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泥干燥機,包括污泥干燥罐,所述污泥干燥罐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組合后,內部形成一個密封的容腔,所述第一罐體的左端設置有一塊水平的擱置板,在所述擱置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容腔內部,并且在延伸至容腔內部的那一端上設置有螺旋刃,所述第二罐體頂部設置有污泥進口,所述第二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所述第一容腔的底部設置有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加熱棒;該裝置可以實現(xiàn)污泥的快速干燥,且干燥度可達85%~95%,提高污泥的后續(xù)利用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污泥干燥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泥干燥機。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yè)生產的迅速發(fā)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工業(yè)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污水處理率也逐年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急劇增加。污水處理廠要排放大量的剩余污泥,數(shù)量巨大的污泥需要做進一步處理,如果污泥得不到合理處理,將造成二次污染。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全國投運的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共上千座,每年產生污泥(干重)1000萬噸以上,而且年增長率近10%,污水污泥的處理處置費用較高,在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全部建設費用中,用于處理污泥的占20%~50%。污水污泥的成分很復雜,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含大量有用資源。目前對于城市污泥處理方法有多種,一般有填埋、焚燒和綜合利用,但在資源化利用之前,需對污泥進行預處理,進行調理,包括濃縮、 脫水、干燥。經(jīng)過干化后的污泥,可運用于土地改良,建材利用等。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這是污泥處理的重要任務。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污泥干燥機,該裝置可以實現(xiàn)污泥的快速干燥,且干燥度可達85%~95%,提高污泥的后續(xù)利用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污泥干燥機,包括污泥干燥罐,所述污泥干燥罐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組合后,內部形成一個密封的容腔,所述第一罐體的左端設置有一塊水平的擱置板,在所述擱置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容腔內部,并且在延伸至容腔內部的那一端上設置有螺旋刃,所述螺旋刃的兩端均靠近容腔的兩端,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進口,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排氣口,所述第一罐體的底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第一罐體底部還設置有液壓升降座和托座,所述液壓升降座設置在第一罐體底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所述托座設置在第一罐體底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加熱棒。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擱置板底部與第一罐體之間緊固有三角形的肋板,肋板對稱設置有兩塊。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污泥進口位置處設置有一個進料斗,所述進料斗底部與污泥進口之間緊固有第一螺栓。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遠離驅動電機的一端的連接處設置有轉軸。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罐體頂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把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時,只需要打開驅動電機,而后驅動電機帶動螺旋刃進行旋轉,污泥通過污泥進口進入到污泥干燥罐的容腔內,而后在螺旋刃的擠壓作用下向前移動,而加熱棒所產生的熱量作用在污泥干燥罐上,熱量透過污泥干燥罐的罐壁厚作用在污泥上,有效蒸發(fā)掉污泥中的水分,同時污泥是處于不停的運動中,因此在水分干燥后,污泥處于松散狀態(tài),便于排出,本裝置可以實現(xiàn)污泥的快速干燥,且干燥度可達85%~95%,提高污泥的后續(xù)利用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附圖說明】為 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參閱圖1所示的一種污泥干燥機,包括污泥干燥罐I,所述污泥干燥罐I包括第一罐體101和第二罐體102,所述第一罐體101和第二罐體102通過螺栓103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罐體101和第二罐體102組合后,內部形成一個密封的容腔,所述第一罐體101的左端設置有一塊水平的擱置板3,在所述擱置板3上安裝有驅動電機4,所述驅動電機4的輸出端延伸至容腔內部,并且在延伸至容腔內部的那一端上設置有螺旋刃(未圖示),所述螺旋刃的兩端均靠近容腔的兩端,所述第二罐體102的頂部靠近驅動電機4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進口 112,所述第二罐體102的頂部遠離驅動電機4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排氣口 113,所述第一罐體101的底部遠離驅動電機4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排出口 111,污泥排出口 111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第一罐體101底部還設置有液壓升降座5和托座6,所述液壓升降座5設置在第一罐體101底部靠近驅動電機4位置處,所述托座6設置在第一罐體101底部遠離驅動電機4位置處,所述第一罐體101和第二罐體102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凹槽(未圖不),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加熱棒7。本專利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擱置板3底部與第一罐體101之間緊固有三角形的肋板301,肋板301對稱設置有兩塊。本專利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污泥進口 112位置處設置有一個進料斗8,所述進料斗8底部與污泥進口 112之間緊固有第一螺栓9。本專利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一罐體101和第二罐體102遠離驅動電機4的一端的連接處設置有轉軸10。本專利技術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第二罐體102頂部靠近驅動電機4位置處設置有把手1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時,只需要打開驅動電機,而后驅動電機帶動螺旋刃進行旋轉,污泥通過污泥進口進入到污泥干燥罐的容腔內,而后在螺旋刃的擠壓作用下向前移動,而加熱棒所產生的熱量作用在污泥干燥罐上,熱量透過污泥干燥罐的罐壁厚作用在污泥上,有效蒸發(fā)掉污泥中的水分,同時污泥是處于不停的運動中,因此在水分干燥后,污泥處于松散狀態(tài),便于排出,本裝置可以實現(xiàn)污泥的快速干燥,且干燥度可達85%~95%,提高污泥的后續(xù)利用率,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泥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干燥罐,所述污泥干燥罐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組合后,內部形成一個密封的容腔,所述第一罐體的左端設置有一塊水平的擱置板,在所述擱置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容腔內部,并且在延伸至容腔內部的那一端上設置有螺旋刃,所述螺旋刃的兩端均靠近容腔的兩端,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進口,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排氣口,所述第一罐體的底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第一罐體底部還設置有液壓升降座和托座,所述液壓升降座設置在第一罐體底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所述托座設置在第一罐體底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的外表面上均布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加熱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泥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干燥罐,所述污泥干燥罐包括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所述第一罐體和第二罐體組合后,內部形成一個密封的容腔,所述第一罐體的左端設置有一塊水平的擱置板,在所述擱置板上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容腔內部,并且在延伸至容腔內部的那一端上設置有螺旋刃,所述螺旋刃的兩端均靠近容腔的兩端,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靠近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進口,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排氣口,所述第一罐體的底部遠離驅動電機位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容腔的污泥排出口,污泥排出口傾斜向下設置,所述第一罐體底部還設置有液壓升降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唐海峰,
申請(專利權)人:唐海峰,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