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特征是套墊左側有第一約束帶,右側有第二約束帶,套墊左方有通孔,第一約束帶通過第二縫線固緊在套墊,第二約束帶通過第二縫線固緊在套墊,套墊有第一墊塊、第二墊塊疊加之后用第二縫線環邊車縫,并通過用第一縫線、第三縫線加固壓貼。第一約束帶、第二約束帶的一端頭夾在第一墊塊、第二墊塊之間有第二縫線車縫固緊。第一約束帶、套墊包纏過手腕,第二約束帶經通孔穿出與第一約束帶交叉打結。結構新穎,制作容易,簡便,取材容易,應用于ICU的危重病人能解決舊手腕帶在應用中出現的皮膚潮紅、瘀斑缺點,意外拔管率降低3.6%以上。并且套墊用棉布料材料制作,柔軟舒適,無副作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
本技術涉及到護腕帶,特別是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
技術介紹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工作時或涉水行走時的衣服手袖、腳袖口需拉起,有時需用帶子捆扎不致披散。尤其是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或手術醫師在手術臺上的衣襯袖更要扎緊系牢,以往都是采用扎帶捆扎,扎帶能扎緊,但披散現象時有發生,這不但會影響工作,還易污染病菌或出現事故。另外是約束帶在約束病人時容易引起約束部位皮膚潮紅、瘀斑,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環。因此,解決披散衣袖,扎系緊衣袖就成了醫務人員急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上述之不足,設計出一種取材容易,制作簡便,舒適安全,在解決上述缺陷的同時,能應用于ICU內的危重患者,還使危重患者意外拔管率由原6.8%降至3.2%的,結構新穎,美觀實用,成本低,應用范圍廣(可擴展應用到餐飲業,運動員護膝,護腕等領域中)的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包括第一約束帶、通孔、套墊、第一縫線、第二縫線、第二約束帶、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套墊、孔隙、第三縫線、套墊邊線、扎條結、套墊交接口、夾縫、手腕,其特征在于套墊(3)左側端有第一約束帶(1),套墊(3)右側端有第二約束帶(6),套墊(3)左方有通孔(2),第一約束帶(I)通過第二縫線(5 )固緊在套墊(3 )左端,第二約束帶(6 )通過第二縫線(5 )固緊在套墊(3)右端,套墊(3)由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疊加之后用第二縫線(5)環邊車縫,并通過用第一縫線(4)、第三縫線(11)加固壓貼。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的一端頭夾在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之間有第二縫線(5)車縫固緊,在套墊邊線(12)交接。第二約束帶(6)按逆時針方向包繞過手腕(16)從通孔(2)穿出之后,與按順時針方向包繞過手腕(16)的第一約束帶(I)成交叉狀扎結有扎條結(13)固緊在手腕(16)。套墊(3)、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包繞過手腕(16)成圓圈形。套墊(3)的圓圈形是漸開線的圓圈。第一約束帶(I)有一條以上,第二約束帶(6)有一條以上,通孔(2)有一個以上。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結構新穎,制作簡便,取材容易,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特別應用于ICU的危重病人能很好地解決了舊手腕帶在應用中出現的皮膚潮紅、瘀斑、血液循環受阻缺點,并且套墊用棉料材料制作,柔軟舒適,無副作用。應用于ICU的危重病人意外拔管率降低3.6%以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右視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俯視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應用狀態主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套墊包扎使用于手腕上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1?圖5中,第一約束帶(I)、通孔(2)、套墊(3)、第一縫線(4)、第二縫線(5)、第二約束帶(6)、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套墊面(9)、孔隙(10)、第三縫線(11)、套墊邊線(12)、扎條結(13)、套墊交接口(14)、夾縫(15)、手腕(1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參照附圖,套墊(3)、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用布料內襯棉料,之后用針線縫制環邊有第二縫線(5),中間十字加強交叉有第一縫線(4)和有第三縫線(11)。