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上升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導軌和氣缸,氣缸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與套筒連接,套筒內套設有鏟板手柄;旋轉裝置包括電機,電機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修板鏟刀的一端連接,電機的另一端設于導軌上,修板鏟刀設于鏟板手柄內,修板鏟刀的上部與鏟板手柄的上部之間設有彈簧。本發明專利技術改變了傳統噴絲板的清潔方法,將人工處理改為自動化處理,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同時也避免了員工與有腐蝕性的熔融聚合物的直接接觸,保證了工人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上升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導軌和氣缸,氣缸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與套筒連接,套筒內套設有鏟板手柄;旋轉裝置包括電機,電機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修板鏟刀的一端連接,電機的另一端設于導軌上,修板鏟刀設于鏟板手柄內,修板鏟刀的上部與鏟板手柄的上部之間設有彈簧。本專利技術改變了傳統噴絲板的清潔方法,將人工處理改為自動化處理,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同時也避免了員工與有腐蝕性的熔融聚合物的直接接觸,保證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噴絲板化纖機械
。
技術介紹
噴絲板作為制造合成纖維的重要裝備,是紡絲機不可缺少的精密部件,其尺寸形狀是保證纖維成品品質的重要條件。目前國內,大部分公司都是人工手動清理粘附在噴絲板表面的聚合物,紡絲機的工作效率明顯降低。人工進行清理時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只有熟練的員工才能進行操作,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甚至需要在有腐蝕性的熔融聚合物的噴絲板下面手動清理,會對員工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節省勞動力、生產效率高、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的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及方法,解決了人工手動清理粘附在噴絲板表面的聚合物時,工作效率低、清理費時費力、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和對員工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上升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導軌和氣缸,氣缸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與套筒連接,套筒內套設有鏟板手柄;旋轉裝置包括電機,電機的一端通過聯軸器與修板鏟刀的一端連接,電機的另一端設于導軌上,修板鏟刀設于鏟板手柄內,修板鏟刀的上部與鏟板手柄的上部之間設有彈簧。優選地,所述修板鏟刀的形狀為“T”字形,“T”字形修板鏟刀的下端依次穿過彈簧和鏟板手柄,鏟板手柄的下端穿過套筒。優選地,所述鏟板手柄的形狀為“Y”字形,“Y”字形鏟板手柄的上端與“T”字形修板鏟刀的上端相匹配。優選地,所述氣缸的數量為2根,其與導軌形成三角形結構。一種使用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的鏟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啟動氣缸,氣缸的伸縮端帶動支撐架和套筒上升,套筒與鏟板手柄接觸,使得鏟板手柄上升,鏟板手柄擠壓其與修板鏟刀之間的彈簧,帶動修板鏟刀上升,從而使得與修板鏟刀連接的聯軸器和電機一起上升,至修板鏟刀接觸噴絲板面時,氣缸繼續上升,則會通過擠壓彈簧使得鏟板手柄與紡絲組件接觸牢固;啟動電機,使得修板鏟刀旋轉,對噴絲板面進行清潔。優選地,若所述的鏟板手柄與紡絲組件接觸不太吻合,可以旋轉鏟板手柄即可。本專利技術改變了傳統噴絲板的清潔方法,將人工處理改為自動化處理,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低,同時也避免了員工與有腐蝕性的熔融聚合物的直接接觸,保證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的部分結構圖。其中:1為底座,2為氣缸,3為支撐架,4為套筒,5為伊板手柄,6為彈簧,7為修板韋產刀,8為聯軸器,9為電機,10為導軌。