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包括爐殼、煙囪、回水管和出水管,在爐殼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腔,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特點是:在爐殼上設有一連通爐膛的空氣口,在爐膛的后側設有一與爐膛水套相連通的回程加熱水套,在回程加熱水套的底部設有一儲灰腔,頂部設有第一、第二清灰腔,在儲渣腔、儲灰腔與第一、第二清灰腔之間設有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回程煙道管,設有引流風機的煙囪與第二清灰腔或回程煙道管相連通,回程煙道管引導煙氣依次途經儲渣腔、第一清灰腔、儲灰腔、第二清灰腔后由煙囪排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燃料燃燒充分,污染物排放少,可節煤50%以上,熱值利用合理,熱效率可達90%。(*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
本技術涉及一種帶有熱水裝置的明火爐,具體地說是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
技術介紹
采暖爐以其方便、經濟實用等優點受到消費者歡迎。目前,生活中所使用的采暖爐一般包括有爐殼和煙囪,在爐殼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膛,爐膛與煙囪相連通,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爐膛水套的上、下部分別對應設有出水管、回水管。這種結構的采暖爐均為正向燃燒采暖爐,其爐膛水套大多是一環繞在爐膛周邊、整體連通的水套,燃煤在爐膛內正向燃燒產生熱量與爐膛水套內的水進行熱交換,生成的熱水經出、回水管而回流供給暖氣片采暖。由于爐膛與煙囪連通,燃煤在爐膛內生成的可燃物未充分燃燒就與攜帶部分熱量的煙氣一起經煙?直接排出,造成燃煤燃燒不充分、熱值不能充分利用,并且空氣污染嚴重;另外,采暖爐在長時間使用后,會有大量的灰垢附著爐膛內壁上,不易清理,爐膛熱效率逐漸降低,造成采暖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燃煤燃燒效率低、熱值不能充分利用、灰垢附著爐膛內壁不易清理而造成采暖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熱效率高、燃料燃燒充分、灰垢易清理、污染排放少的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其包括爐殼、煙囪、回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的爐殼的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腔,所述的爐口由一爐蓋封蓋,在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在爐殼的前端下部設有一連通儲渣腔的清渣口,該清渣口由一清渣端蓋封蓋,其特征在于:在爐殼的前端中部設有一連通爐膛的空氣口,對應該空氣口設有空氣調節裝置;在爐膛的后側設有一與爐膛水套相連通的回程加熱水套,在該回程加熱水套的底部設有一儲灰腔,在該儲灰腔的腔壁上設有一由清灰側端蓋封蓋的清灰側腔口 ;在所述的回程加熱水套的頂部設有第一清灰腔和第二清灰腔,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的腔口分別對應由第一清灰頂端蓋、第二清灰頂端蓋封蓋;在所述的儲渣腔、儲灰腔與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之間設有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回程煙道管,所述的煙?與所述的第二清灰腔或回程煙道管相連通,所述的回程煙道管引導煙氣依次途經儲渣腔、第一清灰腔、儲灰腔、第二清灰腔后由所述的煙?排出;所述的爐排是由若干水平排列的水管制成,該爐排的兩端分別與回程加熱水套、爐膛水套相連通;在所述的煙囪的輸出端上設有一引流風機,在煙囪的周向環繞設有一與回程加熱水套相連通的煙囪水套;所述的出水管與所述的煙囪水套的內上部相連通,所述的回水管與回程加熱水套的內下部相連通。