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投影系統,包括主控單元、投影模塊、無線通信模塊、文件存儲模塊、手勢識別模塊。無線通信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通過無線網絡接收可供投影的數據。文件存儲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存儲與處理可供投影的數據。手勢識別模塊包括攝像頭模組,用于識別用戶的手勢并轉換成對應的操作命令。主控單元與手勢識別模塊連接,根據所述操作命令操作所述投影系統。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廣域網無線通信模塊和/或支持WI-FI直連協議的WI-FI無線通信模塊。該投影系統基于手勢識別技術的交互控制模式,并結合廣域網/WI-FI無線通信技術,方便用戶使用,可袮補遠程視頻電話會議培訓中遇到的文檔不容易同步顯示的不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無線投影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投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可以支持無線連接的投影系統。
技術介紹
傳統投影系統通過線纜連接電腦主機,有關的數據通過線纜從電腦主機傳輸到投影系統。用戶在使用有線投影儀時要受到連線的極大限制,要在投影儀上進行實時數據共享更是非常復雜的事。比如:在類似于圓桌會議和交互式討論、講演或課堂等等場合,不同演講者的數據都存儲在不同的筆記本電腦中,在輪流發言演示時不得不頻頻更換筆記本電腦,這就需要重新接駁投影儀。此外,在演示過程中,用戶要保持與電腦主機進行交互,才能順利地完成有關的演示。傳統的交互方式是通過電腦主機的鍵盤與鼠標進行交互。該種交互方式不利于演示者的發揮。一種改進的交互方式是,電腦主機附加安裝無線接收器,用戶可通過手中的遙控器發射無線信號(例如紅外或者藍牙),電腦主機的無線接收器根據有關信號對投影內容進行控制。該方案需要對電腦主機進行設置,同樣不方便使用。因此,亟需一種改進的投影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投影系統,包括主控單元、投影模塊、無線通信模塊、文件存儲模塊、手勢識別模塊。其中,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通過無線網絡接收可供投影的數據。所述文件存儲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存儲與處理可供投影的數據。所述手勢識別模塊包括攝像頭模組,用于識別用戶的手勢并轉換成對應的操作命令。所述主控單元與手勢識別模塊連接,根據所述操作命令操作所述投影系統。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支持W1-FI直連協議的W1-FI無線通信模塊。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系統還具有解壓縮模塊,所述解壓縮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對所述W1-FI無線通信模塊傳輸的數據進行壓縮或解壓縮。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廣域網無線通信模塊。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接口轉換電路,所述接口轉換電路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實現USB接口、MHL接口、HDMI接口的轉換。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模塊為無線投影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所述無線投影模塊具有檢測單元用于將投影系統切換到無線投影模式或者外接投影模式。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按鍵模塊,所述案件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同于通過按鍵操作所述投影系統的操作。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外接存儲設備模塊,所述外接存儲設備接口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連接外部存儲設備;所述文件存儲模塊與所述外接存儲設備接口模塊通信連接,用于讀取與處理所述外部存儲設備存儲的數據。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投影系統包括與電池模塊和電源管理模塊,所述電源管理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配置與管理電力支持,所述電池模塊與所述電源管理模塊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優選方案中,所述主控單元、投影模塊、無線通信模塊、文件存儲模塊和手勢識別模塊集成到同一塊電路板。本專利技術優選方案提供的投影系統,基于攝像頭手勢識別技術的交互控制模式,避免了多人操作投影儀時需要不斷調整座位或固定座位的弊端,真正做到了每個人,在每個角落都可以借助投影進行實時討論和發言的,提升了交互效率,方便快捷。此外,結合廣域網/W1-FI無線通信技術,可以禰補遠程視頻電話會議培訓中遇到的文檔不容易同步顯示的不足,真正做到網內設備異地同步演示和投影設備實時共享示,實現場所分散但內容焦點統一的理想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無線投影系統邏輯結構示意圖; 圖2為無線投影系統整體組網結構示意圖; 圖3為W1-FI direct方式組網結構示意圖; 圖4為基于W1-FI AP的無線局域網方式組網結構示意圖; 圖5為廣域網無線通信遠程方式組網結構示意圖; 圖6為非組網方式無線投影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闡述本專利技術的工作方式。