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照明用光源及照明裝置,作為照明用光源的一個實施方式的LED燈泡(1)具備:發光部(10);用于使發光部(10)發光的驅動電路(20);用于收納驅動電路(20)的外殼(30);以及受電部(40),被設置在外殼(30)的上部(32)或者底部(33),從外部接受用于供給到驅動電路(20)的電力,發光部(10)被設置在外殼(30)的側部(31),上述照明用光源可以用于照明裝置。(*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裝置
本技術涉及照明用光源以及采用了該照明用光源的照明裝置。
技術介紹
發光二極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半導體發光元件由于具有小型、高效以及壽命長的特點,因此能夠期待著利用于各種制品的光源。其中,采用了 LED的LED燈泡作為取代燈泡形熒光燈、白熾燈、氪燈或者鹵素燈等以往周知的現有燈泡的照明用光源得到了不斷的開發。最近,小型的LED燈泡被不斷地開發,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取代小型鹵素燈等的小型的LED燈泡。(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9-093926號公報LED燈泡由于內藏有用于使LED發光的驅動電路,因此比以往的燈泡的尺寸大。尤其是取代小型鹵素燈等小型的LED燈泡,由于燈的尺寸比較小,電路空間受到限制,因此,難于實現與以往的小型燈泡相同的尺寸。因此,在將LED燈泡用于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會出現不能得到本來應有的照明効果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使用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所希望的照明効果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裝置。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技術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具備:發光部;驅動電路,用于使所述發光部發光;外殼,收納所述驅動電路;以及受電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上部或者底部,該受電部從外部接受向所述驅動電路供給的電力;所述發光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側部。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所述發光部被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發光部被配置成,其中的一個發光部與其他的發光部被配置在以所述外殼為中心相對稱的位置。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還具備覆蓋所述發光部的透光性的罩部件;所述罩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外殼。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還具備覆蓋所述發光部以及所述外殼的透光性的罩部件。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所述外殼為多面體。在這種情況下,所述多面體可以為六面體。而且,所述外殼可以通過將平面狀部件折彎成立體狀而被構成。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還具備第二發光部,該第二發光部以與所述受電部之間夾著所述外殼的方式而被設置。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還具備框體,該框體以圍住所述外殼的周壁部的方式而被固定在所述外殼;所述發光部被設置在所述框體。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框體可以通過將平面狀部件折彎成立體狀而被構成。而且,所述框體也可以是由金屬制成。并且,也可以是,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中,所述發光部具有基板以及被安裝在所述基板上的發光元件。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發光元件可以是,具有容器以及被安裝在所述容器內的LED芯片的表面貼裝型的LED元件。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發光元件還具有密封部件,該密封部件以覆蓋所述LED芯片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所述容器內;所述密封部件含有對來自所述LED芯片的光的波長進行變換的波長變換材料。或者,所述發光元件可以為LED芯片。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是,所述發光部還具有密封部件,該密封部件對所述LED芯片進行密封;所述密封部件含有對來自所述LED芯片的光的波長進行變換的波長變換材料。并且,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裝置具備以上所述的任一個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器具,該照明器具用于將電力供給到所述照明用光源的所述受電部。通過本技術,即使在使用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所希望的照明効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燈泡的透視圖。圖2 (a)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燈泡的俯視圖,圖2 (b)是該LED燈泡的正面圖。圖3 (a)、圖3 (b)、圖3 (C)示出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LED燈泡的外殼的組裝方法的一個例子。圖4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裝置的概略剖面圖。圖5(a)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I所涉及的LED燈泡的透視圖,圖5 (b)是該LED燈泡的側面圖。