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法提供了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壓蓋、膜片、氣囊和恒壓控制系統,其中壓蓋包括能夠置入管道的內塞和連接在內塞一端的端蓋,端蓋用于與管道的端面壓合;膜片的一部分設置在內塞的外壁與管道的內壁之間,外側開有用于容納氣囊的環形槽;恒壓控制系統通過換氣口對氣囊的內壓進行調節,保證氣囊內壓恒為期望值。由于氣囊設置在環形槽中,使氣囊的膨脹受到管道軸向方向的約束,當氣囊內充氣時,氣囊僅向管道的徑向方向膨脹,充分保證氣囊與管道內壁之間的密封效果,并使密封效率更高。由于氣囊的大小可根據充氣量調節,能夠適應不同內徑的管道,可方便地重復使用,使成本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方法提供了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壓蓋、膜片、氣囊和恒壓控制系統,其中壓蓋包括能夠置入管道的內塞和連接在內塞一端的端蓋,端蓋用于與管道的端面壓合;膜片的一部分設置在內塞的外壁與管道的內壁之間,外側開有用于容納氣囊的環形槽;恒壓控制系統通過換氣口對氣囊的內壓進行調節,保證氣囊內壓恒為期望值。由于氣囊設置在環形槽中,使氣囊的膨脹受到管道軸向方向的約束,當氣囊內充氣時,氣囊僅向管道的徑向方向膨脹,充分保證氣囊與管道內壁之間的密封效果,并使密封效率更高。由于氣囊的大小可根據充氣量調節,能夠適應不同內徑的管道,可方便地重復使用,使成本大大降低。【專利說明】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道密封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
技術介紹
在化工工業中的危險氣體、液體流通管道閥門維修過程中要嚴格防止危險氣體、液體泄露,不但要求能夠快速安裝和拆卸,還要求在維修過程中管道內的氣體、液體不得泄露。目前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用法蘭或者堵頭對閥門進行封堵,其缺點在于由于維修過程具有臨時性,不能及時根據實際尺寸定制法蘭或者堵頭,因而其密封精度不易控制,密封作業效率低。中國專利:一種管道密封氣囊(申請號:CN20102028661L 4,申請日:2010.08.05),通過在管道內設置具有一定內壓的氣囊,利用氣囊作用在管道內壁上的壓力,達到密封的目的,以解決在短時間內對閥門進行封堵的問題。其缺點在于,由于氣囊的剛性本身低于管道,因此在 氣囊內部加壓的時候容易在管道的擠壓下發生軸向形變,從而降低作用在管道內壁上的壓力,使密封性降低。除此之外,由于氣囊與管道本身不是固定連接,一旦放氣后氣囊容易落入管道內部,很難取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通過在壓蓋的內塞與管道內壁之間的膜片中設置恒壓的氣囊,進入管道的膜片和氣囊可重復使用,能夠實現管道臨時的精度密封的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壓蓋、膜片、氣囊和恒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壓蓋包括能夠置入管道的內塞和連接在所述內塞一端的端蓋,所述端蓋用于與所述管道的端面壓合;所述膜片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內塞的外壁與所述管道的內壁之間,外側開有用于容納所述氣囊的環形槽;當所述氣囊被設置在所述環形槽中,所述氣囊的換氣口通過所述膜片上的進氣通道引出;所述恒壓控制系統通過所述換氣口對所述氣囊的內壓進行調節,保證所述氣囊內壓恒為期望值。所述恒壓控制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三聯件、減壓閥、節流閥、流量計、進氣電磁閥、第二單向閥和壓力開關,其中所述三聯件的進氣口連接氣源,所述壓力開關的出氣口連接所述換氣口 ;所述換氣口還依次通過排氣電磁閥和單向節流閥連接大氣。所述三聯件與減壓閥之間設置儲氣罐。所述三聯件與儲氣罐之間依次設置第一截止閥和第一單向閥;所述減壓閥與節流閥之間設置第二截止閥。所述單向節流閥的出氣口設置消聲器。所述恒壓控制系統的調節過程包括:I)當所述壓力開關測得所述氣囊的內部氣壓低于所述期望值時,所述進氣電磁閥導通,所述排氣電磁閥關斷,對所述氣囊進行充氣;2)當所述壓力開關測得所述氣囊的內部氣壓高于所述期望值時,所述進氣電磁閥關斷,所述排氣電磁閥導通,所述氣囊的內部氣體向大氣排出;3)當所述壓力開關測得所述氣囊的內部氣壓達到所述期望值時,所述進氣電磁閥和排氣電磁閥全部處于關斷狀態,所述氣囊的內部氣壓恒等于所述期望值。所述恒壓控制系統通過PLC控制,并使用UPS做斷電保護。所述期望值為0.7MPa。所述端蓋的外緣設置法蘭。