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出風面板及具有該出風面板的空調器,包括面板本體,面板本體的背面設置有內部中空的面板伸出端,面板伸出端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該出風面板與天花板連接的第一連接孔,以及用于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位于靠近面板本體的一端,第二連接孔位于遠離面板本體的一端。該出風面板可通用、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空調器,包括機器本體,還包括出風面板,所述出風面板與所述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該空調器安裝維修方便、密封性能良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出風面板及具有該出風面板的空調器
本技術涉及空調
,尤其涉及一種出風面板及具有該出風面板的空調器。
技術介紹
目前,風管機空調在安裝時,需要分別安裝機器本體和出風進風的面板兩部分,一般機器本體安裝在天花板內,出風進風的面板則露出天花板形成裝飾。安裝時,一般先安裝吊頂工程,再安裝機器本體,最后安裝面板。傳統的安裝方式是將面板與機器本體的風口直接連接,也即,直接將出風面板與出風口連接,進風面板與進風口連接;這種直接連接的安裝方式安裝精度高,風道密封性好,可以減小進風阻力,降低風量損失,是常用的安裝形式,但是容易受到安裝條件(如,房間高度、空間限制等)的限制,出風口往往不能直接與出風面板連接,進風口也是一樣,這使得該安裝方式對施工要求高,安裝難度較大,遇到機器本體的風口和面板位置有偏差時將很難實現安裝。因此,在進行安裝時,往往在機器本體的出風口(進風口)和出風面板(進風面板)之間連接延長風道。延長風道的一端連接在機器本體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并使延長風道的寬度比進風面板或出風面板的尺寸稍大些,可以將面板套進風道內部,最后將面板與天花板固定,即可完成安裝。這種安裝方式將延長風道與面板連接處對接,安裝位置靈活,方便;但是無法進行相應的密封,其密封主要是通過面板與天花板之間的配合實現的,而天花板本身的施工精度有限,使得面板與天花板的連接處難免因接觸面不平整,因而接觸不牢靠,會產生間隙,而這些間隙很難測量和觀察到,施工時也只能按經驗配備一些襯墊來調整間隙大小,這種調節很難保證延長風道與面板的連接處完全密封,容易造成風量損失,風量的損失伴隨熱量的散失使得保溫性較差,導致凝露現象加重,也將造成施工不便。盡管如此,上述兩種安裝方式在實際安裝中都是比較常用的,在安裝時,如果采用直接連接的安裝方式,就會加大安裝難度;如果采用延長風道的安裝方式,便會損失一定風量。而且,兩種不同的安裝方式對應使用的出風面板或進風面板也會不同,無法通用,這導致在安裝和售后維修時,需要同時攜帶多種規格的面板進行匹配,增加了備件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種可通用、結構簡單的出風面板。本技術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種安裝維修方便、密封性能良好的空調器。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出風面板,包括面板本體,所述面板本體的背面設置有內部中空的面板伸出端,所述面板伸出端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該出風面板與天花板連接的第一連接孔,以及用于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位于靠近所述面板本體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孔位于遠離所述面板本體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孔對稱設置于所述面板伸出端的上下側壁上,所述第二連接孔環形設置于所述面板伸出端的側壁上,其中,上下側壁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孔一一對應,左右側壁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孔一一對應;所述面板本體的正面設置有可上下擺動的百葉,所述百葉的一側設置有顯示控制板,所述百葉與所述面板伸出端的中空部位對應。一種具有所述的出風面板的空調器,包括機器本體,還包括出風面板,所述出風面板與所述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其中,所述機器本體上設置有機器出風口,所述機器出風口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排布的出風口連接孔,安裝時,所述面板伸出端套在所述機器出風口的外側,使所述第二連接孔與所述出風口連接孔一一對齊,并通過連接件實現所述機器出風口與所述出風面板的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機器本體上設置有機器出風口、以及出風風道,所述機器出風口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排布的出風口連接孔,所述機器出風口通過所述出風口連接孔與所述出風風道的一端連接,所述出風風道的另一端套設于所述面板伸出端上,所述出風風道的外側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連接孔對應的壓板孔,所述連接件穿過所述壓板孔、所述出風風道在該端部上的連接孔、以及所述第二連接孔,實現所述出風風道與所述出風面板的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機器本體上設置有機器進風口、進風面板,所述機器進風口的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口連接孔,所述進風面板的背面設置有第四連接孔,所述機器進風口與所述進風面板通過所述進風口連接孔與所述第四連接孔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機器本體上設置有機器進風口、進風風道以及進風面板,所述機器進風口的側壁上開設有進風口連接孔,所述機器進風口通過所述進風口連接孔與所述進風風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進風風道的另一端與所述進風面板的背面對齊設置,所述進風面板的背面設置有第四連接孔,所述進風風道的外側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四連接孔對應的壓板孔,所述連接件穿過所述壓板孔、所述進風風道上的連接孔、以及所述第四連接孔,實現所述進風風道與所述進風面板的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出風風道和所述進風風道為帆布制成的通道,所述連接件為塑料插銷,所述塑料插銷的插銷柱周圍設置有可被擠壓變形的膨脹部。其中,所述進風風道和所述進風風道為鈑金制成的通道,所述連接件為螺釘、螺栓或鉚釘。