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風車,尤其涉及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具體包括水平設置的旋轉主軸,與所述旋轉主軸連接、能在風能驅動下帶動旋轉主軸轉動的風葉組件,所述風葉組件包括:用于接受風力的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在其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轉主軸設置,每個葉片上均連接有葉片轉軸,所述葉片轉軸平行于旋轉主軸設置;用于固定上述葉片的固定架,該固定架與旋轉主軸連接、并位于所述旋轉主軸與葉片之間;每個所述葉片轉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在固定架上,且所述葉片轉軸與葉片的連接部位偏離葉片的端部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無需門檻風速、發電效率高且適用于不同工作環境。(*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風車,尤其涉及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具體包括水平設置的旋轉主軸,與所述旋轉主軸連接、能在風能驅動下帶動旋轉主軸轉動的風葉組件,所述風葉組件包括:用于接受風力的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在其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轉主軸設置,每個葉片上均連接有葉片轉軸,所述葉片轉軸平行于旋轉主軸設置;用于固定上述葉片的固定架,該固定架與旋轉主軸連接、并位于所述旋轉主軸與葉片之間;每個所述葉片轉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在固定架上,且所述葉片轉軸與葉片的連接部位偏離葉片的端部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無需門檻風速、發電效率高且適用于不同工作環境?!緦@f明】—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
本技術涉及風電設備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
技術介紹
風力發電,至今已成為世界上能源供應的重要分支,而且所占比例會逐漸增加,現在普遍使用風車收集風能,將其轉化為電能使用。通常,風力發電機根據旋轉軸相對地面的方向分為水平型風力方式和垂直型風力方式。水平型風力方式是指作為轉子的風車旋轉軸是平行于地面設置,相對于地面做水平旋轉;垂直型風力方式是指作為轉子的風車旋轉軸是垂直于地面設置,相對于地面做垂直旋轉。垂直型風力方式具有運行于風向無關的優點,因此多設置利用在沙漠、平原等地,其還具有無需設置風力追蹤裝置,系統價格相對低廉,但是,垂直型風力方式與水平型風力方式相比,具有效率較低的缺點?,F如今,風能發電行業主要還是使用水平軸風力發電技術,占主流的是水平軸三葉風機,并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其體積龐大、耗資巨大、效率不高、易出現故障且維修困難。一臺兆瓦級的風電機組部分約花費800?1000萬,若要并網,開銷更大;此外風雪、砂石、雷電、巨鳥等都會對風車造成威脅,因風車葉片由樹脂和纖維組成,在紫外線輻射下,樹脂易老化,在風車葉片中添加抗老化劑也只能稍微延緩壽命,另外,在運轉時,葉片前沿(又叫葉脊)線速度很高,僅低于聲速,因此在風砂條件下,葉脊易磨損、開裂,雷電打擊會引發葉片穿孔、裂縫、內燃等故障,但由于葉片體積龐大,維修非常困難,且維修極不方便。而我國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大多遠離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所以上述地區適宜建設中小型風電機組。申請號為CN201110052995.2 (公布號為CN102141010)的中國專利申請《水平型風力發電機》公開一種水平型風力發電機,其包括與水平軸結合的、能夠隨風旋轉的旋轉體,該旋轉體包括與具有圓筒形狀的主體部,主體部內設置與水平軸結合的旋轉軸,沿著主體部的外周按規定間距突出形成的支撐部,及與支撐部一側結合、能夠根據風的作用而展開和折疊的葉片部,配置在主體部的上下位置的風向引導部。該申請公開的旋轉體(相對于風車)在旋轉的時候,需要特別設置一個風向引導部才能很順利地將風向導入葉片及主體部內,如無該風向引導部,則整個旋轉體無法迎風旋轉,葉片也無法展開,并且風向引導部是突出于主體部外的,在風力較大及風沙、海風腐蝕等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容易損壞,并且需要額外增加風向引導部的結構成本,另外,該結構的旋轉體較為笨重,不適宜制成體積龐大的發電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技術現狀提供一種不需門檻風速、無需添加風向引導裝置、發電效率高且適用于不同工作環境的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包括水平設置的旋轉主軸,與所述旋轉主軸連接、能在風能驅動下帶動旋轉主軸轉動的風葉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葉組件包括:用于接受風力的多個葉片,每個葉片在其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轉主軸設置,每個葉片上均連接有葉片轉軸,所述葉片轉軸平行于旋轉主軸設置;用于固定上述葉片的固定架,該固定架與旋轉主軸連接、并位于所述旋轉主軸與葉片之間;每個所述葉片轉軸的兩端均轉動連接在固定架上,且所述葉片轉軸與葉片的連接部位偏離葉片的端部設置。