的穹頂鋼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連接結構及支撐結構,其中:連接結構位于啟閉結構的下方,其包括主梁支撐結構及建筑適配框架,主梁支撐結構設于建筑適配框架上,由主梁結構為啟閉結構提供空間支撐,建筑適配框架的形狀與建筑基體的形狀相配合,建筑適配框架設于支撐結構上,支撐結構與建筑基體連接固定。優選地,所述啟閉結構包括兩根主梁、布置在兩根主梁之間的N榀滑動框架、N+1榀膜框架及N+1塊膜體,N ^ 2,每榀滑動框架的兩端分別在同側的主梁上自由水平滑動,相鄰兩榀膜框架的鄰邊為轉動連接,每榀膜框架與其相鄰的滑動框架之間也為轉動連接,每榀膜框架上設有一塊膜體。優選地,所述主梁的截面為矩形或直角三角形;當主梁的截面為矩形時,在所述主梁兩側的上弦側和下弦側分別設置4條軌道;當主梁的截面為直角三角形時,在所述主梁直角邊的上弦和下弦側分別設置2條軌道;所述滑動框架的截面為三角形,在所述滑動框架的I條上弦桿和2條下弦桿的端部均設有滑輪,每個滑輪嵌入各自的軌道內并在其中可自由滑動。優選地,所述滑動框架的下弦桿均為圓形直鋼管,所述膜框架相對的兩條邊上分別設有一組圓環組,位于膜框架一條邊上的圓環組套在與其相鄰的滑動框架的下弦桿外,膜框架另一條邊上的圓環組與和該相鄰的膜框架的鄰邊上的圓環組對齊,在對齊后的兩組圓環組內穿入轉動軸,使得相鄰兩榀膜框架可相對轉動。優選地,還包括拉索及用于牽引拉索的驅動機,拉索與所述滑動框架連接固定。優選地,所述支撐結構為至少三個,所述建筑適配框架支撐在所述支撐結構的頂部,所述建筑適配框架的底部為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或倒T型壓錨形式支座;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的U形開口卡在所述建筑基體的頂部,在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的側壁上設有用于與所述建筑基體固定的錨固螺栓和墊片;倒T型壓錨形式支座通過底板上的螺栓與所述建筑基體固定。本技術的具有如下優點:1、可開啟式結構:構造簡單,適用面廣。主梁/滑動框架的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滑動框架的數量可以相應增減,以調整結構可開閉部分的面積。結構開閉方式簡單,相應靈活,可靠性高。2、連接結構:受力明確,適用面廣。主梁荷載傳遞至連接結構,連接結構根據建筑物的外形設計建筑適配框架,提高了本方案的適用范圍。3、支撐結構:形式靈活,適用面廣。根據建筑物的特點選用兩種支座,或者混合適用。4、驅動機構:原理簡單,經濟適用,可安裝備用驅動機構,提高功能可靠性。【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去掉膜體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滑動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支撐結構的示意圖;圖7A至圖7C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從覆蓋至開啟的過程示意圖;圖8為另一實施方式的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1及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1、連接結構2及支撐結構3,其中:連接結構2位于啟閉結構I的下方,其包括主梁支撐結構2-1及建筑適配框架2-2,主梁結構2-1設于建筑適配框架2-2上,由主梁結構2-1為啟閉結構I提供空間支撐,建筑適配框架2-2的形狀與建筑基體4的形狀相配合,建筑適配框架2-2設于支撐結構3上,支撐結構3與建筑基體4連接固定。啟閉結構I包括兩根主梁1-1、布置在兩根主梁1-1之間的N榀滑動框架1_2、N+1榀膜框架1-3及N+1塊膜體1-4,N > 2,每榀滑動框架1-2的兩端分別在同側的主梁1_1上自由水平滑動,相鄰兩榀膜框架1-3的鄰邊轉動連接,每榀膜框架1-3與其相鄰的滑動框架1-2之間轉動連接,每榀膜框架1-3上設有一塊膜體1-4。主梁1-1的截面為矩形或直角三角形。當主梁1-1的截面為矩形時,在主梁1-1兩側的上弦側和下弦側分別設置4條軌道1-5。結合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主梁1-1的截面為直角三角形,在主梁1-1直角邊的上弦和下弦側分別設置2條軌道1-5。滑動框架1-2的截面為三角形,在滑動框架1-2的I條上弦桿和2條下弦桿的端部均設有滑輪1-6,每個滑輪1-6嵌入各自的軌道1-5內并在其中可自由滑動。滑動框架1-2的下弦桿均為圓形直鋼管,作為膜框架的支撐和轉軸,膜框架1-3相對的兩條邊上分別設有一組圓環組,位于膜框架1-3 —條邊上的圓環組套在與其相鄰的滑動框架1-2的下弦桿外,膜框架1-3另一條邊上的圓環組與和該相鄰的膜框架1-3的鄰邊上的圓環組對齊,在對齊后的兩組圓環組內穿入轉動軸,使得相鄰兩榀膜框架1-3可相對轉動。如圖6所示,支撐結構3為至少三個,建筑適配框架2-2支撐在支撐結構3的頂部,建筑適配框架2-2的底部為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或倒T型壓錨形式支座;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的U形開口卡在建筑基體4的頂部,在倒U型夾具形式支座的側壁上設有用于與建筑基體4固定的錨固螺栓和墊片;倒T型壓錨形式支座通過底板上的螺栓與建筑基體4固定。通過外購的拉索及用于牽引拉索的驅動機將啟閉結構I打開及閉合,拉索與滑動框架1-2連接固定。使用時,如圖7A至圖7C所示,驅動機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功率。驅動機通過旋轉拖動拉索。驅動機正向旋轉時拖動拉索,拉索牽引滑動框架1-2靠近。驅動機反向旋轉時拖動拉索,拉索牽引滑動框架1-2遠離。上述結構針對的是建筑基體4為圓柱形的情況,此時,建筑適配框架2-2的形狀為環形,若建筑基體4為如圖8所示的長方形,則將建筑適配框架2-2改為長方形,本技術同樣適用。【權利要求】1.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I)、連接結構⑵及支撐結構(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開啟式穹頂鋼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折疊方式開合的啟閉結構(1)、連接結構(2)及支撐結構(3),其中:連接結構(2)位于啟閉結構(1)的下方,其包括主梁結構(2?1)及建筑適配框架(2?2),主梁結構(2?1)設于建筑適配框架(2?2)上,由主梁支撐結構(2?1)為啟閉結構(1)提供空間支撐,建筑適配框架(2?2)的形狀與建筑基體(4)的形狀相配合,建筑適配框架(2?2)設于支撐結構(3)上,支撐結構(3)與建筑基體(4)連接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特,
申請(專利權)人:國核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