其中,所述面板伸出端與所述機器出風口之間設置有襯墊或海綿制成的密封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出風面板,通過在面板伸出端的側壁上設置用于與天花板連接的第一連接孔,還設置用于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者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可以實現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直接連接,也可以實現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之間增加風道后與風道的連接,實現出風面板在不同安裝情況下的通用連接,而且該出風面板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本技術的空調器,通過設置上述通用的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安裝維修都比較方便,而且具有較好的密封性倉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出風面板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出風面板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空調器的機器本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機器本體與出風面板直接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I處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是圖3中的機器本體與出風面板通過延長風道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I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是圖6中的壓板與連接件的連接示意圖;圖9是圖3中的進風面板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中II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1-出風面板;2_機器本體;3_進風面板;4_天花板;5_壓板;6_連接件;7-密封件;8_出風風道;9_進風風道;11_面板本體;12_面板伸出端;21_機器出風口;22-機器進風口 ; 111-顯示控制板;112-百葉;121-第一連接孔;122-第二連接孔;211_出風口連接孔;221_進風口連接孔;31_第三連接孔;32_第四連接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1、圖2所示,一種出風面板,包括面板本體11,面板本體11的背面設置有內部中空的面板伸出端12,面板伸出端12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該出風面板與天花板4連接的第一連接孔121,以及用于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122,第一連接孔121位于靠近面板本體11的一端,第二連接孔122位于遠離面板本體11的一端。該出風面板通過在面板伸出端12的側壁上設置用于與天花板4連接的第一連接孔121,還設置用于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者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出風面板,包括面板本體(11),所述面板本體(11)的背面設置有內部中空的面板伸出端(1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伸出端(12)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該出風面板與天花板(4)連接的第一連接孔(121),以及用于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122),所述第一連接孔(121)位于靠近所述面板本體(11)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孔(122)位于遠離所述面板本體(11)的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出風面板,包括面板本體(11),所述面板本體(11)的背面設置有內部中空的面板伸出端(1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伸出端(12)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該出風面板與天花板(4)連接的第一連接孔(121),以及用于該出風面板與機器本體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的第二連接孔(122),所述第一連接孔(121)位于靠近所述面板本體(11)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孔(122 )位于遠離所述面板本體(11)的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孔(121)對稱設置于所述面板伸出端(12)的上下側壁上,所述第二連接孔(122)環形設置于所述面板伸出端(12)的側壁上,其中,上下側壁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孔(122)—一對應,左右側壁上的所述第二連接孔(122) 一一對應;所述面板本體(11)的正面設置有可上下擺動的百葉(112),所述百葉(112)的一側設置有顯示控制板(111),所述百葉(112)與所述面板伸出端(12)的中空部位對應。3.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風面板的空調器,包括機器本體(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出風面板(1),所述出風面板(I)與所述機器本體(2)的出風口或風道的出風口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本體(2)上設置有機器出風口(21),所述機器出風口(21)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排布的出風口連接孔(211),安裝時,所述面板伸出端(12)套在所述機器出風口(21)的外側,使所述第二連接孔(122)與所述出風口連接孔(211) —一對齊,并通過連接件(6 )實現所述機器出風口(21)與所述出風面板(I)的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器本體(2)上設置有機器出風口(21)、以及出風風道(8),所述機器出風口(21)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排布的出風口連接孔(211),所述機器出風口(21)通過所述出風口連接孔(211)與所述出風風道(8)的一端連接,所述出風風道(8)的另一端套設于所述面板伸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婧,國德防,董德智,張中曉,
申請(專利權)人: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