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包括支架,彈性支承在支架上的風選篩體,在風選篩體上設置有激振器,在風選篩體內設置有輸送板,輸送板后端與進料斗通連,輸送板的前端與出料斗通連,在所述輸送板前端上方設置有下分選板,在下分選板的后上方設置有上分選板,上分選板的后上方為出殼風口,在下分選板與上分選板的上方設置有風選蓋板,該風選蓋板橫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風選蓋板、下分選板及上分選板之間形成一曲線風道,風選蓋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出料斗與出殼風口相連接。該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不僅能對脫殼后的水飛薊籽、殼進行分離,而且分選精細,所分選出和水飛薊殼純度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包括支架,彈性支承在支架上的風選篩體,在風選篩體上設置有激振器,在風選篩體內設置有輸送板,輸送板后端與進料斗通連,輸送板的前端與出料斗通連,在所述輸送板前端上方設置有下分選板,在下分選板的后上方設置有上分選板,上分選板的后上方為出殼風口,在下分選板與上分選板的上方設置有風選蓋板,該風選蓋板橫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風選蓋板、下分選板及上分選板之間形成一曲線風道,風選蓋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出料斗與出殼風口相連接。該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不僅能對脫殼后的水飛薊籽、殼進行分離,而且分選精細,所分選出和水飛薊殼純度高。【專利說明】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
本技術涉及一種谷物類篩選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水飛薊籽脫殼后的籽、殼風力篩選設備。
技術介紹
水飛薊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植物,其種子可用于提取水飛薊素,還可以用來榨取水飛薊油,水飛薊素富含于水飛薊種子中的殼中,水飛薊油則是要從水飛薊仁中榨取。老式的生產工藝是先將水飛薊籽進行壓榨,得到水飛薊油,然后再從水飛薊籽壓榨所得的水飛薊餅中設法提取水飛薊素,這樣的工藝所得到的水飛薊油中會受到水飛薊殼中色素的影響,色澤加深且純度不高,而在提取水飛薊素的過程中也會由于水飛薊餅中仍含有大量的水飛薊油而使得工藝復雜,成本加大且提純效果不理想。新的水飛薊素生產工藝是將水飛薊籽中的種皮與種仁先行脫殼分離,將其中的種皮用于提取水飛薊素,將種仁用于榨油,兩者之間分別進行,互不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脫殼后的水飛薊種皮與種仁進行較為徹底的分離,要做到精細分選,所分選出的水飛薊殼不可含有水飛薊仁,保證水飛薊素的穩定提取,而分選出的水飛薊種仁中也不可含有水飛薊種皮,以保證水飛薊油的色澤與質量,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風選過程中要將重量較輕的癟籽、碎仁與水飛薊殼精細分選,不得混雜。現有技術中對種子脫殼后進行殼仁分離的振動風選篩雖然功能與水飛薊殼仁分離的要求相近,但其對水飛薊籽脫殼后的殼仁分離并不具有針對性,其風選分離精細程度不高,效果達不到理想的精細分選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它不僅能對脫殼后的水飛薊籽、殼進行分離,而且分選精細,所分選出的水飛薊殼純度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一種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包括支架,彈性支承在支架上的風選篩體,在風選篩體上設置有激振器,在風選篩體內設置有輸送板,輸送板后端與進料斗通連,輸送板的前端與出料斗通連,在所述輸送板前端上方設置有下分選板,在下分選板的后上方設置有上分選板,上分選板的后上方為出殼風口,在下分選板與上分選板的上方設置有風選蓋板,該風選蓋板橫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風選蓋板、下分選板及上分選板之間形成一曲線風道,風選蓋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出料斗與出殼風口相連接。在上述結構中,由于在所述輸送板前端上方設置有下分選板,在下分選板的后上方設置有上分選板,上分選板的后上方為出殼風口,在下分選板與上分選板的上方設置有風選蓋板,則所設置的下分選板與上分選板在風選蓋板的配合下對脫殼后的水飛薊籽、仁、殼混合物料形成兩次分選,提高了分選精度,避免了一次分選可能造成的分離不清的問題。