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能過承受來自玻璃的重量,耐風壓強度高,而且在發生地震時,還能夠帶動玻璃面板做微幅移動,使鄰接的玻璃位置錯開,從而減少玻璃的內向力,有效地保護了該玻璃幕墻系統的整體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便于施工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能過承受來自玻璃的重量,耐風壓強度高,而且在發生地震時,還能夠帶動玻璃面板做微幅移動,使鄰接的玻璃位置錯開,從而減少玻璃的內向力,有效地保護了該玻璃幕墻系統的整體結構。本專利技術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便于施工操作。【專利說明】玻璃幕墻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玻璃幕墻系統安裝
,具體提供一種在玻璃拼接縫處采用支撐裝直的玻璃.墻系統。
技術介紹
近年來,建筑物的玻璃帷幕墻需求正在急速增長。常用的現有的玻璃幕墻設計多采用有DPG構成法,DPG構法是在玻璃上鉆孔,使五金支撐架的一端插進玻璃孔內,并用螺帽固定,五金支撐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幕墻主框上。這種構成法的透明性很好,但是鋼化玻璃在進行孔加工時,不僅要求加工精度高,增加施工難度,而且還需要耗費大量資金,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玻璃幕墻系統,該玻璃幕墻系統即避開了玻璃的孔加工工藝,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又不影響玻璃的透明性,滿足了使用需求。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有固定板、連接板和一對便于固定支撐該四塊玻璃面板的托架,其中,所述固定板和連接板均置于室內,且所述固定板和連接板鎖固連接,另該對托架的一端均置于室外,該對托架的另一端均活動穿設過所述連接板,并分別與一鎖固件鎖固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板包括一長條板狀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朝向室外的一側面上設有一凸出于其表面的中空第一銷柱,所述第一銷柱朝向室外的一端呈開口狀;所述連接板包括一呈長條板狀的第二面板,在所述第二面板長度方向的兩端各開設有一第一通孔,并在所述第二面板朝向室內的一側面上設有一凸出于其表面的第二銷柱,所述第二銷柱旋置于所述第一銷柱中。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對托架均由沿室外至室內方向依次排列的橢圓形第三面板、長條板狀托板和連接桿組成,所述托板寬度方向的一側邊緣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面板朝向室內的一側面上,所述托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邊緣固定連接有所述連接桿的一端,且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活動穿設過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并于所述鎖固件鎖固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每個托架與其相對應的連接板第一通孔之間由室外至室內方向還依次排列設有第一彈性體、第一橡膠墊片、第二橡膠墊片、第二彈性體和第一金屬墊片,其中,所述第一橡膠墊片和第二橡膠墊片分別貼附于玻璃面板沿室內外方向的兩側面上;另在所述第一彈性體、第一橡膠墊片、第二橡膠墊片、第二彈性體和第一金屬墊片上皆開設有便于所述第二銷柱穿設的通孔,在所述第一彈性體、第一橡膠墊片和第二橡膠墊片上還開設有便于所述托板穿設的狹縫。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每個鎖固件與其相對應的連接板第一通孔之間還設有一第二金屬墊片,所述第二金屬墊片上亦開設有便于所述第二銷柱穿設的通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四塊玻璃面板對應置于該對托板的上下兩側面上,并分別在每塊玻璃面板與其相對應的側面之間設有一玻璃墊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玻璃幕墻系統通過在每四塊玻璃面板的交匯處皆定位設有一金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能過承受來自玻璃的重量,耐風壓強度高,而且在發生地震時,還能夠帶動玻璃面板做微幅移動,使鄰接的玻璃位置錯開,從而減少玻璃的內向力,有效地保護了該玻璃幕墻系統的整體結構。本專利技術還降低了生產成本,便于施工操作。【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玻璃幕墻系統的豎向截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支撐裝置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玻璃幕墻系統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本專利技術不限于以下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I,本例中,玻璃面板采用浮法玻璃和鋼化玻璃中的一種,玻璃面板的結構可取中空玻璃和復層玻璃中的一種,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金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有固定板2、連接板3和一對便于固定支撐該四塊玻璃面板的托架4,其中,所述固定板2和連接板3均置于室內,且所述固定板2和連接板3鎖固連接,另該對托架4的一端均置于室外,該對托架的另一端均活動穿設過所述連接板3,并分別與一鎖固件5 (即為螺母)鎖固連接,該對托架能夠在所述連接板中沿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做微幅移動,進而能夠帶動玻璃面板做微幅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包括一長條板狀第一面板20,所述第一面板朝向室外的一側面上設有一凸出于其表面的中空第一銷柱21,所述第一銷柱朝向室外的一端呈開口狀;所述連接板3包括一呈長條板狀的第二面板30,在所述第二面板長度方向的兩端各開設有一第一通孔31,并在所述第二面板朝向室內的一側面上設有一凸出于其表面的第二銷柱32,所述第二銷柱旋置于所述第一銷柱中。該對托架4均由沿室外至室內方向依次排列的橢圓形第三面板40、長條板狀托板41和連接桿42組成,所述托板寬度方向的一側邊緣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面板朝向室內的一側面上,所述托板寬度方向的另一側邊緣固定連接有所述連接桿的一端,且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活動穿設過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通孔31,并于所述鎖固件5鎖固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托架與其相對應的連接板第一通孔之間由室外至室內方向還依次排列設有第一彈性體6、第一橡膠墊片7、第二橡膠墊片8、第二彈性體9和第一金屬墊片10,其中,所述第一橡膠墊片7和第二橡膠墊片8分別貼附于玻璃面板沿室內外方向的兩側面上;另在所述第一彈性體6、第一橡膠墊片7、第二橡膠墊片8、第二彈性體9和第一金屬墊片10上皆開設有便于所述第二銷柱穿設的通孔,在所述第一彈性體6、第一橡膠墊片7和第二橡膠墊片8上還開設有便于所述托板穿設的狹縫。另在每個鎖固件與其相對應的連接板第一通孔之間還設有一第二金屬墊片11,所述第二金屬墊片上亦開設有便于所述第二銷柱穿設的通孔。此外在所述第一金屬墊片10和第二金屬墊片11的通孔內側壁上均形成有螺紋,使所述第一、二金屬墊片與所述第二銷柱相旋接,從而利用第一、二彈性體將玻璃面板僅僅固定起來。其中第一、二彈性體采用硅酮橡膠或氯丁 二烯橡膠制成。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三面板40的外圍套設有一橡膠帽13,并在橡膠帽、第一彈性體、第一橡膠墊片和玻璃面板之間填充有定型硅酮膠14。在本實施例中,該四塊玻璃面板對應置于該對托板的上下兩側面上,并分別在每塊玻璃面板與其相對應的側面之間設有一樹脂制成的玻璃墊塊12。【權利要求】1.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1),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其特征在于: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有固定板(2)、連接板(3)和一對便于固定支撐該四塊玻璃面板的托架(4),其中,所述固定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玻璃幕墻系統,包括若干塊拼接在一起的玻璃面板(1),各相鄰兩塊玻璃面板之間皆留有拼接縫,并在每一條拼接縫中皆填充有防水硅膠;其特征在于:在每四塊玻璃面板拼接縫的交接處皆定位設有一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括有固定板(2)、連接板(3)和一對便于固定支撐該四塊玻璃面板的托架(4),其中,所述固定板(2)和連接板(3)均置于室內,且所述固定板(2)和連接板(3)鎖固連接,另該對托架(4)的一端均置于室外,該對托架的另一端均活動穿設過所述連接板(3),并分別與一鎖固件(5)鎖固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景棠,
申請(專利權)人:力福建材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