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制品,其包含:至少一個防眩光表面,所述表面具有本文所定義的霧度、鮮映度、表面粗糙度和均勻性。一種制造玻璃制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例如:在制品的至少一部分玻璃表面上沉積可變形顆粒;使表面上沉積的可變形顆粒變形并與表面粘附;并使粘附有顆粒的表面與蝕刻劑接觸以形成防眩光表面。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揭示了一種結合了如本文所定義的玻璃制品的顯示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防眩光表面處理方法及其制品相關申請交叉參考本申請根據35U.S.C.§ 119,要求2010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系列第61/417674號的優先權,本文以該申請為基礎并將其全文通過引用結合于此。共同在審申請的交叉參考本申請涉及共同擁有和轉讓的2010年4月30日提交的題為“防眩光表面處理方法及其制品”的USSN61/329,936,以及2010年8月11日提交的題為“防眩光表面處理方法及其制品”的USSN61/372655。直量本專利技術一般涉及制備和使用防眩光表面及其制品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制備防眩光表面的方法,通過該方法制備的制品,以及結合了該具有防眩光表面的制品的顯不系統。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制造方法包括:在制品的至少一個表面上沉積犧牲可變形顆粒,對結合了可變形顆粒的表面(即顆粒化表面)進行處理,至少使得顆粒粘附到表面上,并將得到的粘附的顆粒化表面與蝕刻劑接觸,以形成防眩光粗糙化表面。【附圖說明】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中:圖1顯示了在玻璃表面 上制備防眩光層的方法的示意圖。圖2顯示了通過狹縫模頭涂覆在Gorilla?玻璃表面上的蠟顆粒的示例性顯微圖。圖3顯示了圖2所示的Gorilla.?玻璃表面接著在75°C熱處理30秒之后的示例性顯微圖。圖4A和4B分別顯示了玻璃樣品在通過狹縫模頭涂覆了聚合物顆粒制劑然后在106°C熱處理30秒之后的示例性蝕刻表面在兩個不同放大倍數下的顯微圖。圖5A和5B分別顯示蝕刻試樣在涂覆和106 °C熱處理30秒,然后蝕刻30秒之后的高放大倍數(圖5A)和低放大倍數(圖5B)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分析圖。圖6A和6B分別顯示通過狹縫模頭涂覆在Gorilla ?玻璃表面上的顆粒在80°C熱處理40秒之前和之后的示例性顯微圖。圖7A和7B分別顯示通過狹縫模頭涂覆在Gorilla?玻璃表面上的顆粒在105°C熱處理30秒之前和之后的示例性顯微圖。圖8A和SB顯示通過激光散射測得的代表示例性顆粒懸浮制劑的示例性粒度分布的柱狀圖。【具體實施方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揭示的制品以及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提供了一個或多個優勢特征或方面,包括例如,如下文所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特征或方面一般在本專利技術的所有方面適用。在任一項權利要求中所述的任意單個或多個特征或方面可以結合或與任一項或多項其它權利要求中所述的任意特征或方面置換。 定義“防眩光”或類似術語是指光接觸本專利技術經過處理的制品表面(如顯示器表面)時變成漫反射而不是鏡面反射的物理轉變,或者指將制品表面反射的光變成漫反射而不是鏡面反射的性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機械蝕刻、化學蝕刻以及電蝕刻等方法,或者它們的組合來進行表面處理。防眩光沒有減少從所述表面反射的光的量,而僅僅會改變反射的光的特性。從防眩光表面反射的圖像不具有清晰的邊界。與防眩光表面不同,減反射表面通常是利用折射率變化以及(在一些情況下)相消干涉技術減少從表面反射的光的薄膜涂層。“接觸”或類似術語是指能導致至少一個被觸碰的實體發生物理和/或化學變化的密切物理觸碰。在本專利技術中,各種顆粒沉積或接觸技術,如噴涂、浸涂、縫式涂布等技術,當如本專利技術所圖示和描述的那樣使表面發生接觸時,能提供顆粒化表面。作為附加或替代方式,如本專利技術所圖示和描述的那樣,對顆粒化表面的各種化學處理,如噴霧、浸潰、浸涂等技術,或其組合,當使表面接觸一種或多種蝕刻劑組合物時,能夠提供蝕刻表面。“反射圖像清晰度”、“鮮映度”、“D0I”或類似術語由名為“涂層表面鮮映性光澤度儀器測量標準試驗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Instrumental Measurements ofDistinctness-of-1mage Gloss of Coating Surfaces)的 ASTM 規程 D5767 (ASTM5767)中的方法A定義。根據ASTM5767的方法A,在玻璃制品的至少一個粗糙化表面上,在鏡面觀察角和略微偏離鏡面觀察角的角度進行玻璃反射因子的測量。將這些測量得到的數值合并,以提供DOI值。具體地,DOI按照方程式(I)計算:= 1 -j X 丨 00 L .、」⑴在此式中,Rs是鏡面方向上的反射率的相對大小,Ros是偏離鏡面方向上的反射率的相對大小。在本文中,除非另外說明,通過對在偏離鏡面方向0.2°至0.4°的角度范圍內獲得的反射率進行取平均值來計算Ros。Rs可通過對以鏡面方向為中心,在±0.05°的角度范圍內得到的反射率取平均值而計算得到。