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的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恒壓穩流罐、變頻水泵、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還包括有高壓補償罐、超高壓補償罐、氮氣儲存罐、補水泵和雙向補償器,恒壓穩流罐經雙向補償器依次通過連接管路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串聯,雙向補償器的另一端與出水匯總管相連,超高壓補償罐的進水端經補水泵與出水匯總管相連;通過本技術方案,對傳統的二次加壓供水設備進行了改進,增加了超高壓罐和自動補氣裝置,解決了傳統二次加壓供水設備中,差量補償和小流量保壓功能所提供的有效補償水量較少;水泵啟停頻繁;穩壓功能不足,出水壓力變化較大的問題,使得供水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穩定、高效節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
本技術涉及一種無負壓供水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
技術介紹
供水系統設計過程中,當室外給水管網的水量、水壓不能滿足室內管網的水量、水壓要求時,均需要設置二次加壓設備對一次來水進行提升從而滿足用戶用水的需求;目前市場上主要的二次加壓供水設備主要是采用變頻供水設備和無負壓供水設備,并且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供、需條件進行選配,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以上設備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和不足之處,由于加壓設備出口端所設置的穩壓罐內壓力,僅為用戶最不利配水點所需壓力,既泵后全揚程壓力,通過一定計算可知,現有二次加壓供水設備,小流量保壓功能所提供的有效補償水量較少,在小流量供水時段,水泵啟停頻繁,特別是夜間,此現象較為明顯,影響設備水泵使用壽命,穩壓功能不足,出水壓力變化較大;并且即使可以通過增大壓差解決補償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氣壓罐或氣水混合罐體內的氣體,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小,造成設備補償能力的減少,不能有效通過小流量保壓節省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動補氣功能的無負壓供水設備,它可以根據補償罐體上的液位線來確定氣液混合比例,在保護市政管網壓力始終維持在最低服務值以上的前提下,在供水流量的高峰時段與供水流量低谷時段,通過差量補償,進而保證用戶端對水量及水壓的要求,正常供水,同時能夠確保相對較長時間的差量補償和小流量保壓。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恒壓穩流罐、變頻水泵、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所述恒壓穩流罐的進水端與市政管網相連接,恒壓穩流罐的出水端與進水匯總管相連接,變頻水泵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與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相連;還包括有高壓補償罐、超高壓補償罐、氮氣儲存罐、補水泵和雙向補償器,所述恒壓穩流罐經雙向補償器依次通過連接管路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串聯,所述雙向補償器的另一端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超高壓補償罐的進水端經補水泵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氮氣儲存罐經連接管路分別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并聯。所述恒壓穩流罐與市政管網之間的連接管路上設置有無負壓流量控制器和壓力變送器。所述超高壓補償罐與高壓補償罐之間的串聯連接管路上設置有減壓閥。所述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的頂部分別安裝有壓力表;在所述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的上部設置有超壓保護排氣口,在所述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所述出水匯總管上設置有壓力變送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通過本技術方案,對傳統的二次加壓供水設備進行了改進,增加了超高壓罐和自動補氣裝置,解決了傳統二次加壓供水設備中,差量補償和小流量保壓功能所提供的有效補償水量較少;水泵啟停頻繁;穩壓功能不足,出水壓力變化較大的問題,使得供水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穩定、高效節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壓力變送器、2無負壓流量控制器、3恒壓穩流罐、4高壓補償罐、5超高壓補償罐、6氮氣儲存罐、7超壓保護排氣口,8壓力表、9連接管路、10雙向補償器、11減壓閥、12磁翻柱液位計、13進水匯總管、14變頻水泵、15補水泵、16出水匯總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和
技術實現思路