作為改進,所述葉片的四周均設有折邊,折邊的設置增強了迎風效果,使得在同樣風力下能對風葉組件產生更大的推力。作為改進,該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還包括一支撐軸,轉動設置在該支撐軸外的軸套,所述旋轉主軸通過連接架與所述軸套連接。優選的,所述旋轉主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連接架上,所述風葉組件設置在旋轉主軸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軸套迎風面的后側。優選的,所述旋轉主軸的中部固定在所述連接架上,所述旋轉主軸兩端分別連接有一組所述風葉組件,這兩組風葉組件同軸對稱設置在軸套兩側。作為改進,所述軸套上方設置有一套對風裝置。優選的,所述對風裝置包括:內部設有電機的單輸出軸渦輪箱,與渦輪箱輸出軸連接的聯軸器支架和對風板,所述對風板安裝在一個呈L型的管狀元件上,該管狀元件連接在聯軸器支架上,所述對風裝置安裝好后,所述對風板高于風葉組件的圓周切線。作為改進,該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還包括風速測定裝置,所述風速測定裝置與控制電路連接,所述控制電路與渦輪箱內的電機連接;當風速測定裝置檢測到的風速大于控制電路預先設置的第一閾值時,控制電路輸出控制信號給渦輪箱內的電機,使對風板轉動90°從而使對風板方向與葉片長邊方向平行;當風速測定裝置檢測到的風速小于控制電路預先設置的第二閾值并保持一段時間后,控制電路輸出控制信號給渦輪箱內的電機,使對風板再次轉動90°從而使對風板方向與葉片長邊方向垂直。作為改進,所述固定架上設置有用于對葉片轉動后對葉片起緩沖作用的阻尼元件。優選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多根第一固定桿和多根第二固定桿;所述第一固定桿的第一端均與旋轉主軸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第二端向外發散設置,所述第一固定桿的第二端通過連接單元與葉片轉軸連接;多根第二固定桿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連接單元相互連接后大致呈圓形,所述阻尼元件設置在所述連接單元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由于本風力發電風車采用水平軸,使得葉片因重力作用自動落下,以得到正向來風的吹動,無需添加風向引導裝置,省去了風帆擺動所需的動能消耗,只需小風速而不需要一個門檻風速即可轉動,且提高了發電效率;葉片四周設有折邊,增強了迎風效果,可在同樣風力下產生更大的推力;本風力發電風車體積比三葉水平軸風車小很多,從而其適用范圍更廣,并適用于不同工作環境,且使用方便、安全?!緦@綀D】【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正面視圖,B為單輸出軸渦輪箱的剖視圖;圖3為圖2中風葉組件的A向視圖;圖4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圖1至圖3為本實施例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包括水平設置的旋轉主軸I和與旋轉主軸I連接的風葉組件2,風葉組件2能在風能驅動下帶動旋轉主軸I轉動,風葉組件2具體包括:用于接受風力的多個葉片21和用于固定葉片21的固定架。每個葉片21在其長度方向平行于旋轉主軸I設置,每個葉片21上均連接有葉片轉軸22,葉片轉軸22也平行于旋轉主軸I設置。固定架與旋轉主軸I連接、并位于旋轉主軸I與葉片21之間,固定架上設置有用于對葉片21轉動后對葉片21起緩沖作用的阻尼元件7,因此,葉片21轉動后不會對固定架產生較大的沖擊力。固定架具體包括:多根第一固定桿81和多根第二固定桿82 ;第一固定桿81的第一端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風車,包括水平設置的旋轉主軸(1),與所述旋轉主軸(1)連接、能在風能驅動下帶動旋轉主軸(1)轉動的風葉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葉組件(2)包括:用于接受風力的多個葉片(21),每個葉片(21)在其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轉主軸(1)設置,每個葉片(21)上均連接有葉片轉軸(22),所述葉片轉軸(22)也平行于旋轉主軸(1)設置;用于固定上述葉片(21)的固定架,該固定架與旋轉主軸(1)連接、并位于所述旋轉主軸(1)與葉片(21)之間;每個所述葉片轉軸(22)的兩端均轉動連接在固定架上,且所述葉片轉軸(22)與葉片(21)的連接部位偏離葉片(21)的端部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鳴鏑,吳晨霞,張文育,張強,王素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維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