又由于該風選蓋板橫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風選蓋板、下分選板及上分選板之間形成一曲線風道,風選蓋板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出料斗與出殼風口相連接,則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的風選蓋板為水飛薊籽殼混合物料的分選,特別是對水飛薊殼的精細分離提供了保證,拋物線型的風選蓋板與分選板之間形成了一條向分選板后上方逐漸增高的風道,拋物線的頂點部位與分選板之間為最窄,形成一風口,此處的風力最強,分選作用集中在此處,當脫殼機脫殼后的水飛薊籽、仁、殼混合物料從進料斗進入風選篩內輸送板上后,在激振器的作用下向輸送板前端輸送經過此風口時,較重的籽、仁會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入出料斗中排出,而其中較輕的部分被氣流分選輸送到分選板的上方,而后由于拋物線向后上方伸展,風選蓋板與分選板間的風道逐漸增高,風力逐漸減弱,被風力分選上來的物料中的相對較重的物料會落到分選板上,較輕的水飛薊殼會繼續向后上方輸送,進入下一分選板上方的風口,再進行一次分選,分選后的水飛薊殼從出殼風口排出,而落在分選板上的物料會在激振器的作用下往前輸送,到達最前端時下落,再次經過風口進行分選,在此過程中,由于風選蓋板是拋物線型的,保證了風選氣流的穩定流動,且風力是逐漸減弱,從而使得風選效果得到保證,如此循環往復進行分選,使得水飛薊的籽、仁、殼得到分離,且風選氣流穩定流動,漸漸變化,越向后上方風力越輕,從而保證了水飛薊籽、仁、殼混合物料中只有最輕的水飛薊殼被從出殼風口分離出去,分選過程精準細致,所分選出和水飛薊殼純度高。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風選蓋板前段拋物線與下分選板相對應,該段拋物線的頂點位于下分選板的前方,拋物線的頂點與下分選板前端的距離LI為10 —20_。采用該實施方式,該段風選蓋板的拋物線頂點與出料斗連接并與之配合在下分選板的前方形成分選風口,從而保證從輸送板輸送出來的混合物料及時得到分選,而拋物線的頂點與下分選板前端的距離LI為10 — 20mm則使得所形成的風口尺寸與水飛薊籽的外形尺寸相對應,保證了風口分選的效率。本技術的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風選蓋板后段拋物線與上分選板相對應,該段拋物線的頂點位于上分選板前端的上方,拋物線的頂點與上分選板前端的距離L2為15 — 25mm。采用該實施方式,該段拋物線的頂點位于上分選板前端的上方,與前段拋物線的后端相連接,且所形成的氣流通道與前段下分選板上方的氣流通道走向一致,不會形成渦流而改變被分選物料的輸送走向,也就不會影響分選效果。而該段拋物線的頂點與上分選板前端的距離L2為15 — 25mm,此距離比下分選板前端的風口距離要大,相應風力較弱,保證了被分選物料中只有最輕的水飛薊殼被分選出來,進一步保證了分選的精細程度。本技術的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下分選板的底面與輸送板的間距L3為10 — 15mm。采用該實施方式,限制了下分選板的底面與輸送板的間距,一方面保證水飛薊混合物料的正常通過,又保證了所輸送的水飛薊混合物料的輸送量在一定的范圍內,使得經過風選風口的物料逐步輸入,風選效果得到保證。【專利附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技術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機架、2 —進料斗、3 —復合彈簧、4 一輸送板、5 —激振器、6 —風選篩體、7 一出殼風口、8 —上分選板、9 一風選蓋板、10 —下分選板、11 一出料斗。【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所示的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中,機架I為鋼結構的焊接框架,風選篩體6為長方形結構,其四角部位通過復合彈簧3支承在機架I的四根立柱上,在風選篩體6的下部設置有激振器5,激振器5為振動電機,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風選篩體6下部的安裝座上,輸送板4安裝在風選篩體6上,用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飛薊籽殼振動風選篩,包括支架(1),彈性支承在支架(1)上的風選篩體(6),在風選篩體(6)上設置有激振器(5),在風選篩體(6)內設置有輸送板(4),輸送板(4)后端與進料斗(2)通連,輸送板(4)的前端與出料斗(11)通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輸送板(4)前端上方設置有下分選板(10),在下分選板(10)的后上方設置有上分選板(8),上分選板(8)的后上方為出殼風口(7),在下分選板(10)與上分選板(8)的上方設置有風選蓋板(9),該風選蓋板(9)橫截面形狀為前后相連的兩段向后上方伸展的拋物線,風選蓋板(9)、下分選板(10)及上分選板(8)之間形成一曲線風道,風選蓋板(9)的前后兩端分別與出料斗(11)與出殼風口(7)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勇,周曉娟,梁呈元,吳素琴,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健佳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