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通過變壓器與電源連接,包括震蕩電路、射極耦合觸發電路和能耗制動電路;其中所述震蕩電路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震蕩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極耦合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外罩。它能夠在人體接近風扇外罩1cm的時候切斷電源,而且強迫電機立即停轉,起到了非常好的保險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扇保險裝置,更涉及一種靈敏度和保險系數更高的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
技術介紹
常見的家用電風扇都有防護罩,但是有的孩子出于調皮,喜歡用手指去碰轉動的葉片,這就容易造成危險,而目前所采用的電扇保險裝置,大多數是接觸器的,電風扇要在倒下的時候才會切斷電源,因此,保險效果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靈敏度和保險系數更高的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專利技術通過變壓器與電源連接,包括震蕩電路、射極耦合觸發電路和能耗制動電路;其中所述震蕩電路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震蕩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極耦合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外罩。所述震蕩電路的結構為: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一端連接第五二極管的一端,所述第五二極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七電容與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一端通過第三電容后與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通過第七電阻與所述第七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兩端還并聯有第二繼電器。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結構為:第一繼電器與第二二極管并聯后的一端連接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與第二二極管并聯后的另一端通過第五電阻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通過第三電阻與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四電阻與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結構為:電感、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串聯后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感的兩端并聯有第一電容,所述第二電容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和發射極,所述第三電容的兩端并聯有第六電阻,所述第六電阻的一端通過第五電容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兩端與第二電阻并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依次連接第一電阻和滑動變阻器后與電感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到風扇外罩。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專利技術能夠在人體接近風扇外罩Icm的時候切斷電源,而且強迫電機立即停轉,起到了非常好的保險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框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通過變壓器B與電源連接,包括震蕩電路、射極耦合觸發電路和能耗制動電路;其中所述震蕩電路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震蕩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極耦合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外罩。如圖2所示:所述震蕩電路的結構為:變壓器B的低壓側的一端連接第五二極管D5的一端,第五二極管D5的另一端通過第七電容C7與變壓器B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一端通過第三電容C3后與第四三極管BG4的集電極連接,第四三極管BG4的發射極通過第七電阻R7與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連接,第三二極管D3的兩端還并聯有第二繼電器J2。如圖2所示: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結構為:第一繼電器Jl與第二二極管D2并聯后的一端連接第三三極管BG3的集電極,第三三極管BG3的發射極與第二三極管BG2的發射極連接,第一繼電器Jl與第二二極管BG2并聯后的另一端通過第五電阻R5與第二三極管BG2的集電極連接,第二三極管BG2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R2與第三三極管BG3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管BG2的發射極通過第三電阻R3與變壓器B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第三三極管BG3的基極通過第四電阻R4與變壓器B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結構為:電感L、第二電容C2和第三電容C3串聯后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出端,電感L的兩端并聯有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三極管BGl的集電極和發射極,所述第三電容C3的兩端并聯有第六電阻R6,第六電阻R6的一端通過第五電容C5與第一三極管BGl的基極連接,第五電容C5的兩端與第二電阻R2并聯,第一三極管BGl的基極依次連接第一電阻Rl和滑動變阻器W后與電感L的另一端連接,第一三極管BGl的發射極連接到風扇外罩。結合圖1和圖2,接通電源后,電扇馬達通電,電扇開始工作。220V的交流電壓經過電源變壓器B降壓、第五二極管D5整流、第七電容D7濾波后,供給各個晶體管作工作電壓。這時第一三極管BGl等組成的振蕩器工作,第六電阻R6上輸出的信號經過第一二極管Dl整流后加到第二三極管BG2的基極。第二三極管BG2、第三三極管BG3等組成的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當有震蕩信號輸入時,第二三極管BG2變為飽和,第三三極管BG3邊為截止狀態,繼電器Jl不吸動。此時第四三極管BG4因上偏置電路斷開不工作,電機正常轉動。當手距離電扇罩Icm時,由于人體分布電容的存在,相當于在震蕩回路中添加了個電容,正常的諧振狀態被破壞,電路立即停振,這時Dl的負極輸出的直流電壓由7V降至接近0V。于是第二三極管BG2由導通變為截止,第三三極管BG3變為導通繼電器Jl吸動,斷路器J1-2的常閉觸點打開,切斷了風扇的電源;斷路器Jl-1的常開觸點閉合,電源給第四電容C4充電,這充電電流使BG4導通,第二繼電器J2吸動,斷路器J2-1接通,經第四二極管D4整流后的直流電加到電機上,由于是直流,使定子產生一個直流磁場,使得轉子不再轉動,于是電扇立即停轉。一秒種以后第四電容C4的充電電流等于零,第四三極管BG4截至,第二繼電器J2釋放,制動過程結束,若人手沒有離開電扇,第一繼電器Jl仍然吸合,第二繼電器J2釋放,電扇停轉一直到手離開為止。如圖2所示:電路調整好以后,將引出線①、②接電風扇電源的插頭逾、④接220V市電接在電風扇保護罩的固定螺絲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通過變壓器與電源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震蕩電路、射極耦合觸發電路和能耗制動電路;其中所述震蕩電路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震蕩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極耦合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外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通過變壓器與電源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震蕩電路、射極耦合觸發電路和能耗制動電路;其中所述震蕩電路的電源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震蕩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射極耦合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能耗制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風扇外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蕩電路的結構為: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一端連接第五二極管的一端,所述第五二極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七電容與所述變壓器的低壓側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一端通過第三電容后與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通過第七電阻與所述第七電容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兩端還并聯有第二繼電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感應式電扇保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極耦合觸發電路的結構為:第一繼電器與第二二極管并聯后的一端連接第三三極管的集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璐,黃大喜,龐凱,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檳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