【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本專利技術為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如圖1、圖2所示,其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兩部分組成。上升裝置從上到下設置為彈簧6、鏟板手柄5、支架、氣缸2、底座1、導軌10。其中,支架為套筒4和支撐架3接觸,套筒4可以旋轉。底座I上安裝有導軌10和2根氣缸2,在旋轉操作時,2根氣缸2和導軌10所組成的三角形結構又保證了旋轉的平穩性。氣缸2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3與套筒4連接,套筒4內套有鏟板手柄5,即鏟板手柄5的下端穿過套筒4 ;旋轉裝置由修板鏟刀7、聯軸器8、電機9三部分組成。修板鏟刀7的形狀為“T”字形,“T”字形修板鏟刀7的下端依次穿過彈簧6和鏟板手柄5,并通過聯軸器8與電機9的一端連接,電機9的另一端安裝在導軌10上。鏟板手柄5的形狀為“Y”字形,“Y”字形鏟板手柄5的上端與“T”字形修板鏟刀7的上端相匹配。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方法,上升時,啟動氣缸2,氣缸2的伸縮端帶動支撐架3和套筒4上升,套筒4與伊板手柄5接觸,使得伊板手柄5上升,伊板手柄5擠壓其與修板伊刀7之間的彈簧6,帶動修板鏟刀7上升,從而使得與修板鏟刀7連接的聯軸器8和電機9 一起上升,上升過程中沿著導軌10方向。當上升一定距離,修板鏟刀7接觸噴絲板面,氣缸2繼續上升,則會稍微擠壓彈簧6,使得鏟板手柄5與紡絲組件接觸牢固。若鏟板手柄5與紡絲組件接觸不太吻合,可以旋轉鏟板手柄5。達到要求后旋轉電機9,可使得修板鏟刀7旋轉,對噴絲板面進行清潔。清潔完成,氣缸2進行下降操作,恢復到初始狀態。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上升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導軌(10)和氣缸(2),氣缸(2)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3)與套筒(4)連接,套筒(4)內套設有鏟板手柄(5);旋轉裝置包括電機(9),電機(9)的一端通過聯軸器(8)與修板鏟刀(7)的一端連接,電機(9)的另一端設于導軌(10)上,修板鏟刀(7)設于鏟板手柄(5)內,修板鏟刀(7)的上部與鏟板手柄(5)的上部之間設有彈簧(6)。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板鏟刀(7)的形狀為“T”字形,“T”字形修板鏟刀(7)的下端依次穿過彈簧(6)和鏟板手柄(5),鏟板手柄(5)的下端穿過套筒⑷。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鏟板手柄(5)的形狀為“Y”字形,“Y”字形鏟板手柄(5)的上端與“T”字形修板鏟刀(7)的上端相匹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2)的數量為2根,其與導軌(10)形成三角形結構。5.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的鏟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啟動氣缸(2),氣缸(2)的伸縮端帶動支撐架(3)和套筒(4)上升,套筒(4)與伊板手柄(5)接觸,使得伊板手柄(5)上升,伊板手柄(5)擠壓其與修板伊刀(7)之間的彈簧(6),帶動修板鏟刀(7)上升,從而使得與修板鏟刀(7)連接的聯軸器(8)和電機(9) 一起上升,至修板鏟刀(7)接觸噴絲板面時,氣缸(2)繼續上升,則會通過擠壓彈簧 (6)使得鏟板手柄(5)與紡絲組件接觸牢固;啟動電機(9),使得修板鏟刀(7)旋轉,對噴絲板面進行清潔。6.—種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噴絲板纟產板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的纟產板手柄(5)與紡絲組件接觸不太吻合,可以旋轉鏟板手柄(5)即可。【文檔編號】D01D4/04GK103938284SQ201410191166【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噴絲板鏟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裝置和旋轉裝置,上升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導軌(10)和氣缸(2),氣缸(2)的伸縮端通過支撐架(3)與套筒(4)連接,套筒(4)內套設有鏟板手柄(5);旋轉裝置包括電機(9),電機(9)的一端通過聯軸器(8)與修板鏟刀(7)的一端連接,電機(9)的另一端設于導軌(10)上,修板鏟刀(7)設于鏟板手柄(5)內,修板鏟刀(7)的上部與鏟板手柄(5)的上部之間設有彈簧(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崇倡,陳革,索國杰,張榮根,劉敬普,周陽,
申請(專利權)人:東華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