參閱圖1,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無線投影系統包括USB/MHL/HDMI轉換接口模塊1、電池模塊2、電源管理模塊3、無線投影模塊4、CPU中央處理模塊5、手勢識別模塊6、按鍵模塊7、無線通信模塊、文件存儲模塊9、外接存儲設備接口模塊11等。應當意識到,除了投影模塊4、主控單元5、手勢識別模塊6、文件存儲模塊9和無線通信模塊以外,其他的功能模塊都是可選的,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對各個功能模塊進行裁剪和配置。其中,無線通信模塊可以是W1-FI無線通信模塊8和/或廣域網無線通信模塊10。除了電池模塊2為通過電池接口外接外,其他功能模塊均可以設計集成在一個PCBA電路板上。W1-FI無線通信模塊8天線和廣域網無線通信模塊10的天線均放置在無線投影系統的外殼上,通過各自的天線觸點相連。無線投影系統的外殼設計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自行設計,設計原則是手勢識別模塊的攝像頭和無線投影模塊的鏡頭需要保持前后置關系,同時指向相反的方向。該無線投影系統可包括可拆卸的3腳支架,支架用于調整投影系統的角度以方便桌面便攜投影。無線投影系統中的CPU中央處理模塊5作為主控單元,負責整個投影系統各個功能模塊間的交互控制和數據通信。其他模塊通過EBI (外部總線接口)總線與CPU中央處理模塊相連。該主控單元作為無線投影系統的核心控制和資源調度單元,實現真個各個設備模塊間的通信和交互。USB (通用串行總線)/MHL (移動高清連接技術)/HDMI (高清晰多媒體接口)轉換接口模塊I與主控單元連接,通過接口轉換電路的設計,實現USB接口和MHL接口的轉換,支持外接MHL或HDMI接口的投影設備或顯示設備進行投影或顯示。連接HDMI接口的投影設備或顯示設備時,通過MHL轉HDMI接口的數據線進行連接。該模塊支持同過USB接口連接電腦,實現移動存儲硬盤功能,從而擴展了擴展用戶的使用場景。電池模塊2可以支持外接電池或內置電池,用于給投影系統提供電力。電源管理模塊3與電池模塊2、主控單元連接,負責整個無線投影系統的電力支持和配置管理。支持通過USB接口的數據線或者充電器對外接電池的充電管理。無線投影模塊4與主控單元連接,包括VGA/RGB接口的無線投影模組,實現無線投影系統的便攜投影。無線投影模塊以獨立模組器件形式存在,通過無線投影系統的PCBA主板上的VGA/RGB接口接入。無線投影系統具有檢測單元,可以自動檢測用戶是否配置了無線投影模組,如果已經配置好,投影系統就切換到無線投影模式;如果沒有配置或損壞,投影方式的默認設置自動切換為外接投影設備模式。手勢識別模塊6與主控單元連接,包括攝像頭模組及和手勢識別軟件模塊。攝像頭模組以獨立模組器件形式存在,通 過無線投影系統的PCBA (電路板)主板上的攝像頭接口接入。該模塊支持攝像頭的拍照功能。拍照功能支持普通拍照模式和手勢識別模式兩種狀態。手勢識別模式下,攝像頭拍照幀率可以達到24 FPS,以保證手勢識別的準確率。無線投影系統啟動后,在默認情況下,攝像頭模組自動進入手勢識別模式,當用戶進行手勢操作時,攝像頭會通過快速的拍照和圖片處理,識別用戶的手勢動作,并轉義成通用的菜單操作命令,執行相應的菜單操作。用戶可以通過菜單操作關閉手勢識別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菜單操作切換到普通拍照模式,進行拍照。在本實施例中,手勢識別的動作與菜單操作映射關系如下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投影系統,包括主控單元和投影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通過無線網絡接收可供投影的數據;文件存儲模塊,所述文件存儲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存儲與處理可供投影的數據;手勢識別模塊,所述手勢識別模塊包括攝像頭模組,用于識別用戶的手勢并轉換成對應的操作命令;所述主控單元與手勢識別模塊連接,根據所述操作命令操作所述投影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投影系統,包括主控單元和投影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 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通過無線網絡接收可供投影的數據; 文件存儲模塊,所述文件存儲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存儲與處理可供投影的數據; 手勢識別模塊,所述手勢識別模塊包括攝像頭模組,用于識別用戶的手勢并轉換成對應的操作命令;所述主控單元與手勢識別模塊連接,根據所述操作命令操作所述投影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支持W1-FI直連協議的W1-FI無線通信模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統還具有解壓縮模塊,所述解壓縮模塊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對所述W1-FI無線通信模塊傳輸的數據進行壓縮或解壓縮。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包括廣域網無線通信模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接口轉換電路,所述接口轉換電路與主控單元連接,用于實現USB接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柏鳳佳,趙軍宏,吳琦,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