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和底框,桌面和底框之間設有三層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所述的底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在底框左側,底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的第二層外剪叉臂上端與頂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類似交替鉸接,最后與頂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頂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設置有滾輪,頂層內剪叉臂上端的滾輪與桌面底部的導軌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的上端鉸接在桌面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的上部焊接有下扳手,在頂層內剪叉臂的下部焊接有上扳手,上扳手和下板手與油缸的兩端鉸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油缸的壓力在轉化過程中減少了二次摩擦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平臺運行也更加穩定。(*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和底框,桌面和底框之間設有三層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所述的底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在底框左側,底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的第二層外剪叉臂上端與頂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類似交替鉸接,最后與頂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頂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設置有滾輪,頂層內剪叉臂上端的滾輪與桌面底部的導軌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的上端鉸接在桌面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的上部焊接有下扳手,在頂層內剪叉臂的下部焊接有上扳手,上扳手和下板手與油缸的兩端鉸接;本技術油缸的壓力在轉化過程中減少了二次摩擦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平臺運行也更加穩定。【專利說明】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
本技術涉及升降平臺,具體是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
技術介紹
目前升降平臺一般由油缸來推動,升降平臺通過導柱配合油缸保持平臺升降的平穩,目前的這種升降平臺油缸是固定的,無法折疊體積較大,運輸不便;為此有人設計了剪叉式的升降平臺,剪叉式的升降平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折疊后體積較小,但是剪叉式的升降平臺受剪叉臂尺寸的限制,升降的高度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采用二層以上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組成升降機構,并由油缸來驅動升降機構完成平臺的升降,本技術油缸的壓力在轉化過程中減少了需要克服的二次摩擦力,這樣該升降平臺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且由于減少了中間的轉換部分,平臺運行也更加穩定。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和底框,其特征在于:桌面和底框之間設有三層以上的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中間通過芯軸鉸接,其中最底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在底框左側,底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外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的下端設置滾輪,滾輪可以在底框的導軌上滾動;底層外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內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頂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設置有滾輪,頂層內剪叉臂上端的滾輪可在桌面底部的導軌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的上端鉸接在桌面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的上部設有下橫梁,下橫梁上焊接有下扳手,在頂層內剪叉臂的下部設有上橫梁,上橫梁上焊接有上扳手,上扳手和下扳手與油缸的兩端鉸接。本技術工作時油缸將活塞桿頂出時,桿頭和缸筒分別作用在頂層內剪叉臂和底層內剪叉臂上,通過液壓的力量使處于折疊狀態的剪叉臂結構張開,從而使得升降平臺升起;當活塞桿縮回油缸時,剪叉臂在自重作用下再次折疊,由于油缸和驅動部件扳手直接相連,所以油缸的壓力在轉化過程中減少了需要克服的二次摩擦力,這樣該升降平臺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且由于減少了中間的轉換部分,平臺運行也更加穩定。【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I和底框2,桌面I和底框2之間設有三層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中間通過芯軸9鉸接,其中最底層內剪叉臂3的下端鉸接在底框2左側,底層內剪叉臂3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6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外剪叉臂6上端與頂層內剪叉臂7的下端鉸接;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4的下端設置滾輪10,滾輪19可以在底框2的導軌上滾動;底層外剪叉臂4的上端與第二層內剪叉臂5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內剪叉臂5上端與頂層外剪叉臂8的下端鉸接;頂層內剪叉臂7的上端設置有滾輪10,頂層內剪叉臂7上端的滾輪10可以在桌面I底部的導軌11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8的上端鉸接在桌面I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3的上部設有下橫梁12,下橫梁12上焊接有下扳手13,在頂層內剪叉臂7的下部設有上橫梁14,上橫梁14上焊接有上扳手15,上扳手15和下扳手13與油缸16的兩端鉸接。本技術工作時油缸將活塞桿頂出時,桿頭和缸筒分別作用在頂層內剪叉臂和底層內剪叉臂上,通過液壓的力量使處于折疊狀態的剪叉臂結構張開,從而使得升降平臺升起;當活塞桿縮回油缸時,剪叉臂在自重作用下再次折疊,由于油缸和驅動部件扳手直接相連,所以油缸的壓力在轉化過程中減少了需要克服的二次摩擦力,這樣該升降平臺可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且由于減少了中間的轉換部分,平臺運行也更加穩定。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三層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三層結構,如果升降平臺需要更高的高度,還可以采用三層以上的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并可配置一組以上的油缸來驅動;采用多層剪叉臂和外剪叉臂折疊結構,并通過油缸來驅動控制升降的結構均應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疇。【權利要求】1.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和底框,其特征在于:桌面和底框之間設有三層以上的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中間通過芯軸鉸接,其中最底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在底框左側,底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外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的下端設置滾輪,滾輪可以在底框的導軌上滾動;底層外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內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頂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設置有滾輪,頂層內剪叉臂上端的滾輪可在桌面底部的導軌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的上端鉸接在桌面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的上部設有下橫梁,下橫梁上焊接有下扳手,在頂層內剪叉臂的下部設有上橫梁,上橫梁上焊接有上扳手,上扳手和下扳手與油缸的兩端鉸接。【文檔編號】B66F7/08GK203392796SQ201320353391【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專利技術者】魏錄順 申請人:馬爾科液壓升降平臺(寧波)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頂式多層升降平臺,包括桌面和底框,其特征在于:桌面和底框之間設有三層以上的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內剪叉臂和外剪叉臂中間通過芯軸鉸接,其中最底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在底框左側,底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外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所述的底層外剪叉臂的下端設置滾輪,滾輪可以在底框的導軌上滾動;底層外剪叉臂的上端與第二層內剪叉臂的下端鉸接,而第二層內剪叉臂上端與上一層外剪叉臂的下端鉸接,這樣依次交替鉸接直至頂層內剪叉臂;頂層內剪叉臂的上端設置有滾輪,頂層內剪叉臂上端的滾輪可在桌面底部的導軌上滾動,頂層外剪叉臂的上端鉸接在桌面的左側;在底層內剪叉臂的上部設有下橫梁,下橫梁上焊接有下扳手,在頂層內剪叉臂的下部設有上橫梁,上橫梁上焊接有上扳手,上扳手和下扳手與油缸的兩端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錄順,
申請(專利權)人:馬爾科液壓升降平臺寧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