圖6是示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所涉及的LED燈泡的構成的側面圖。圖7是示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所涉及的LED燈泡的構成的側面圖。圖8是示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所涉及的LED燈泡的其他的構成的側面圖。圖9是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所涉及的LED燈泡的透視圖。圖10是用于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所涉及的LED燈泡的組裝方法的圖。【具體實施方式】(想到本技術的經緯)首先,針對本技術申請的專利技術人員想到本技術的經緯以及以往的技術問題點進行詳細說明。在安裝有燈泡的照明器具具備用于圍住燈泡的燈罩。燈罩例如為透光性罩,對來自燈泡的光進行擴散等并放出到外部。該燈罩具有與被安裝在照明器具的燈泡相符的大小以及形狀。例如在安裝有小型鹵素燈的照明器具中采用了透明的箱形燈罩。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員發現,在將取代以往的燈泡的LED燈泡安裝到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會出現以下的問題。—般而言,LED燈泡具備用于使由LED構成的發光部(LED模塊)發光的驅動電路。例如,由于LED是由直流電來發光的,因此具備將從照明器具供給來的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的電路。并且,即使在從照明器具供給了直流電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需要將電壓值變換為適用于LED的電壓的電路的情況。這樣,LED燈泡具備用于將從照明器具供給來的電力變換為適于LED的電力的電路(驅動電路)。并且,LED燈泡也具備用于收納驅動電路的電路外殼。因此,LED燈泡與具有相同的燈頭(受電部)的以往的燈泡相比,燈的尺寸就會變大。這樣,在將LED燈泡用于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會出現不能得到本來應有的照明効果的問題。更具體而言,在以往的LED燈泡中,從配線的效率化等觀點來看,一般而言驅動電路被配置在燈頭與發光部(LED模塊)之間。即,在將LED燈泡安裝到天花板的照明器具時,發光部被構成為位于最下方的位置。因此,以往的LED燈泡與不具備驅動電路的以往的燈泡相比,燈頭與發光部之間的距離,需要長出能夠收納驅動電路的空間部分(例如電路外殼)。其結果是,在以往的LED燈泡中,在安裝到以往的照明器具時,發光部則會位于接近燈罩的開口的位置或者從開口露出,這樣,從LED燈泡射出的光的大部分則不經由燈罩的透光作用而被直接放出到外部。因此,在以往的LED燈泡中所出現的問題是,本來應該得到的照明器具的照明効果卻不能得到。例如,會出現不能得到由燈罩進行的光的擴散効果(照明効果)的問題。尤其是在取代小型鹵素燈等小型燈泡的小型LED燈泡中,難于確保電路空間,并且也難于實現電路的小型化。因此,在小型的LED燈泡中,難于實現與以往的小型燈泡相同的尺寸,并且難于得到本來應該得到的照明効果。因此,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員根據以上這些想法,經過銳意地探討,通過對照明用光源中的構成要素的配置布局下功夫,從而即使在將具備驅動電路的照明用光源用于以往的照明器具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所希望的照明効果。(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裝置進行說明。并且,以下所說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照明用光源,具備:發光部;驅動電路,用于使所述發光部發光;外殼,收納所述驅動電路;以及受電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上部或者底部,該受電部從外部接受向所述驅動電路供給的電力;該照明用光源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光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側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照明用光源,具備: 發光部; 驅動電路,用于使所述發光部發光; 外殼,收納所述驅動電路;以及 受電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上部或者底部,該受電部從外部接受向所述驅動電路供給的電力; 該照明用光源的特征在于, 所述發光部被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側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光部被設置有多個; 多個所述發光部被配置成,其中的一個發光部與其他的發光部被配置在以所述外殼為中心相對稱的位置。3.如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還具備覆蓋所述發光部的透光性的罩部件; 所述罩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外殼。4.如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還具備覆蓋所述發光部以及所述外殼的透光性的罩部件。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殼為多面體。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面體為六面體。7.如權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殼是通過將平面狀部件折彎成立體狀而被構成的。8.如權利要求1、2、5或者6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還具備第二發光部,該第二發光部以與所述受電部之間夾著所述外殼的方式而被設置。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用光源還具備框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川越進也,杉田和繁,植本隆在,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