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即本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尾托、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續(xù)流機構設于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預熱水箱和熱水箱,若干密封圈設于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的連接處,尾托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尾部。本熱水器有效提高了熱水器的熱效率,減少了能耗,降低安裝空間及制作成本,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即本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尾托、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續(xù)流機構設于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預熱水箱和熱水箱,若干密封圈設于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的連接處,尾托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尾部。本熱水器有效提高了熱水器的熱效率,減少了能耗,降低安裝空間及制作成本,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專利說明】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
技術介紹
太陽能熱水器由于節(jié)能、環(huán)保得到廣泛的應用,一般太陽能熱水器通過與水箱間隔連接的若干真空集熱管采集熱能后提高水箱的水溫,但由于間隔排列的若干真空集熱管相鄰真空集熱管的外管之間間隙較大,導致漏光嚴重、光利用率低。在相同加熱效率的情況下,就需增加熱水器的太陽能面積,增加安裝空間,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生產能耗,浪費熱水器制作原材料,使得原來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熱水器產品存在不應該有的缺陷,對環(huán)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本熱水器采用變徑真空集熱管有效提高了熱水器的熱效率,減少了生產能耗,降低安裝空間及制作成本,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的適用性、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和尾托,還包括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所述續(xù)流機構設于所述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若干密封圈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的連接處,所述尾托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尾部。進一步,上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相鄰變徑真空集熱管的間隙是l_2mm。進一步,上述續(xù)流結構包括軟管、浮球和活動節(jié),所述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下部設有通孔,所述續(xù)流結構位于所述預熱水箱內并所述浮球通過所述活動節(jié)連接所述軟管一端,所述軟管另一端連接所述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的通孔。進一步,上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是變徑真空玻璃集熱管。進一步,本熱水器還包括保溫層,所述保溫層設于所述預熱水箱、熱水箱外層和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進一步,本熱水器還包括熱泵,所述熱泵的進出水管分別設于所述熱水箱一側并連通熱水箱。 由于本專利技術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即本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尾托、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續(xù)流機構設于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預熱水箱和熱水箱,若干密封圈設于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的連接處,尾托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尾部。本熱水器有效提高了熱水器的熱效率,減少了生產能耗,降低安裝空間及制作成本,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1、若干密封圈2、和尾托4,還包括預熱水箱5、熱水箱6和續(xù)流機構7,所述預熱水箱5和熱水箱6平排設置,所述續(xù)流機構7設于所述預熱水箱5與熱水箱6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5和熱水箱6,所述熱水箱6側面設有排氣口 62,所述預熱水箱5和熱水箱6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 51和熱水出水口 61,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I平行密排分別連接所述預熱水箱5和熱水箱6,所述若干密封圈2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I與所述預熱水箱5和熱水箱6的連接處,所述尾托4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I的尾部。進一步,上述續(xù)流結構7包括軟管71、浮球72和活動節(jié)73,所述預熱水箱5與熱水箱6之間下部設有通孔52,所述續(xù)流結構7位于所述預熱水箱5內并所述浮球72通過所述活動節(jié)73連接所述軟管71 —端,所述軟管71另一端連接所述預熱水箱5與熱水箱6之間的通孔52。進一步,上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I的相鄰變徑真空集熱管的間隙是1_2_。進一步,上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I是變徑真空玻璃集熱管。變徑真空玻璃集熱管的內、外管之間可通過彈簧支架3支撐及定位。進一步,本熱水器還包括保溫層10,所述保溫層10設于所述預熱水箱5、熱水箱6外層和預熱水箱5與熱水箱6之間。進一步,本熱水器還包括熱泵8,所述熱泵的進出水管81、82分別設于所述熱水箱6 一側并連通熱水箱6。本熱水器采用合理的雙水箱結構,可采用變徑真空集熱管,并實現(xiàn)集熱管與集熱管之間的高度密排,將原來相鄰集熱管外管間隙由原來的22-25mm減小到l_2mm,從而使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漏光量減小到極限,使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光熱效率與理想的真空平板集熱器接近,有效提高熱水器的熱效率。采用變徑真空玻璃集熱管進一步提高了本熱水器的光熱效率。本熱水器中冷水經預熱水箱的冷水進水口注入預熱水箱,預熱水箱的水再由續(xù)流機構流入熱水箱,熱水箱的熱水由熱水箱的熱水出水口流出。在該過程中,變徑真空集熱管將光能轉換成熱能通過水傳遞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中集中儲存,熱水箱的熱水自熱水出水口流出,預熱水箱通過續(xù)流機構對熱水箱補充水,續(xù)流機構可由浮球、軟管和活動節(jié)構成,浮球始終浮于預熱水箱水面并通過活動節(jié)牽拉軟管一端位于預熱水箱水位上部,則經軟管流入熱水箱的水是預熱水箱上部的水,因在垂直高度差內水自下而上有溫度梯度,下部溫度低,上部溫度高,尤其是預熱水箱加冷水時,溫差更大,始終是下部溫度低于上部溫度,這樣經軟管流入熱水箱的水總是相對溫度較高的水,在保溫層的作用下,熱水箱中的水溫總是高于預熱水箱中的水溫,從而使得熱水箱總是輸出高溫水,保證了熱水器的熱水輸出。而續(xù)流機構采用浮球結構,使得預熱水箱在任何水位均可有相對高溫的水補入熱水箱。同時當太陽能量不足時,本熱水器可通過熱泵提供輔助能源,該熱泵可以采用空氣源熱泵,且該熱泵僅對水量較少的熱水箱內水進行加熱,既降低了熱泵的能耗,又保證了熱水器的熱水輸出,避免了太陽能量不足時的熱水器失效,最大限度提高了熱水器的使用效果。本熱水器在相同得熱量時,比常規(guī)熱水器減少了制作人工、有效提高熱效率、制作的各種材料節(jié)約18%左右,熱效率提高25%—43% ;相同熱效率下節(jié)約安裝空間20%左右,提高了熱水器產品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性能。【權利要求】1.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和尾托,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所述續(xù)流機構設于所述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若干密封圈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包括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若干密封圈和尾托,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預熱水箱、熱水箱和續(xù)流機構,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平排設置,所述續(xù)流機構設于所述預熱水箱與熱水箱之間并連通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熱水箱側面設有排氣口,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分別設有冷水進水口和熱水出水口,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平行密排分別連接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所述若干密封圈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與所述預熱水箱和熱水箱的連接處,所述尾托設于所述若干變徑真空集熱管的尾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選賓,李春信,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德星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