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胸腹腔穿刺引流針
本技術屬于一種醫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胸腹腔穿刺引流針。
技術介紹
臨床上應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于導尿,有的用于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應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后感染與影響傷口愈合,傳統的引流步驟較多,操作復雜,需較為熟練的操作醫師執行穿刺引流,且置入導絲過程中增加了導絲對胸腹腔內臟器及組織的損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更實用,更方便的胸腹腔穿刺引流針。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胸腹腔穿刺引流針,包括: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由針頭和針座構成,針頭固定在針座上,針頭的頭部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孔,針頭的外圍包裹有針套,針套的頭部與第一孔對應處設置有第二孔,所述的針座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上方設置有線座,線座通過連接塊與凹槽連接,線座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三孔,線座內與第三孔對應處設置有前套環,線座內部設置有通道,通道與連接塊連通,線座的頂面設置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兩側設置有滑軌,滑軌上設置有滑蓋,滑蓋與滑軌垂直的側壁上設置有刀片,在線座內以線座重心為對稱點與前套環和第三孔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后套環和第四孔,前套環和后套環通過聯合線連接。所述的滑蓋的底面設置有橡膠層,且橡膠層的厚度和滑蓋的厚度之和與方形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的聯合線一端連接在前套環上,另一端通過第二孔和第一孔,再穿過連接塊和通道,從外部穿過第四孔與后套環連接。所述的連接塊為圓柱體結構。所述的前套環的圓心與第三孔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針體平行。所述的后套環的圓心與第四孔的圓心之間的連線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胸腹腔穿刺引流針,包括: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由針頭和針座構成,針頭固定在針座上,針頭的頭部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孔,針頭的外圍包裹有針套,針套的頭部與第一孔對應處設置有第二孔,所述的針座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上方設置有線座,線座通過連接塊與凹槽連接,線座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三孔,線座內與第三孔對應處設置有前套環,線座內部設置有通道,通道與連接塊連通,線座的頂面設置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兩側設置有滑軌,滑軌上設置有滑蓋,滑蓋與滑軌垂直的側壁上設置有刀片,在線座內以線座重心為對稱點與前套環和第三孔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后套環和第四孔,前套環和后套環通過聯合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胸腹腔穿刺引流針,包括: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由針頭和針座構成,針頭固定在針座上,針頭的頭部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孔,針頭的外圍包裹有針套,針套的頭部與第一孔對應處設置有第二孔,所述的針座上設置有凹槽,凹槽上方設置有線座,線座通過連接塊與凹槽連接,線座的側壁上設置有第三孔,線座內與第三孔對應處設置有前套環,線座內部設置有通道,通道與連接塊連通,線座的頂面設置有方形槽,方形槽的兩側設置有滑軌,滑軌上設置有滑蓋,滑蓋與滑軌垂直的側壁上設置有刀片,在線座內以線座重心為對稱點與前套環和第三孔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后套環和第四孔,前套環和后套環通過聯合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胸腹腔穿刺引流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蓋的底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靖宜,王勇,仝麟龍,楊文魁,朱盛興,韓文豪,劉磊,仝現州,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人民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