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把復雜的圖像內容識別問題化解為編碼空間的問題,大大降低了信息識別的復雜度,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
本技術涉及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屬于信息編碼
。
技術介紹
目前,紡織企業為了減少庫存,及時獲取用戶需要的紡織及皮革面料產品訂單,經常要制作面料樣冊,既可以為用戶提供整體面料的彩色圖片,又可以提供實際的具有真實手感的面料樣品,達到吸引客戶和擴大銷售量的目的。面料樣冊是由彩頁裝訂起來而得到的。傳統面料樣冊的彩頁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如圖1所示,傳統的面料樣冊的制作過程如下:(1)制作面料的圖片彩頁,一頁有多個面料的彩圖;(2)為了節省原料,先將真實銷售的大幅面料切成5cmX6cm,6cmX8cm等不同尺寸的小塊樣品;(3)將小塊樣品粘貼到相應的面料彩頁中對應面料圖片的旁邊位置。為了保證樣品與寬幅面料的實際圖片對應一致,需要加以檢測以防止出錯。防錯檢測就是要檢測圖1中的①和②、③和④是否對應一致,即檢測面料樣品①是否來自面料彩圖②,面料樣品③是否來自面料彩圖④,防止出錯。傳統的面料樣冊的制作和檢測方法是人工粘貼及人工檢測。人工檢測的缺點是:需要大量工人,人力成本高,制作速度慢,檢測效率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需要采用自動化生產線來制作面料樣冊。但如何實現在線檢測是個關鍵問題。由于目前的傳統方法還是人工檢測,檢測環節的效率很低,人眼長時間工作容易疲勞,使得檢測質量不穩定。而采用機器視覺檢測系統直接對面料的圖像內容進行識別也存在著技術難題:例如,一塊大幅面的面料切成尺寸較小的、塊數達到成百上千個的樣品,其花紋、圖案也被切成零碎的不同小塊,每個小塊的花紋、圖案都不同,但代表的是同一種面料,這就給基于圖像內容的識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算法的復雜度巨大,機器視覺檢測系統難以實現其基于圖像內容的防錯檢測,這也是目前一個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為了解決自動防錯檢測的難題,本技術采用信息編碼技術和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技術,創造性地提出了面料樣冊生產中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方法及系統,形成了新的生產工藝流程,解決了人工肉眼檢測的效率低、漏檢率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的缺陷。本技術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噴碼的一維條碼類型,本技術中使用的一維條碼格式包括:128碼、39碼、EA13碼、PDF417碼、交叉25碼、UPC碼、93碼、Codabar碼(庫德巴碼)等。2、面料圖片編碼,編碼格式確定后,一方面要將編碼分配給面料及其圖片;另一方面要將編碼存放到噴印系統的數據庫中,由計算機進行控制,用于把編碼信息噴印到由面料切割而成的小塊樣品。給每種面料及其對應的彩頁上的面料圖片分配同一個唯一的編碼;同一種實際面料切割下來的所有樣品都擁有相同的編碼。3、形成面料編碼彩頁,給每種面料及其對應的彩頁上的面料圖片分配同一個唯一的編碼,保存到數據庫中,用于后面的防錯檢測。4、噴印一維條碼編碼信息,按所分配的編碼組合要求,噴墨印刷機將一維條碼噴印在標簽上。5、粘貼編碼樣品,然后將噴印有一維條碼的編碼樣品粘貼在彩頁的相應圖片邊上指定位置。6、粘貼一維條碼標簽。7、形成樣品編碼彩頁。8、一維條碼信息檢測與編碼識別,防錯檢測與一維條碼技術有直接關系,對每一個分配有指定編碼的彩頁使用一維條碼檢測器來實現條碼檢測與識別。9、錯品自動剔除,將上一步檢測出來的一維條碼編碼信息與數據庫中的預先設置好的編碼進行比對,若發現已編碼的面料彩圖與面料樣品的編碼不一致,則給出報警信號,并自動剔除該彩頁,從而達到出錯檢測的目的,保證樣冊產品的質量。本技術的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主要由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兩部分組成;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用于將一維條碼噴印在樣品的表面,其編碼規則來自編碼數據庫中預先分配好的一維條碼編碼數據;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用于實現對粘貼在彩頁上的、與樣品連接在一起的一維條碼標簽進行掃描,然后執行一維條碼檢測、一維條碼信息識別與比對,防止粘貼的樣品與彩頁上面料圖片兩者對應不一致的錯誤出現。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其中所述計算機為控制中心,計算機控制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和噴印設備,編碼數據庫中存放的是預先設計好的各種銷售面料的編碼,每種面料都分配有唯一的編碼與之一一對應,這種編碼相當于面料的身份證號。為了把面料實物粘貼在彩頁上展示給客戶,需要把面料上切割成小尺寸樣品,從一種面料上來的所有面料樣品繼承了面料的唯一編碼,盡管各自的小圖案、花紋有所不同。因此,來自同一塊面料的樣品,噴印相同的一維條碼編碼。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工作時,載物臺帶動面料樣品向前運動,經過噴印設備的噴頭下方,并觸發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將信號傳輸給計算機,計算機發出指令,控制噴印設備的各個噴頭將液態油墨微粒噴出,打在面料樣品的標簽的指定位置,形成一維條碼。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所述計算機為控制和計算核心,計算機管理著編碼數據庫,計算機連接著一維條碼識別器并實現一維條碼信息的檢測與識別、出錯報警等各種功能。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工作時,噴印有一維條碼的面料樣品粘貼在彩頁的固定位置,彩頁在載物臺的帶動下一起向前運動,當彩頁經過一維條碼識別器的下方時對應的一維條碼被識別出來,并傳輸給計算機,計算機對一維條碼識別器采集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得到原始的編碼信息;解碼結果與編碼數據庫中的編碼進行比對,若兩者結果一致,就進行下一個彩頁的檢測,重復上述過程;若兩者結果不一致,則通過聲光報警器發出出錯報警信號。本技術的優點是:(1)把復雜的圖像內容識別問題化解為編碼空間的問題,大大降低了信息識別的復雜度,使得樣品的快速有效識別成為可能;(2)使得面料樣冊的自動化生產成為可能,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并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3)—維條碼噴印在標簽上,與樣品連接在一起,不會破壞樣品的整體外觀,并帶給客戶的是最真實的面料效果。本技術操作簡單方便,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附圖說明】圖1是傳統面料樣冊的彩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面料樣冊的傳統生產工藝流程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的面料樣冊的創新生產工藝步驟流程圖;圖4是由本技術生產的帶有一維條碼編碼信息的面料樣品編碼彩頁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的一維條碼信息檢測與識別工作流程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7本技術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噴碼的一維條碼類型,本技術中使用的一維條碼格式包括:128碼、39碼、EA13碼、PDF417碼、交叉25碼、UPC碼、93碼、Codabar碼(庫德巴碼)等。2、面料圖片編碼,編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一維條碼識別器、聲光報警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通過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連接;?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共用所述載物臺。
【技術特征摘要】
1.基于一維條碼技術的防錯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和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所述一維條碼噴印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算機、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載物臺;所述顯示器、編碼數據庫服務器、噴印設備、光電傳感器分別與計算機連接;所述一維條碼檢測與識別子系統包括:顯示器、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福成,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印刷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