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如下:本方法提供了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壓蓋、膜片、氣囊和恒壓控制系統,其中壓蓋包括能夠置入管道的內塞和連接在內塞一端的端蓋,端蓋用于與管道的端面壓合;膜片的一部分設置在內塞的外壁與管道的內壁之間,外側開有用于容納氣囊的環形槽;當氣囊被設置在環形槽中,氣囊的換氣口通過膜片上的進氣通道引出;恒壓控制系統通過換氣口對氣囊的內壓進行調節,保證氣囊內壓恒為期望值。由于氣囊設置在環形槽中,環形槽限制氣囊向管道軸向方向膨脹,當氣囊內充氣時,氣囊僅向管道的徑向方向膨脹,充分保證氣囊與管道內壁之間的密封效果,并使密封效率更高。由于氣囊的大小可根據充氣量調節,因此能夠適應不同內徑的管道,可方便地重復使用。由于氣囊通過膜片安裝在壓蓋的內塞外壁上,因而氣囊、膜片和壓蓋為一體,當氣囊放氣之后,可與壓蓋一同取出管道,避免放氣后的氣囊因操作失誤落入管道中。由于氣囊的內壓通過恒壓控制系統控制,減少人為參與,增加密封的精確性和穩定性?!緦@綀D】【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壓蓋、膜片和氣囊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恒壓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說明。在以下描述中,一些具體細節為計算機領域的技術人員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理解。在實施例中,以示意圖或者框圖的形式表明實現具體功能的元件,以便突出技術重點,而不會在不必要的細節方面模糊本專利技術。本領域中公開的、常識性的細節,因而在實施例中最大程度上省略了上述技術細節,而不認為這些細節是獲得本專利技術完整技術方案所必須的特征。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包括壓蓋1、膜片2、氣囊3、恒壓控制系統4。其中,壓蓋I包括能夠進入管道內部的內塞11,內塞11的一端為盲端,盲端上設置帶有緊固法蘭孔的端蓋12 ;端蓋12的外徑大于管道5的內徑,當安裝時,其外緣能夠壓在管道5的端面上。膜片2為環狀,一部分可設置在管道3中的內塞11外壁與管道5內壁之間,其外側開有呈圓弧形內凹的環形槽21,用于將環形的氣囊3容納其中;另一部分可設置在端蓋12外緣與管道5的端面之間。當氣囊3被設置在環形槽21中,氣囊3的換氣口 31通過膜片2上的進氣通道22引出到外界,恒壓控制系統4通過換氣口 31對氣囊3內的壓力進行調節,保證氣囊3內壓力恒定。當壓蓋1、膜片2和氣囊3均進入安裝位置后,通過緊固螺栓6將壓蓋I與管道5壓緊,則通過恒壓控制系統4在氣囊3中維持恒定的壓力即可實現精確密封。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恒壓控制系統4包括依次串接的三聯件42、第一截止閥43、第一單向閥44、儲氣罐45、減壓閥46、第二截止閥47、節流閥48、流量計49、進氣電磁閥410、第二單向閥411、壓力開關412,其中三聯件42的進氣口連接氣源41,壓力開關412的出氣口連接氣囊3的換氣口 31 ;氣囊3的換氣口 31又通過排氣電磁閥413、單向節流閥414和消聲器415與大氣相連。氣源41提供高壓氣源,經三聯件42過濾除水調壓,流經第一截止閥43和第一單向閥44,進入儲氣罐5。第一截止閥43的作用是開啟或關閉該條供氣通路,第一單向閥44的作用為防止外部氣壓過低時氣體回流;儲氣罐45起到斷氣保護作用,當氣源41突然斷氣,可以繼續提供高壓氣。高壓氣從儲氣罐45流出,流入減壓閥46,做氣壓的前期調整后,依次流經第二截止閥47、節流閥48、流量計49、進氣電磁閥410、第二單向閥411、壓力開關412,最后通過換氣口 31進入氣囊3。節流閥48用于調整進氣速度,流量計49用于計量當前的進氣流量大小,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可靠性的臨時管道密封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壓蓋、膜片、氣囊和恒壓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壓蓋包括能夠置入管道的內塞和連接在所述內塞一端的端蓋,所述端蓋用于與所述管道的端面壓合;所述膜片的一部分設置在所述內塞的外壁與所述管道的內壁之間,外側開有用于容納所述氣囊的環形槽;當所述氣囊被設置在所述環形槽中,所述氣囊的換氣口通過所述膜片上的進氣通道引出;所述恒壓控制系統通過所述換氣口對所述氣囊的內壓進行調節,保證所述氣囊內壓恒為期望值。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巖,
申請(專利權)人:中科華赫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