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涉及的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恒壓穩流罐3、變頻水泵14、進水匯總管13和出水匯總管16,所述恒壓穩流罐3的進水端與市政管網相連接,恒壓穩流罐3的出水端與進水匯總管13相連接,變頻水泵14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與進水匯總管13和出水匯總管16相連;還包括有高壓補償罐4、超高壓補償罐5、氮氣儲存罐6、補水泵15和雙向補償器10,所述恒壓穩流罐3經雙向補償器10依次通過連接管路9與高壓補償罐4和超高壓補償罐5相串聯,所述雙向補償器10的另一端與出水匯總管16相連,所述超高壓補償罐5的進水端經補水泵15與出水匯總管16相連;所述氮氣儲存罐6經連接管路9分別與高壓補償罐4和超高壓補償罐5相并聯。所述恒壓穩流罐3與市政管網之間的連接管路9上設置有無負壓流量控制器2和壓力變送器I。所述高壓補償罐4與超高壓補償罐5之間的串聯連接管路上設置有減壓閥11。所述高壓補償罐4和超高壓補償罐5的頂部分別安裝有壓力表8 ;在所述高壓補償罐4和超高壓補償罐5的上部設置有超壓保護排氣口 7,在所述高壓補償罐4和超高壓補償罐5的下部側壁上設置有磁翻柱液位計12。所述出水匯總管16上設置有壓力變送器I。在工作時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市政管網壓力正常情況下,市政管網水流經恒壓穩流罐3、進水匯總管13、變頻水泵14和出水匯總管16向用戶正常供水。在向用戶供水的同時通過出水匯總管16經雙向補償器10向高壓補償罐4蓄水蓄能,高壓補償罐4內的壓力為水泵出口壓力,當高壓補償罐4壓力達到設定值并且磁翻柱液位計12顯示的液位也在正常設定值范圍內時,高壓補償罐4完成蓄水蓄能過程。如果在高壓補償罐4壓力達到設定值,但磁翻柱液位計12顯示的液位不在正常設定值內時,氮氣儲存罐6自動向高壓補償罐4內充氣,直至其液位達到設定值;當補充壓力大于設定值時,高壓補償罐4通過超壓保護排氣口 7排氣,保證系統安全;在高壓補償罐4進行蓄水蓄能的過程中,補水泵15通過從出水匯總管16中取水,通過把出水匯總管16的壓力和補水泵15的壓力相疊加后,導入至超高壓補償罐5內,當超高壓補償罐5壓力達到設定值并且磁翻柱液位計12顯示的液位也在正常設定值范圍內時,超高壓補償罐5完成蓄水蓄能過程;如果在超高壓補償罐5壓力達到設定值,但磁翻柱液位計12顯示的液位不在正常設定值內時,氮氣儲存罐6自動向超高壓補償罐5內充氣,直至其液位達到設定值;當補充壓力大于設定值時,超高壓補償罐5通過超壓保護排氣口 7排氣,保證系統安全。2.當市政管網壓力低與無負壓流量控制器2保證的設定值時,設備通過無負壓流量控制器2降低從市政管網的取水量,此時若用戶用水量大于市政管網來水量時,高壓補償罐4內的水經雙向補償器10補充至恒壓穩流罐3中,S卩補入變頻水泵14的進水口處,再經變頻水泵14加壓,把足量的水供給用戶使用。若在補充過程中,高壓補償罐4內的壓力下降到設定值時,超高壓補償罐5內的水通過減壓閥11補充給高壓補償罐4,使其可持續通過雙向補償器10給恒壓穩流罐3補充水量,保證用戶持續穩定用水的同時,設備不從低于設定值的市政管網中搶水。3.當夜間用戶用水量較少時,變頻水泵14開始休眠,用戶的小流量用水來自于超高壓補償罐5經減壓閥11先將水注入高壓補償罐4內,高壓補償罐4再通過雙向補償器10直接將水補充到出水匯總管16和用戶管網中。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恒壓穩流罐、變頻水泵、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所述恒壓穩流罐的進水端與市政管網相連接,恒壓穩流罐的出水端與進水匯總管相連接,變頻水泵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與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高壓補償罐、超高壓補償罐、氮氣儲存罐、補水泵和雙向補償器,所述恒壓穩流罐經雙向補償器依次通過連接管路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串聯,所述雙向補償器的另一端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超高壓補償罐的進水端經補水泵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氮氣儲存罐經連接管路分別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并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水設備,包括有恒壓穩流罐、變頻水泵、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所述恒壓穩流罐的進水端與市政管網相連接,恒壓穩流罐的出水端與進水匯總管相連接,變頻水泵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與進水匯總管和出水匯總管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高壓補償罐、超高壓補償罐、氮氣儲存罐、補水泵和雙向補償器,所述恒壓穩流罐經雙向補償器依次通過連接管路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串聯,所述雙向補償器的另一端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超高壓補償罐的進水端經補水泵與出水匯總管相連;所述氮氣儲存罐經連接管路分別與高壓補償罐和超高壓補償罐相并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動補氣能力的四罐式穩壓補償無負壓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海玲,李紀偉,丁凱,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威派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