所述的回程煙道管為三排,其中,第一排回程煙道管將儲渣腔與第一清灰腔相連通,第二排回程煙道管將第一清灰腔與儲灰腔相連通,第三排回程煙道管將儲灰腔與第二清灰腔相連通,所述的第二清灰腔與所述的煙?相連通。所述的回程煙道管為四排,其中,第一排回程煙道管將儲渣腔與第一清灰腔相連通,第二排回程煙道管將第一清灰腔與儲灰腔相連通,第三排回程煙道管將儲灰腔與第二清灰腔相連通,第四排回程煙道管將第二清灰腔與所述的煙?相連通。所述的空氣調節裝置,其是在所述的爐殼的前端外側密封連接一罩扣空氣口的調節罩體,在該調節罩體上開有進氣柵欄,在調節罩體內設有封蓋進氣柵欄的擋板,該擋板與一杠桿的一端相連接,該杠桿的另一端與一調節按鈕相連接,杠桿的中間部位活動支撐在一與調節罩體固定連接的支撐桿上。本技術在爐殼的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腔,在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在爐膛的后側設有一與爐膛水套相連通的回程加熱水套,該回程加熱水套的底部設有一儲灰腔,其頂部設有第一清灰腔和第二清灰腔,在儲渣腔、儲灰腔與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之間設有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回程煙道管,設有引流風機的煙囪與第二清灰腔或回程煙道管相連通;在煙?的周向環繞設有一與回程加熱水套相連通的煙囪水套。本技術采用了反向燃燒的原理,燃煤在爐膛內的燃燒產生的燃燒產物,在引流風機或煙囪吸力作用下,反向經過燃燒燃煤層的進一步引燃和強化燃燒,使燃燒產物中的氣體和固體可燃物充分燃燒,降低排出煙氣中的碳黑與粉塵的濃度,減少環境污染。燃煤在爐膛內的燃燒產生的熱輻射加熱爐膛水套中的水;攜帶熱量的煙氣由回程煙道管引導依次途經儲渣腔、第一清灰腔、儲灰腔、第二清灰腔后由煙?排出,煙氣在多回程往復式導煙通道中流轉,攜帶的熱量加熱回程加熱水套、煙?水套中的水,其熱值被充分利用。由于在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的頂部分別對應設有清灰腔口,設置在儲渣腔、儲灰腔與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之間的回程煙道管,可采用清理工具自上向下清理其內管壁上附著的灰垢,進一步提高了熱效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設計合理,采暖效果好,燃料燃燒充分,污染物的排放量少,可節煤50 %以上,熱值利用合理,熱效率可達90 %。【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主剖視圖;圖2是圖1中的A-A視圖;圖3是圖1中的B-B視圖;圖4是圖1的右視圖;圖5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結構主剖視圖。圖中標記:1.爐體,2爐蓋,3.爐口,4.爐膛,5.爐膛水套,6.調節罩體,7.調節按鈕,8.杠桿,9.支撐桿,10.擋板,11.進氣柵欄,12.空氣口,13.清渣端蓋,14.清渣口,15.儲渣腔,16.爐排,17.回程加熱水套,181.第一排回程煙道管,182.第二排回程煙道管,183.第三排回程煙道管,184.第四排回程煙道管,19.儲灰腔,20.第一清灰腔,21.第一清灰頂端蓋,22.第二清灰腔,23.第二清灰頂端蓋,24.煙囪,25.煙囪水套,26.引流風機,27.清灰側腔口,28.清灰側端蓋,29.回水管,30.出水管。【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在圖1、圖2中,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其包括爐殼1、煙囪24、回水管29和出水管30,在爐殼I的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 3、爐膛4、爐排16、儲渣腔15,在爐殼I與爐膛4之間設有爐膛水套5。如圖1、圖2所示,爐口 3設置為方形,其上由一與爐口相匹配的爐蓋2封蓋。方形的爐口便于燃煤的添加。在圖1中,在爐殼I的前端下部設有一連通儲渣腔15的清渣口 14,該清渣口 14由一清渣端蓋13封蓋。打開清渣端蓋13,通過清渣口 14方便地清理儲渣腔15內存儲的燃燒產生的煤渣或煤灰。