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的一端頭夾緊在套墊(3),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另一端頭在使用時包纏過手腕衣袖扎緊系緊,其扎系狀態參看圖5,由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套墊(3)包繞,其在帶頭形成扎條結(13),第二約束帶(6)穿過通孔(2)后拉出繞過手腕與第一約束帶(I)繞過手腕(16)左右交叉扎系結成蝴蝶形扎條結(13)。第二約束帶(6)、第一約束帶(I)套入套墊(3)夾在第一墊塊(7)與第二墊塊(8)之間的夾縫(15),之后從套墊邊線(12)引出,套墊邊線(12)在套墊(3)兩端,并有第二縫線(5)縫緊。使用時,本技術護腕約束套帶包纏過衣袖口部分,第一約束帶(I)按順時針轉繞過手腕(16)后與第二約束帶(6)按逆時針方向包繞過手腕(16)并穿過通孔(2)后,第一約束帶(I)與第二約束帶(6)交叉打結即可扎緊衣袖和扎牢在手腕(16),達到護腕舒適,無副作用。實施例2,參照實施例1,其形狀、結構、取材、制作工藝上均沒有大的改變,僅在規格上按危重患者的手腕(16)設計,取優質棉布布帶,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上下兩塊,在兩棉布之間放入優質棉花之后把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的端頭夾固在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之間,并用縫線按第一縫線(4)、第二縫線(5)、第三縫線(11)車縫固緊,使用時把套墊(3)包繞手腕(16),第二約束帶(6)穿出通孔(2)按順時針繞過手腕(16),第一約束帶(I)按逆時針方向繞過手腕(16)之后,第一約束帶(I)與第二約束帶(6)交叉交接捆扎形成扎條結(13)即可。實施例3,參照實施例1、實施例2,其結構、制作方法,取材方面與原實施方法末作大的改變,僅在視病人手腕情況按如下長寬制作,套墊(3)為長X寬=34厘米X17厘米,約束帶取二根,每根長85厘米。這個規格長寬和帶長均適于普遍性。經約3000多病例試用反應良好。實施例4,參照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在取材、制作方法上未作大的改動,僅在套墊(3)上未開通孔(2),而且把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的端頭夾在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之間的端頭用車縫縫固,在使用時把第一約束帶(I)和第二約束帶(6)和把套墊(3)包繞過手腕(16)之后交叉打結成扎條結(13)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包括第一約束帶、通孔、套墊、第一縫線、第二縫線、第二約束帶、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套墊、孔隙、第三縫線、套墊邊線、扎條結、套墊交接口、第一墊塊、夾縫、手腕,其特征在于套墊(3)左側端有第一約束帶(1),套墊(3)右側端有第二約束帶(6),套墊(3)左方有通孔(2),第一約束帶(1)通過第二縫線(5)固緊在套墊(3)左側端,第二約束帶(6)通過第二縫線(5)固緊在套墊(3)右側端,套墊(3)由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疊加之后用第二縫線(5)環邊車縫,并通過用第一縫線(4)、第三縫線(11)加固壓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包括第一約束帶、通孔、套墊、第一縫線、 第二縫線、第二約束帶、第一墊塊、第二墊塊、套墊、孔隙、第三縫線、套墊邊線、扎條結、套墊交接口、第一墊塊、夾縫、手腕,其特征在于套墊(3)左側端有第一約束帶(I ),套墊(3)右側端有第二約束帶(6),套墊(3)左方有通孔(2),第一約束帶(I)通過第二縫線(5)固緊在套墊(3)左側端,第二約束帶(6)通過第二縫線(5)固緊在套墊(3)右側端,套墊(3)由第一墊塊(7)、第二墊塊(8)疊加之后用第二縫線(5)環邊車縫,并通過用第一縫線(4)、第三縫線(11)加固壓貼。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穎護腕約束套帶,其特征在于第一約束帶(I)、第二約束帶(6)的一端頭夾在第一墊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彩云,陳玉蘭,
申請(專利權)人:黃彩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