Rs和Ros都用測角光度計[Novo-GlossIQ,羅點儀器公司(Rhopoint Instruments)]按照ASTM規程D523和D5767的規定測量,該測角光度計校正到經過認證的黑玻璃標準條件。所述Novo-Gloss儀器使用檢測器陣列,在此陣列中,在檢測器陣列的最大值的附近設定鏡面角中心。還使用單側法(玻璃背面連有黑色吸收體)和雙側法(可以從玻璃的兩個表面發生反射,沒有任何東西與玻璃相連)測量D0I。所述單側測量可以測定玻璃制品單個表面(例如單個粗糙化表面)的光澤度、反射率和D0I,而雙側測量可以將玻璃制品作為整體測定光澤度、反射率和D0I。由上文所述的Rs和Ros得到的平均值計算Ros/Rs之比。“20° D0I”或“D0I20。”是指光從偏離玻璃法線20°的角度入射到樣品上的DOI測量值,如ASTM D5767所述。兩側法對DOI或普通光澤度進行測量的操作最好在暗室或封閉罩子內進行,使得在沒有樣品的情況下,測得的這些性質的數值為零。對于防眩光表面,通常希望DOI較低而公式(I)的反射率之比(Ros/Rs)較高。這會導致觀察到模糊的或者不清楚的反射圖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使用單側測量法,從偏離鏡面方向20°的角度測量時,所述玻璃制品的至少一個粗糙化表面的Ros/Rs約大于0.1,約大于0.4,約大于0.8。使用兩側法,玻璃制品在偏離鏡面方向20°的角度上的Ros/Rs約大于0.0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過兩側法測得的玻璃制品的Ros/Rs約大于0.2,約大于0.4。通過ASTM D523測得的普通光澤度不足以將具有強鏡面反射分量的表面(清晰的反射圖像)與具有弱鏡面反射分量(模糊的反射圖像)的表面區別開來。這是因為無法使用根據ASTM D523設計的普通光澤計測量上述小角散射效應。“透射霧度”、“霧度”或類似術語是指與表面粗糙度有關的特定表面光散射特性。霧度測量將在下文更詳細地說明。在顯微水平或更低的水平上,“粗糙度”、“表面粗糙度(Ra) ”或類似術語是指不平或不規則的表面狀況,如平均均方根(RMS)粗糙度或者下文所述的RMS粗糙度。“光澤度”、“光澤度水平”或類似術語是指例如表面亮澤度、亮度或光亮度,更具體地指根據ASTM規程D523校正到標準(例如經過認證的黑玻璃標準)情況下的鏡面反射測量值,該規程的內容通過參考完整地結合于此。普通光澤度測量通常在20°、60°和85°的入射光角度進行,最常用的光澤度測量角度為60°。但是,由于該測量有很寬的接受角,因此具有高的反射圖像清晰度(DOI)值和低的反射圖像清晰度值的表面之間的普通光澤度通常不會有區別。根據ASTM規程D523測得,所述玻璃制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具有防眩光表面的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制品的至少一個玻璃表面的一部分上沉積可變形顆粒;使得表面上沉積的可變形顆粒變形并使得顆粒與玻璃表面粘附;以及使具有粘附顆粒的玻璃表面與蝕刻劑接觸,以形成防眩光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11.29 US 61/417,6741.一種制備具有防眩光表面的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制品的至少一個玻璃表面的一部分上沉積可變形顆粒; 使得表面上沉積的可變形顆粒變形并使得顆粒與玻璃表面粘附;以及 使具有粘附顆粒的玻璃表面與蝕刻劑接觸,以形成防眩光表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表面包括鈉鈣硅酸鹽玻璃、堿土鋁硅酸鹽玻璃、堿性鋁硅酸鹽玻璃、堿性硼硅酸鹽玻璃、硼鋁硅酸鹽玻璃或其組合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顆粒由蠟、聚合物或其組合中的至少一種構成,所述蝕刻劑包括選自HF、H2SO4或其組合中的至少一種酸。3.如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加熱完成沉積的可變形顆粒的變形。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制品的至少一個玻璃表面的一部分上沉積可變形顆粒包括使玻璃表面與蠟顆粒、聚合物顆粒或者它們的組合的懸浮液接觸。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狹縫涂覆機完成至少一個玻璃表面與顆粒懸浮液的接觸。6.如權利要求4-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不含粘合劑、流變改性劑或者它們的組合的顆粒懸浮液完成沉積。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包括使粘附有顆粒的玻璃表面與蝕刻劑接觸約I秒至約30分鐘。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積的可變形顆粒的D5tl直徑約為1-30 μ m。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形顆粒包含熱塑性塑料、蠟或者它們的組合。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形顆粒的玻璃轉化溫度(Tg)約為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W·蘭德爾,T·E·邁爾斯,K·恩古耶,A·T·斯蒂芬斯二世,
申請(專利權)人:康寧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