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ePDCCH盲檢測次數的配置方法及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ePDCCH盲檢測次數的配置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Rel-1l 版本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中,標準的 ePDCCH(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在 F1DSCH (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區域發送。現有技術下,ePDCCH的傳輸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集中式(localized)傳輸、一種是分散式(distributed)傳輸。在集中式傳輸方式中一個eCCE在一個PRB pair (PhysicalResource Block pair,物理資源塊)內映射,而在分散式傳輸方式中一個eCCE在多個PRBpair中映射。根據目前結論,一個PRB pair內可以映射4個eCCE。參閱圖1所示,在集中式傳輸方式下一個PRB pair劃分成4塊資源單元,一個資源單元對應一個eCCE,具體的劃分方式有可能不同。而分散式eCCE由多個eREG (Enhanced Resource Element Group,增強資源單元組)組成,這些eREG分布在不同的PRB pair上,參閱圖1所示,一個PRB pair被劃分成16個eREG,具體的劃分方式有可能不同,一個分散式eCCE由分布在4個PRB pair上的4個eREG組成。按照目前的結論一個PRB pair有可能劃分成8個或12個或16個或24個或36個eREG。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強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檢測次數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用戶設備UE發送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n的第一信令,令UE根據第一盲檢測次數n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向UE發送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據第二盲檢測次數m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n與m之和不大于系統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檢測次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強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檢測次數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用戶設備UE發送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令UE根據第一盲檢測次數η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 向UE發送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據第二盲檢測次數m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 其中,η與m之和不大于系統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檢測次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為無線資源控制RCC信令。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UE發送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令UE根據第一盲檢測次數η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包括: 向UE發送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令UE根據約定的方式結合第一盲檢測次數η,分別確定不同聚合等級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檢測子次數nl、n2……nk,并采用所述nl、n2......nk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k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nl +n2 +......nk = η ; 或者, 向UE發送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在該第一信令中進一步攜帶不同聚合等級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檢子次數nl、n2......nk,令UE采用所述nl、n2......nk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k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nl + n2 +……nk = η。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UE發送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二信令,令UE根據第二盲檢測次數m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包括: 向UE發送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一信令,令UE根據約定的方式結合第二盲檢測次數m,分別確定不同聚合等級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檢測子次數ml、m2……mi,并采用所述ml、m2……mi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i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ml +m2 +......mi = m ; 或者, 向UE發送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一信令,在該第一信令中進一步攜帶不同聚合等級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檢子次數ml、m2......mi,令UE采用所述ml、m2......mi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i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ml + m2 +……mi = η。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針對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統一配置第一盲檢測次數η和第二盲檢測次數m.。6.一種增強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盲檢測次數的配置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并根據所述第一盲檢測次數η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二信令,并根據所述第二盲檢測次數m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 其中,η與m之和不大于系統配置的ePDCCH最大盲檢測次數。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為無線資源控制RCC信令。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并根據第一盲檢測次數η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包括: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并根據約定的方式結合第一盲檢測次數η,分別確定不同聚合等級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檢測子次數nl、n2……nk,以及采用所述nl、n2……nk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k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nl + n2 +......nk = η ; 或者,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一盲檢測次數η的第一信令,在該第一信令中進一步獲取不同聚合等級下的集中式ePDCCH盲檢子次數nl、n2......nk,并采用所述nl、n2......nk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k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nl + n2 +……nk = η。9.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二信令,并根據第二盲檢測次數m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包括: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一信令,并根據約定的方式結合第二盲檢測次數m,分別確定不同聚合等級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檢測子次數ml、m2……mi,以及采用所述ml、m2……mi對集中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i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ml + m2 +......mi = m ; 或者, 接收網絡側發送的攜帶第二盲檢測次數m的第一信令,并在該第一信令中進一步獲取不同聚合等級下的分散式ePDCCH盲檢子次數ml、m2......mi,并采用所述ml、m2......mi對分散式ePDCCH進行盲檢測,其中,i為聚合等級的類型數目,且ml + m2 +……mi = η。10.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針對不同下行控制信令DCI格式,統一確定第一盲檢測次數η和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