如圖1所示,在爐殼I的前端中部設有一連通爐膛4的空氣口 12,對應空氣口 12設有空氣調節裝置。如圖1、圖2所示,空氣調節裝置是在爐殼I的前端外側密封焊接一罩扣空氣口 12的調節罩體6,在調節罩體6上開有進氣柵欄11。圖1中,在調節罩體6內設有封蓋進氣柵欄11的擋板10,擋板10與一杠桿8的一端相連接,該杠桿8的另一端與一調節按鈕7相連接,調節按鈕7活動安裝在調節罩體6上,杠桿8的中間部位活動支撐在一支撐桿9上,支撐桿9固定連接在調節罩體6上。在調節空氣口 12的空氣進量時,通過按動調節按鈕7經杠桿8帶動擋板10,封閉進氣柵欄11或打開與進氣柵欄11的進氣間隙,以控制燃煤的燃燒速度。需要說明的是,空氣調節裝置也可采有其他結構。例如,在空氣口上設一端蓋,手動控制端蓋與空氣口之間的打開間隙,以控制進氣量及燃煤的燃燒速度。在圖1中,在爐膛4的后側設有一與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其包括爐殼、煙囪、回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的爐殼的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腔,所述的爐口由一爐蓋封蓋,在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在爐殼的前端下部設有一連通儲渣腔的清渣口,該清渣口由一清渣端蓋封蓋,其特征在于:在爐殼的前端中部設有一連通爐膛的空氣口,對應該空氣口設有空氣調節裝置;在爐膛的后側設有一與爐膛水套相連通的回程加熱水套,在該回程加熱水套的底部設有一儲灰腔,在該儲灰腔的腔壁上設有一由清灰側端蓋封蓋的清灰側腔口;在所述的回程加熱水套的頂部設有第一清灰腔和第二清灰腔,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的腔口分別對應由第一清灰頂端蓋、第二清灰頂端蓋封蓋;在所述的儲渣腔、儲灰腔與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之間設有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回程煙道管,所述的煙囪與所述的第二清灰腔或回程煙道管相連通,所述的回程煙道管引導煙氣依次途經儲渣腔、第一清灰腔、儲灰腔、第二清灰腔后由所述的煙囪排出;所述的爐排是由若干水平排列的水管制成,該爐排的兩端分別與回程加熱水套、爐膛水套相連通;在所述的煙囪的輸出端上設有一引流風機,在煙囪的周向環繞設有一與回程加熱水套相連通的煙囪水套;所述的出水管與所述的煙囪水套的內上部相連通,所述的回水管與回程加熱水套的內下部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回程反向燃燒采暖爐,其包括爐殼、煙囪、回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的爐殼的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爐口、爐膛、爐排、儲渣腔,所述的爐口由一爐蓋封蓋,在爐殼與爐膛之間設有爐膛水套,在爐殼的前端下部設有一連通儲渣腔的清渣口,該清渣口由一清渣端蓋封蓋,其特征在于: 在爐殼的前端中部設有一連通爐膛的空氣口,對應該空氣口設有空氣調節裝置; 在爐膛的后側設有一與爐膛水套相連通的回程加熱水套,在該回程加熱水套的底部設有一儲灰腔,在該儲灰腔的腔壁上設有一由清灰側端蓋封蓋的清灰側腔口 ;在所述的回程加熱水套的頂部設有第一清灰腔和第二清灰腔,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的腔口分別對應由第一清灰頂端蓋、第二清灰頂端蓋封蓋; 在所述的儲渣腔、儲灰腔與所述的第一清灰腔、第二清灰腔之間設有若干排平行排列的回程煙道管,所述的煙?與所述的第二清灰腔或回程煙道管相連通,所述的回程煙道管引導煙氣依次途經儲渣腔、第一清灰腔、儲灰腔、第二清灰腔后由所述的煙囪排出; 所述的爐排是由若干水平排列的水管制成,該爐排的兩端分別與回程加熱水套、爐膛水套相連通; 在所述的煙囪的輸出端上設有一引流風機,在煙囪的周向環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可竹,
申請(專利權)人:梁可竹,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